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4课 圆圆、方方和尖尖|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学习不同形状的基本特征2. 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组合运用二、教学材料1. 白色纸张2. 彩色纸张3. 颜料、画笔三、教学内容1. 导入(5分钟)请同学们回忆起环境中能看到的不同形状,老师可以引导同学们说出圆、方、三角、椭圆等形状并给同学们展示一些橡皮、笔筒、水杯等具有不同形状的物品,并组织同学们描述不同形状物品的特征2. 学习主题(30分钟)1. 圆形请同学们观察圆形的特征,比如圆形围绕一个中心点,有唯一的半径等特征,让同学们能够灵活运用圆形进行创作2. 正方形同学们需要认识正方形的特征,可以通过展示图书、画框等物品了解正方形的特点并给出一个正方形切割图案,通过剪下来的小正方形可以发现每一个相邻的正方形都有共同的一条边3. 三角形教师向同学们介绍三角形的特征,让大家对三角形的特点有初步认识通过示意图,让同学们可以观察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同学们寻找一些课堂内、校园内、生活中等等的三角形3. 创意活动(50分钟)请同学们回家找一些不同形状的物品,并以相应的形状进行创作,创作完成的作品可以使用各色卡纸拼装成一张全息图。
通过创作,巩固同学们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特征的掌握,并通过组合各种形状完成综合运用4. 总结(5分钟)观摩各组作品,让同学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由表述在最后,学生可以总结出形状的特征,并把已学内容扩展到更多的形状上四、教学反思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让他们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不同形状,并且对不同形状的特征进行灵活运用因此,老师在课前对教学计划进行充分的准备,保证课堂内容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本次课的亮点在于创意活动部分,通过让学生寻找各种形状的物品,并以相应形状进行创作,全面地巩固了学生对形状特征的掌握,同时还不失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确保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