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人口转变与劳动参与率 表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符号说明样本均值标准差最小最大lpr劳动参与率10560.6920.0740.4920.867aging人口老龄化程度10560.1170.0480.0310.25enrol高等教育入学率10140.4530.2390.1151.198frm女性就业水平10560.7040.1330.3160.913ind工业就业人口比重10300.2500.0750.0800.469service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10300.5740.1680.0100.812gov政府规模10550.1780.0500.0570.399urban城市发展水平10560.6990.1520.2640.978论文使用的数据涵盖1990—2013年44个国家(地区),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2015年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选取完全遵循可获得性和完整性原则,另外考虑到部分北非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重低于2%,并未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也将这些国家剔除掉⑿观察表1中的标准差与最小值和最大值可以发现,劳动参与率、人口老龄化程度以及高等教育入学率在不同国家之间均存在一定差距,充分说明个体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为本文使用同时反映时间变化和截面变化特征的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提供了良好的实证依据。
四、实证分析结果和稳健性检验1.基本估计结果为了能对已有研究结论与成果进行比较分析,本文采取不同变量组合方式进行逐步回归,具体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表2显示,所有估计结果的Hausman检验均在10%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而所有估计方法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表2 人口转变过程中高校扩招对当期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方程(1)方程(2)方程(3)方程(4)方程(5)方程(6)aging-1.230***-1.320***-1.057***-1.206***-1.022***-1.172***(-9.03)(-8.78)(-7.51)(-7.99)(-7.23)(-7.73)aging23.786***4.015***3.368***3.677***3.340***3.652***(8.92)(9.04)(7.81)(8.25)(7.76)(8.21)enrol-0.009***-0.010***-0.043***-0.048***-0.045***-0.050***(-2.59)(-2.79)(-5.08)(-5.53)(-5.28)(-5.73)frm0.512***0.512***0.502***0.498***0.504***0.500***(42.22)(41.91)(41.00)(40.45)(41.12)(40.57)ind0.059***0.057***0.072***0.069***0.073***0.070***(4.76)(4.54)(5.69)(5.49)(5.77)(5.57)service-0.025***-0.024***-0.052***-0.054***-0.054***-0.056***(-3.95)(-3.90)(-5.93)(-6.15)(-6.12)(-6.35)enrolservice0.058***0.064***0.061***0.067***(4.40)(4.82)(4.59)(5.02)gov-0.041*-0.052**-0.053**(-1.68)(-2.15)(-2.18)urban0.033*0.050***0.050***(1.77)(2.66)(2.68)常数项0.418***0.410***0.424***0.407***0.429***0.412***(35.72)(30.00)(36.31)(30.47)(36.08)(30.45)Prob>F(chi2)357.2269.7314.5277.7276.73248.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Hausman13.7920.216.717.2824.3423.66检验[0.055][0.017][0.033][0.045][0.004][0.009]R-squarewithin0.6810.6820.6870.6890.6880.690between0.4890.4950.5030.5070.5080.513overall0.5090.5140.5220.5270.5260.532样本容量105610561056105610561056注:(1)*代表P<0.1,**代表P<0.05,***代表P<0.01;(2)括号内为对应t或者z值,下同。
1)人口转变过程中高校扩招对当期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方程(1)汇报了老龄化一次项和二次项、高等教育入学率、女性就业水平以及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高等教育入学率(enrol)的系数显著小于0,说明年轻个体由于延长接受教育时间会对当期劳动参与率产生不利影响另外老龄化率的一次项系数显著小于0,但二次项系数却显著大于0,说明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参与率的关系在跨国面板数据中存在“U型”发展趋势,这一结果符合命题3的有关假说,即在老龄化社会初期,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存在负面影响,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参与率的关系会转为正向关系继续考察其他控制变量:首先,女性就业水平系数显著大于0,说明提高妇女就业水平将有助于提升总体劳动参与率,因而支持了就业替代效应的假说;其次,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系数显著大于0,而服务业人口比重却显著小于0,说明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能较好地提供各种就业机会来满足劳动个体的就业刚性需求随着产业结构出现调整,工业向服务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结构性失业会给劳动参与率带来不利影响方程(2)在方程(1)的基础上加入政府规模和城镇化变量,发现原有变量的估计结果与前面一致。
在新变量中,财政支出系数显著为负,这与费尔德曼(Feldmann)的研究一致[15-16],主要原因在于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会导致政府投资对就业存在“挤出”效应[17],从而会对劳动参与率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城镇化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有利于产业扩张和人口集聚,进而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服务需求,对劳动参与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方程(3)在方程(1)的基础上加入高等教育入学率与服务业人口比重的交叉项,结果发现原有变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而且交叉项系数显著大于0这一分析结果印证了命题1的有关假设,即尽管大学扩招对当期劳动参与率带来了不利影响,但它有助于缓解产业调整过程中结构性失业对劳动参与率的负面冲击,年轻个体由于延长了接受教育的时间,因而有效避免因过早进入劳动力市场而面临的失业风险方程(4)—(6)主要是在方程(3)的基础上分别加入城镇化、政府规模以及两者同时加入,主要考虑的因素在于城镇化与财政支出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为降低多重共线性带来的影响,我们采用分步加入变量方法进行逐步回归结果发现,估计系数的结果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其符号方向与显著性水平均与前述分析一致,可以认为模型(1)的估计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2)人口转变过程中高校扩招对后期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进一步考察大学扩招对后期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我们分别选取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滞后期3-6年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⒀表3显示,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滞后期系数显著大于0,而且随着滞后期延长,滞后期系数呈逐渐上升趋势,说明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形式,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将对后期劳动参与率带来明显的提升作用,因而印证了命题2的有关结论另外考察老龄化的估计系数,可以发现人口老龄化的一次项系数显著小于0,而二次项系数则显著大于0,这一结果再次印证了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参与率之间存在“U型”发展关系的假说,可以认为该结论具有较高的稳健性表3 人口转变过程中高校扩招对后期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滞后3年滞后4年滞后5年滞后6年aging-1.478***-1.509***-1.421**-1.281***(-8.96)(-8.84)(-8.03)(-6.94)aging24.323***4.335***4.078***3.688***(9.18)(8.94)(8.13)(7.05)L.enrol0.009**0.017***0.018***0.019***(2.36)(4.38)(4.51)(4.45)frm0.497***0.488***0.481***0.470***(36.02)(33.32)(30.47)(27.46)ind0.061***0.058***0.057***0.049*(4.62)(4.29)(4.07)(3.42)service-0.023***-0.021***-0.017**-0.012*(-3.66)(-3.25)(-2.55)(-1.76)gov-0.027-0.049-0.064**-0.075**(-0.92)(-1.62)(-1.98)(-2.24)urban0.007-0.005-0.013-0.025(0.33)(-0.24)(-0.56)(-1.06)常数项0.439***0.458***0.462***0.469***(28.59)(28.24)(26.59)(25.27)Prob>F(chi2)209.82186.88160.4134.78[0.000][0.000][0.000][0.000]Hausman20.1220.9419.6818.45检验[0.017][0.013][0.02][0.03]R-squarewithin0.6580.6440.6210.592between0.4590.4420.4480.485overall0.4760.4580.4610.492样本容量924880836792(3)不同老龄化程度下高校扩招对就业影响的差异。
为了能进一步检验大学扩招对就业的影响是否在不同老龄化程度的国家存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