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拓展:共工触山(含答案)全国通用

雨水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1.79KB
约5页
文档ID:151175431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拓展:共工触山(含答案)全国通用_第1页
1/5

共工触山 能力练习一翻译句子 1、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2 分) 2、地覆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2 分) 能力联系二加标点 昔 者 共 工 与 颛 顼 争 为 帝 怒 而 触 不 周 之 山 天 柱 折 地 维 绝 天 倾 西 北 故 日 月 星 辰 移 焉 地 覆 东 南 故 水 潦 尘 埃 归 焉 (答案见第2 页) 练习一答案: 1、 (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 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 2、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练习二答案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 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覆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覆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翻译】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 (共 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 绳索也断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 方向移动了; 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 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 去了 配套练习: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西,故水潦尘 埃归焉 1、按原文填空 2、翻译 (1)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解释了哪两种自然现象?是如何解释的?(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 ,你是怎么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从这段文字中可以造共工身上感受到什么? 答案: 1、天柱折地维绝 2、 (1)共工发怒撞不周山, 支撑天的柱子折了, 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2)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 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河水由西向东流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 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4、失败后心有不甘,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 5、豪气、勇敢;暴躁、刚烈 6、示例: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共工用自己的牺牲唤醒了人民追求 光明的觉悟;这是一场邪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无论正义与 邪恶,它只是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信念 7、示例: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 而且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 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拓展阅读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 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 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 学 【翻译】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 (照明) 邻居家有蜡烛, 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 (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 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 家中有很多书 (于 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 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

”文不识感 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