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论文】浅析清末西南边疆的变迁——兼谈现代西南疆界的解决与争议【教师职称评定】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7.50KB
约6页
文档ID:204359793
【教学论文】浅析清末西南边疆的变迁——兼谈现代西南疆界的解决与争议【教师职称评定】_第1页
1/6

浅析清末西南边疆的变迁——兼谈现代西南強界的解决与争议摘要:中国的疆域从秦始皇统一全国以来,不断发展,到清朝前期基本稳定下来但 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疆域危机四起,不断发生变迁,并为以后留下遗患直到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边界问题才基本得到解决本文拟从清末西南边疆的变迁、现代西南 边疆的解决与争议,来阐述晚清以来的西南边疆问题关键词:晚清 西南边疆 变迁 解决 争议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到清前期,疆域基木丄固定下来,东 到丿车页岛和鄂霍次克海领海,西到葱岭,北到外兴安岭,南到南沙群岛在广袤 的疆域内,既有中原内地,也有边疆地区(包括陆疆和海疆)然,从1840年鸦 片战争起,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大片边疆领土被割占边疆危机显现, 尤其是西南边疆西南边疆,即西藏、云南、广西与印度等南亚国家接壤地区近代由于 英国侵略缅甸、法国侵略越南,西南边界出现危机吋至今日,西南边界争 端仍迭起清末西南边疆的变迁(一)、蚕食云南(1)、英国的蚕食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国侵占缅甸自此,英国侵略势力开始逐渐进入我国云 南地区英国先后在1863年、1868年派出“勘探队”窥伺我涼西地区直到1875 年1月,发生了 “马嘉理事件”,英国借此不断对我国云南提出领土要求。

188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会议缅甸条约》,规定“中缅边界应有 中英两国派员会同勘定”自此以后,英国掠夺了我国云南边境的大片领土1894年,中英签订《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该条款大体规定了尖高II I以南 南丁河河口的111缅边界对于有争议的尖高ll I以北和南丁河以南地区 则未定界1897年2月,中英再次签订《中英续议缅甸条约附款》,割占了野人III (面积26. 5万方里)、昔马(面积300英方亩)和科干(面积750英方亩)等 地,同吋为了抵制法国在西南两省(云南、广西)的扩张,强行取得南碗(猛卯) 三角地带的“永租权”,并迫使清政府开放西江,以及开辟广东三水、广西梧州 等地为商埠1905年,中英两国勘界吋,英国试图割占片马,因遭反对而未得逞1910年,英帝国主义武力侵占片马,并在当地私立界桩,强征赋税和修筑道路直到清朝灭亡,英国对云南的侵占仍在继续1922年,英军用重金贿赂当 地山官,派兵强占旧里麻长官司地的江心坡(而积约10万平方公里)o 1934 年,英国派兵强占班洪(清初属耿马,清中期属永昌府)2)、法国的蚕食十九世纪后期,法国侵略势力开始逐渐渗透到我国云南地区。

19世纪50年代,法国出兵侵略越南1862年6月,法国强迫越南阮氏王朝 签订《西贡条约》,江南圻变为殖民地1873年,法军进而侵犯河内地区越南 政府邀请刘永福的黑旗军援越抗法,1880年9月,茹费理内阁增兵越南,但在 “纸桥战役”中,法军大败,然,清政府的懦弱使法国扩大侵越战争1883年8月,茹费理内阁终于逼签了《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 权”此后,中法矛盾上升,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面对这一情况,清 政府妥协,并于1884年5月签订了《小法简明条约》,规定:清政府同意对于法 国与越南间的“所有己定与未定各条约”,不加过问;小越边界开埠通商; 军队自北越撤回边界这样,清政府首先放弃了对越南的“保护”,使法国势力 逐渐开始渗透到越南中法战争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为了借胜求和,1885年4月,中法通 过《巴黎停战协定》,议定双方停战,法国解除对台湾的封锁;双方在天津或北 京议订条约细FI清政府不顾军民反对,1885年6月,签订《中法新约》,规定 中法两国派员会同勘定和越南北圻的边界,以后需耍修建铁路吋应向法 国“商办”,并同意在云南、广西、广东三省的川越边界开埠通商法国势力从 此侵入我国云南。

1886年6月勘界开始o 1887年6月在北京订立《中法续议界务专条》,大致 勘定了自龙膊河经河口、马白关、麻粟坡、普梅河边境与广西接界处的东段界线 1893年,两国再次勘界时,提出收回都龙一南猛ill同三村(系雍正六年赐予 安南Z地),血法国则提出以黑河一段的砌蚌地方归法国作为交换1895年,英 国强行将我国西双版纳所属的砌乌、乌得地区划归法属越-南双方订立《中法续 议界务专条附章》,通过该条约,法国割占了约7000方里的劭乌、乌得地区劭 梭、劭赖、砌蚌等大片领土也先后在界务交涉中失去二)、吞食西藏(1)、英国的蚕食英国早就对我国西藏地区有所企图,19世纪60年代初,英国侵略势力在进 一步仲入的两个邻邦哲孟雄(即锡金)和不丹Z后,不断派遣侵略分子以传 教、游历为名入藏活动清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对其屡加阻挡和驱逐1876年9月,英国利用“马嘉理事件”对清政府提出广泛要求,在山东烟 台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威妥玛(代表英国政府)订立《中英烟台条约》和《入 藏探路专条》,除了 “抚恤”、“赔款”、“惩凶”、“道歉” Z外,还允许英人开辟 印藏交通,前往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省“游历”自此,英国势力正式进 入西藏。

1888年拉达克边民与印度边民发生冲突,英国约议界1890年,清政 府名义上是将巴拉达克地区赐给英国,实际丄是被迫放弃,让其强占失地 12万里1888年,英国发动第一次侵藏战争,武装侵占了隆吐山、亚当等要隘1890 年和1893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订立《中英藏印条约》与《中英藏印续约》,不 仅承认哲孟雄(即锡金)为英国保护,还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在亚东亨有治外 法权以及进口货物五年不纳税等特权,而且在划定与哲孟雄的边界时,让英 国割占了热纳、咱利和隆吐山等领土从此,英国侵略势力进一步仲进了四 藏1904年5月,英国占领江孜宗(县)政府,西藏地方政府进行了艰苦抵抗, 8月,英军进入拉萨,9月,英国侵略者强迫西藏地方政府签订《拉萨条约》,规 定:开江孜、卩葛大克、亚东三地为商埠,赔偿英国兵费50万磅,H印度至江孜、 拉萨的炮台和山寨一律拆除,把曲藏变为英国独占的势力范围然,由于四藏军 民反对,清政府不敢在条约上签字直到1906年4月,在英国的压力下,在北 京重订新约英国取得了《拉萨条约》中规定的许多特权,但承认曲藏是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允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四藏一切政治”,割占四藏的野心没有 得逞。

1911年,英国趁辛亥革命Z机,策动西藏“独立”,阴谋未遂又于1913 年10月策划召开了中、印、藏“西拉姆会议”会上,英国企图否认对西藏 的主权,由于人民的强烈反对阴谋再次破产为了最终达到分裂小国的H的, 西拉姆会议结束前,英国政府又单独与四藏地方政府“代表”签订《四拉姆条约》, 主要内容有:“承认外藏自治”,其“内政暂由印度政府监督冬“” 在“内藏” “仍保留其已有之权中国不得驻兵藏境;“中国政府与西藏有争议 时,由印度政府判决政府代表坚决拒绝签字在西拉姆会议期间,从来没有讨论过和印度的边界问题英国代表麦克 马洪背着政府,诱使四藏地方“代表”在印度德里用秘密换文的形式非 法地划出一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这条界线远离中印两国人民长期生活所形 成的沿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传统习惯线,把历来属于小国、而积约9万公里的大片 领土划入了为时英国统治的印度半时的政府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 线”2)、沙俄的渗透沙俄不断进窥我国西藏,从1870年开始,十多年间,沙俄派“调查团”先 后五次潜入我国西部地区,曾两次潜入西藏境内19世纪末,“累年以来,俄人入藏者肩背相望,查勘矿山,测量地形,举 动至为叵测”他们甚至还以所谓“新发现”为名,擅自将小国境内的i些早己 有名称的湖泊、山脉改换名称。

如:将黄河河源地区的扎陵湖改为“考察湖”, 将鄂陵湖改为“俄罗斯湖”沙俄还从以宗教作掩护,从和藏族共同信仰喇嘛教的布里亚特蒙古人配置 间谍分子,派往四藏,长期潜伏向西藏丄层尤其是达赖灌输“英人将来侵略西 藏可畏,政府亦不足赖,唯俄罗斯是将来喇嘛的唯一保护者”的思想,唆使 达赖投靠沙俄1900、1901年,达赖曾两次密派德尔智等去彼得保晋见尼古拉 二世沙俄对达赖集团的影响H深,沙俄在西藏的渗透也愈益加深1913年10月——1914年7月,在西拉姆会议期间,沙俄同国外蒙古哲布 尊丹巴的“自治政府”拉拢达赖,又派德尔智在酋藏僧俗上层大肆活动1913 年,德尔智又以达赖“代表”的身份赴库伦谈判,签订了以“四藏达赖喇嘛承认 蒙古Z自治权,蒙古政府承认西藏治与宗教领袖达赖喇嘛掷独立”为主要内 容的“蒙藏条约”这一•条约明显地显露出沙俄妄图向曲藏渗透的阴谋,甚至达 赖集团也未承认1907年,为了解决英俄在西藏的矛盾,英俄在彼得堡签订了 “英俄关于曲 藏的协定”沙俄在订约中,坚持要加上俄国佛教徒可与达赖喇嘛直接交往的条 文,这就暴露了它没有放弃独占西藏的野心二、现代西南疆界的解决与争议清末西南疆界的变迁,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变化极为复杂,而且遗留 问题甚多,争议之处也颇多。

直到今天西南边界问题仍是与邻国难以顺利解 决的棘手问题).中印边界与印度的边界从未正式划定,也从没有签订过任何划定整个边界或某一 段边界的条约或协定中印两国间的边界只是存在一条由两国历来行政管辖所及 而形成的传统习惯线,所以双方分歧很大,迄今尚未得到解决西段:即我国新疆和西藏同印度达拉克地区接壤部分,主要以喀剌昆仑山脉 为限,北起喀剌昆仑山口,南抵同印度所属达拉克地区与喜马偕而直辖 区交界点上长约600公里其中又以空喀山为界,其北界与新疆接界,其南界 与西藏接界西段变化较大,主要是达拉克地区,即今印度克什米尔邦东部远在17世 纪中叶五世达赖吋,这里还属于我国西藏然,晚清吋期把这一地区划归印度 到19世纪90年代,英国把坎巨堤并入克什米尔,于是便形成现在的状况,其边 界从未经任何条约划定这一地区争议的焦点在空喀山以北1950年人民 解放军就是通过这里进入西藏阿里的1956年到1957年,我国又在此修筑了新 藏公路1954年,印度在他们的地图上,也把这块地区划入印度版图1959年 开始侵占,到1959年以后,印度在此建立了 43个侵略据点,有的据点甚至设在 哨所后而,切断了哨所的后路同时,印度不仅要占取这里的交通耍道, 把己经侵占的地区固定下来,而且还无耻提出将他们尚未占取的官大地区划归他 们,共有3300平方公里。

中段:东与和尼泊尔的国界相接,长约400公里早先英国殖民者侵略 过一小块;至1954年以后,印度方面侵占了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波林三 多、香成、拉不底等地,合起来有2000多平方公里这些地区居民几乎全部都 是我国藏族同胞,历来受我国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东段:在不丹以东和缅甸以西的一段,长约600多公里这里双方出入最大, 从印方坚持的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到喜马拉雅山南麓我国传统边界0间的争议地 区,历来属于从17世纪中叶起,我国就已对这一地区行施行政管辖权了 1954年,印军侵占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领土,而积达九万多平方公里,并把 这条未定界改标为己定界,公然划入印度版图以后甚至还越过此线,强占此线 以北地区二) .中缅边界中缅边界主要是缅甸与云南地区接壤地区这一地区的边界问题己解 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缅两国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原则,妥善解决 了两国边界问题1960年10月1 FI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1961年10月签订 了《中缅边界议定书》在划界过程中,双方都作了适当让步:缅甸方而:如片马、古浪、岗房等地缅甸撤出归还;班洪地区原来各一 半,做了调整,全归方而:如就]卯三角。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