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现实的历程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潮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了人类文明演进的进程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 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历史条件1、 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矛盾日益暴露2、 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兴起3、 思想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4、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二) 解析1、社会经济前提 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也日益暴露在资本家日益富裕的同时,工人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改善,工人的政治权利非常有限,社会上的不平等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工人贫困和社会动荡2、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们不仅要求改善生活待遇,还积极争取政治权利尽管这些斗争都失败了,但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为此,他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3、 思想基础 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他们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4、 主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一)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 从实践上升为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2、 批判和继承优秀思想成果: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3、 发表:1847年底,他们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接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他们起草的纲领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二)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1、 内容: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说) ②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 ③指出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社会发展动力说) ④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暴力革命说) 2、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三、 巴黎公社(一) 爆发原因1、 民族矛盾:普法战争失败,普军直逼巴黎城下2、 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采取屈膝投降政策,签订辱国条约3、 直接原因:政府军企图夺取蒙马特尔高地的大炮二) 巴黎公社的成立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巴黎公社三) 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1、 政权建设方面:①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②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③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了自己的司法机构 ④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⑤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2、 社会经济方面:①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②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四) 巴黎公社的失败和意义1、 失败:1871年5月下旬,敌人攻入巴黎城区。
公社战士浴血奋战经过一个星期的战斗,巴黎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之中思考:巴黎公社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并不具备②主观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财政上陷入被动;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导致孤军奋战;没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乘胜追歼敌人不成熟)③客观原因:临时政府得到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且与普鲁士勾结,力量强大2、 意义:①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②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3、 教训①建立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武装的革命政党②建立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