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一、 单元素养目标 【2022新课标】道德修养: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够明辨是非善恶;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初步具备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处理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责任意识:关心社会,服务社会,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具有奉献精神、担当精神;二、课时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修养】了解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明辨是非善恶;传播网络正能量法治观念】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健全人格】理解媒介素养的内涵,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责任意识】抵制网络谣言,遵守网络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难点】传播网络正能量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与建议导入新课1.内容结构构建:网络有利有弊,合理利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
2.PPT播放视频:【中学生上网状况】总结:在当前数字化网络时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正确的网络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势在必行1.明确知识结构2.观看视频,体会合理利用网络势在必行1.内容结构构建,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教材,便于知识的理解与衔接2.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学习目标呈现核心素养目标阅读目标明确课时所学内容自主学习出示学习任务阅读教材P17-20,完成问题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熟悉教材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任务探究一 【“人人都是麦克风”】PPT出示:“小强”与“网民”的材料问题:问题:“小强”与“网民”的行为有何不同?对我们参与网络生活有何启示?精讲:媒介与媒介素养1.能传播信息的载体称之为媒介2.媒介素养一般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任务探究二 【上网困惑】PPT出示图片:因为上网:没时间写作业;没时间看书;忘记打篮球…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你是怎样解决的?任务探究三 【谣言来了】PPT出示两幅图片材料:问题:你从上述谣言中受到什么启示?总结: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方法与技能:如何辨别网络谣言?知识延伸:1.网络谣言的危害?2.制止网络谣言,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任务探究四 【网上言论自由】PPT出示材料:黄某恶意诋毁和辱骂,抹黑人民警察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受到处罚问题:黄某没有言论自由吗?这对我们上网有何启示?知识延伸: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要注意哪些问题?思考、分享:1.小强具有媒介素养;网民缺乏媒介素养。
2.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思考、理解媒介与媒介素养思考、分享: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思考、分享: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笔记整理:如何辨别网络谣言笔记整理:1.网络谣言的危害?2.制止网络谣言,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学生思考合作交流,组长有序组织,分享: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笔记整理: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笔记整理: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材料对比,提高学生运用政治术语定性材料的能力情境材料切合学生实际生活,重视材料的阅读与分析,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充分发挥小组优势,调动学生积极性,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目标导学二:传播网络正能量任务探究五 【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 PPT播放视频:问题:1.什么是正能量?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思考、分享:1.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
2.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笔记整理:充分发挥小组优势,调动学生积极性,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归纳总结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2.学会“信息节食”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抵制谣言4.遵守道德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二:传播网络正能量: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回顾所学内容内化所学知识,利于消化吸收课堂练习选择题:1-5抢答提高知识掌握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