凤城市通远堡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林场简介通远堡国有林场最早成立于1959 年,原称“国营凤城县通远堡林场”,是经营管护权属于国家所有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法定基层单位其场址位于通远堡镇区西郊陈大沟门公路边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通远堡国有林场已成为辽宁东部林区重要的国有林资源建设基地,多次评为辽宁省内二十强林场及受到省、市、县人民政府的表彰目前,从场区规模、资源优势、林木蓄积、木材产量、经济实力等诸方面都位居于辽东地区国有林场前列一)、自然地理概况通远堡林场位于凤城市北部山区,场部坐落在通远堡镇内国有林经营区内共有五个乡镇:通远堡、 弟兄山、 刘家河、青城子、 四门子及45 个行政村 经营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 123°32′ ~124°14′,北纬40°35′~40° 52′ 且本地区大地构造属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境内山脉属长白山余脉千山——龙岗支脉低山山地,西北高东南低林地海拔高度一般在150~800 米之间气候为暖温带亚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干冷同期,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860mm~1230mm之间,年蒸发量为1293mm,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光照有余;境内河流有山羊峪河、草河、 八道河等自西北向东南入叆河属于鸭绿江水系,经营区内溪流多、湿地少、没有水库和湖泊。
北地区土类以棕色森林图为主,土层厚度一般在20~60cm,土壤 PH 值在 5.7~6.5 之间,有机质含量较高, 质地多为壤土或沙壤土,结构较为疏松, 透水透气性良好,其林地坡度大部在 15°~35°之间,多为斜、陡、急坡,也有险坡;植被种类多样,共四十多个科、200 多种类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主要乔木树种针叶类有:日本落叶松、 长白落叶松、 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红松、日本黑松、辽东赤松、油松等,还有阔叶类、灌丛下木类植物、草本植物和丰富的林下植物二)、社会经济概况林场经营区内交通电讯情况为:铁路、公路四通发达,电力、通讯亦不落其后与此同时,场部所在地通远堡镇是仅次于县城,历史悠久最大的镇区,是列为全国百个小城镇建设的示范镇, 也是凤城市仅次于县城的最繁华的经济贸易区林场经营区属于多林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农、林、牧、副业发展均衡,且多种矿藏和优质产品丰富,在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渐被关注的今天,必将为通远堡国有林场的发展创造一个重要的良好的客观条件和提供一个很好的动力二、森林资源介绍及经营管理现状(一)、资源现状林场现有国有及国和权属的林地经营总面积约83646 亩,共计大小林地450 块,其中有九大块每块超过2200 亩的大面积林区, 分布在六个乡镇47 个行政村境内; 资源调查工区划分为74 个林班 1501 个小班;全场森林覆盖率为92%,有林地总蓄积量为661897 立方米。
1、各林地结构面积根据编制的 《森林经营方案》的资料及近几年的经营数据可知,目前,通远堡林场的全场经营总面积83646 亩,森林覆盖率为92%其各林地结构面积如下图1 所示:图 1 通远堡国有林场林地结构面积图(单位:亩)由图 1 可以看出通远堡国有林场的有林面积最大为77082 亩, 最小的为无林地面积为54 亩,符合林场林地面积构成的合理状况2、林场森林按令组划分下面积及蓄积量状况通远堡够有林场有林地面积为77082 亩,总蓄积量为661897 立方米,对有林地按令组进行划分,可分别划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并且进一步对其各令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进行简单描述和分析77082240548032554 465有林地面积疏林地面积造林地面积无林地面积苗圃地面积其它用地面积图 2 各令组森林面积图 3 各令组森林蓄积量由图2 和图3 分别可以看出通远堡国有林场的幼龄林是有林地中面积最大的一部分,为39451 亩,面积最小的则为成熟林为5016 亩,其中中龄林面积居第二位仅次于幼龄林与此同时,过熟林则是蓄积量最多的为235792 立方米,最少的为成熟林仅有77383 立方米。
表 1 各令组面积及蓄积量2000 年~2009 年状况龄组2000 年2009 年面积(亩)蓄积(立方米)面积(亩)蓄积(立方米)幼龄林1032.3 38355 2270.93 181566 中龄林824.5 92876 1216.9 174259 39451182548049 50161192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面积(亩)944101742598005377383235792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蓄积量(立方米)近熟林791.5 113061 536.6 80053 成熟林1234.2 270381 334.4 77383 过熟林82.5 21884 794.7 235792 合计3965 536557 5153.53 661840 由表 1 可以看出2000 年~2009 年,在面积上来说,幼龄林、中龄林及过熟林是呈增加趋势的,而近熟林和成熟林则是减少的趋势;在蓄积量上来说,同样也是幼龄林、中龄林和过熟林有所增加, 而近熟林和成熟林是相对减少的,其中成熟林减少量幅度较大;在总量上来说,在这 10 年中,面积和蓄积量均是在以一定的速度增加的。
3、林场森林分类状况在上个世纪末期,根据国家森林实施分类经营的重要举措要求,通远堡林场将其森林划分为Ⅰ类公益林、 Ⅱ类公益林、 Ⅰ类商品林和Ⅱ类商品林四类且根据划分结果和有关政策,通远堡林场界定于“混合型林场”,并享受到相关的补贴和益处其具体划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表 2 森林分类经营划分森林分类面积(亩)蓄积量(立方米)Ⅰ类公益林14043 132916 Ⅱ类公益林7884 30078 Ⅰ类商品林12544.5 35330 Ⅱ类商品林45952.5 455314 合计80424 653638 由表 2 可以看出通远堡国有林场被划归为公益林的面积和蓄积量还是很少的,林场总的资源状况还是以商品林为主,公益林只占很小一部分,其中Ⅱ类商品林所占面积最大为45952亩、蓄积量最多为455314 立方米4、林场森林树种构成情况表 3 树种构成面积占总面积比重蓄积量占总蓄积量比重日本落叶松54% 52% 柞树类29% 30% 红松11% 5% 长白落叶松3% 5% 胡桃楸、油松类等3% 8% 合计100% 100% 由表 3 可以知道, 通远堡国有林场的树种构成主要有:日本落叶松、 柞树类、红松、长白落、叶松、 胡桃楸、 油松类等。
其中面积占总面积比例最大和蓄积量占总蓄积量比重最大的均为日本落叶松,分别为54%和 52%5、按森林起源划分的森林种类及其面积、蓄积量状况森林按森林起源的不同可划分为人工林和天然林,从而森林资源划分的依据不同其各类森林所占的面积及蓄积量也相应的不同按森林起源不同的森林种类划分及其相应的状况如下图4 所示:图 4 森林起源划分的森林种类及其面积、蓄积量状况由图 4 可以看出,于通远堡国有林场来说,人工林所占的面积和蓄积量均是最大的,分别为:57211.5 亩、 422549 立方米;与之相较,天然林则较少这同时也说明了人工更新将逐渐成为森林抚育中重要的方式二)、资源特点通远堡国有林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前人创业的硕果,不仅是通远堡林场赖以兴旺发达的资本, 也是全社会的宝贵遗产所以在采伐利用方面应注重科学规划和控制,为后人的发展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对公益林的质量方面也应注重提升,并通过合作造林的方式以扩大森林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林场的资源进行以上的数据描述及分析可以总结并得出以下关于通远堡国有林场丰富森林资源的特点解析1) 、森林分类中商品林多,公益林少(2) 、人工林多,天然林少(3) 、人工更新日本落叶松树种多,其他树种少(4) 、用材林多,经济林少(5) 、纯林多,混交林少(三)、资源经营管理现状、措施林场是从事培育、管理、 采伐森林等工作的基层单位。
通远堡国有林场即是通远堡地区代表国家培育、 管理、保护、采伐林权属于国家所有的基层组织故其对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从57211.5 25583.5422549239348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人工林天然林面积(亩)蓄积量(立方米)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1、 造林营林通远堡国有林场造林经营史经历了“守业、创业、兴业”三个阶段,林场第一代职工栽植的树木已经成材, 效益显著;第二代职工栽植的树木郁闭成林,效益凸显;第三代职工栽植的树木茁壮成长, 效益待发 经过这几代人的辛苦经营,从而发展到了今天森林资源如此丰富的局面坚持 “以营林为基础” 的方针是国有林业发展的根本,结合国家和国有林场的经营建设方针,通远堡国有林场本经营期的森林经营原则为:“以营林为主,分类施策,加强管护,积极造林,及时抚育,节制采伐,永续利用2、林产品经营管理(1) 、木材通远堡国有林场目前的木材销售是以原木销售为主要方式,这也是林场盈利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具体的实施是每年都申请一定的采伐指标,并在此采伐限额内采伐木材直接出售,并不进行初步的加工,且林场原有的木材加工材已经以私人承包方式承包给私营经营。
2) 、红松果、红松籽众所周知,近几年无论是红松木、红松果还是红松籽的市价均是处在一个不断上涨的状态,即使红松的生长周期较长,经营红松仍是一个盈利较高的项目所以林场的红松果、红松籽经营逐渐成为林场经营的重点,是林场重要的盈利方式之一,而且效益可观3、森林采伐森林采伐作为人类开发和保护利用森林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森林环境及其产品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通远堡林场依据采伐限额进行林木采伐,及时抚育更新和处理采伐剩余物,使林场的森林采伐对森林环境影响不大只要技术应用得当,森林采伐的作用绝大部分会在一定条件下向着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方向转化,不会对森林的良性发展起显著阻碍作用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森林了解的逐步深入,人与森林之间的关系会趋向于和谐,人类采伐森林的手段会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即由采伐造成的环境问题会越来越少4、采伐后剩余物利用采伐之后的采伐剩余物包括树头、枝桠、灌丛等,对剩余物处理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将较大的树枝等收集出售、偏远林区将剩余物弄碎,然后散落在林地上,增加土地肥力或堆放在林间地头, 作为护林人员的薪材使用较近林区将剩余物将通过烧柴的方式得以利用通远堡林场目前的森林采伐剩余物利用率较低,而且缺乏森林采伐剩余物科学利用的观念。
因此,在提高森林采伐剩余物的利用潜力十分巨大,应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利用采伐剩余物,缓解木材供应紧缺的状况,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林区职工就业问题,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壮大5、森林管护及防火森林的管护和防火环节可以说是这整个森林经营的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了,管护和防火中任何一点小的疏忽都可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目前,通远堡国有林场已成立了自己的森林管护队,实时对林区进行巡逻管护,并及时上报林区情况以便于林场及时作出应对同时,通远堡林场已组建了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和森林消防队,林政护林部安排10 多个职员分工进行森林防火工作林场拥有的森林消防设备有风力灭火器8部、油锯一把、 三号工具40 件、水枪2 把、防火服20 套、防火鞋15 双以及水壶5 件;且在宣传上,每当火灾易发时节或一定时间,会有防火车在街上进行宣传,护林防火工人也会张贴标语,提醒群众加强防火意识三、通远堡森林资源经营及其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国有林场经营区的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赖以生存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有林场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国有林场对其所拥有的森林资源资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并负有保持、增值的责任为此,培育好、管理好、保护好、利用好森林资源成为国有林场的中心任务,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也成为国有林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