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注音符号与汉语拼音对照表及其来源【字体: 】注音符号与汉语拼音对照表声 母 表 韵 母 表ㄅ b 波 ㄐ j 基 ㄧ i 衣 ㄨ u 屋 ㄩ u 与ㄆ p 坡 ㄑ q 期 ㄚ a 啊 ㄧㄚ ia 呀 ㄨㄚ ua 挖 ㄇ m 摸 ㄒ x 希 ㄛ o 喔 ㄧㄛ io 唷 ㄨㄛ uo 我 ㄈ f 佛 ㄓ zh 知 ㄝ e 耶 ㄧㄝ ie 耶 ㄩㄝ ue 约ㄉ d 得 ㄔ ch 吃 ㄜ e 鹅 ㄊ t 特 ㄕ sh 诗 ㄞ ai 哎 ㄨㄞ uai 歪 ㄋ n 呢 ㄖ r 日 ㄟ ei 诶 ㄨㄟ uei 为 ㄌ l 乐 ㄗ z 资 ㄠ ao 凹 ㄧㄠ iao 腰 ㄍ g 哥 ㄘ c 词 ㄡ ou 欧 ㄧㄡ iou 忧 ㄎ k 科 ㄙ s 思 ㄢ an 安 ㄧㄢ ian 烟 ㄨㄢ uan 弯 ㄩㄢ uan 冤ㄏ h 喝 ㄣ en 恩 ㄧㄣ in 因 ㄨㄣ uen 温 ㄩㄣ un 晕ㄤ ang 昂 ㄧㄤ iang 央ㄨㄤ uang汪ㄥ eng 亨 ㄧㄥ ing 英 ㄩㄥ iong 庸ㄨㄥ ueng翁ㄨㄥ ong 轰 [符号来源]注音符号的来源并没有正式的文告,但通常是以古文或象形文字的片段修改而成的。
采用表声字的原始古字来代表,其因笔划最少注音符号来源(参考表) 符号来源取声切韵ㄅ「包」之古字,说文解字:「勹,裹也,象人曲行,有所包裹」,读「ㄅㄠ」 取其「ㄅ」声ㄆ说文解字:「攵,小击也」即手执竿轻敲,读「ㄆㄨ」(扑) 取其「ㄆ」声ㄇ"幂"的本字遮蔽覆盖之意,古音「ㄇㄧˋ」 取其「ㄇ」声ㄈ说文解字:「匚,受物之器」古代一种盛物的器具,读「ㄈㄤ」(方)取其「ㄈ」声ㄉ古之「刀」字,读「ㄉㄠ」 取其「ㄉ」声ㄊ古之「突」或「凸」,读「ㄊㄨ」 取其「ㄊ」声ㄋ古之「乃」字,读「ㄋㄞˇ」 取其「ㄋ」声ㄌ古之「力」字,读「ㄌㄧˋ」 取其「ㄌ」声ㄍ说文解字:「巜,水流浍浍也」川之小者,田间的水道,读「ㄍㄨㄥ」(工 ) 取其「ㄍ」 声 ㄎ说文解字:「丂,气欲舒出,勹上碍於一也」气受阻碍而无法舒出或行而不利 ,读「ㄎㄠˇ」( 考) 取其 「ㄎ」声ㄏ古之「ㄏ」字,山侧避风雨之居处,读「ㄏㄢˇ」(罕) 取其「ㄏ」声ㄐ古之「纠」字,说文解字:「丩,相纠缭也」,读「ㄐㄧㄡ」 取其「ㄐ」声ㄑㄑ:水小流同"畎" 、田间沟渠读 「ㄑㄩㄢˇ」(犬) 取其「ㄑ」声ㄒ古之「下」字,读「ㄒㄧㄚˋ」 取其「ㄒ」声ㄓ古之「之」字,读「ㄓ」 取其「ㄓ」声ㄔ明.张自烈.正字通:「左步为彳,右步为亍,合彳亍为行。
」 彳:左脚的步伐读「ㄔ」 (吃) 取其「ㄔ」声ㄕ古之「尸」字,读「ㄕ」 取其「ㄕ」声ㄖ古之「日」字(象形) ,读「ㄖ」 取其「ㄖ」声ㄗ古之「节」字,误读或借作「ㄗ」音读如(早)之声 取其「ㄗ」声ㄘ古之「七」字,误读或借作「ㄘ」音读如(草)之声 取其「ㄘ」声ㄙ古之「私」字,读「ㄙ」 取其「ㄙ」声ㄚ古之「ㄚ」字,广韵:「丫,象物开之形」物之歧头曰「ㄚ」,读「ㄧㄚ」 (押) 取其「ㄚ」韵ㄛ古之「呵」字,说文解字:「ㄛ,反丂也读如(或)之韵 取其「ㄛ」韵ㄜ「ㄛ」之转化,由"ㄛ"添笔而成读如(峨) 之韵ㄝ古之「也」字,读「ㄧㄝˇ」 取其「ㄝ」韵ㄞ古之「亥」字,读「ㄏㄞˋ」 取其「ㄞ」韵ㄟ「流」也,读「ㄨㄟ」(威) 取其「ㄟ」韵ㄠ说文解字:「么,小也」"麼" 的本字小也,细也读 「ㄧㄠ」 取其「ㄠ」韵ㄡ握於手之象形字,读「ㄧㄡˋ」(又) 取其「ㄡ」韵ㄢ说文解字:「ㄢ艸木之华未发然」花苞之象形,其意「含」也读「ㄏㄢˊ」 取其「ㄢ」韵ㄣ古之「隐」字,又作"乚 ":匿也读「ㄧㄣˇ」 取其「ㄣ」韵ㄤ玉篇.尢部:「尢,跛、曲胫也」脚跛也,读「ㄤ」(肮)ㄥ说文解栏位玉裁注:「ㄥ,古文厷,象形,象曲肱厷读「ㄍㄨㄥ」(供 ) 取其「ㄥ」 韵ㄦ"儿"的简化字。
读 「ㄦˊ」ㄧ「一」是数字之始,读「ㄧ」ㄨ古之「五」字,读「ㄨˇ」ㄩ说文解字:「凵,饭器,以柳作之」古盛饭之器,读「ㄩ」(淤)台湾李鍌教授在民国八十八年“国语注音符号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上的摘要一、注音符号的实用价值:1.国语注音符号(原名注音字母)ㄅㄆㄇㄈ,系民国七年教育部所公布,共计三十九个字母,后来又将ㄛ分为ㄛ、ㄜ两字母,遂为四十个其中声母二十四个,韵母十六个民国十九年改名为「注音符号」2.此套符号系依章炳麟拟订之「取古文篆籀径省之形」原则,亦即简笔之汉字符合双声迭韵原则,所拼切出来之音最为准确3.注音符号标音方式最为简单而灵活,每一个音只有一个符号(不论声母、韵母),每一个字音最多只有三个符号,最少一个符号,就可以拼写清楚,尤其印刷时,无论直行横排,每一个汉字与注音均能适切配当4.注音符号固系汉字简化而来,故学注音符号就等于已经开始学汉字,对于学习汉字极有帮助5.注音符号在台湾推行已逾五十年,已成为学习国语不可或缺的工具,大多数的人都学过注音符号,对注音符号已有浓厚之情感,此种情感并非其它符号所能取代6.注音四十个符号实已包括若干方言音在内,只要部分略为改易,就能适用于本土语言-闽南语、客家语,及至于有人也用来学习原住民语言。
台湾刚光复时,台湾省政府就曾经公布一套由朱兆祥所拟订之 音符号,就是以注音符号为主,略为增益改变,用来教闽南语,今国语日报董事长林良先生就曾经用这套符号在中广电台教导闽南语闽南语专家台大吴守礼教授也将这套符号作为闽南语音标台北吴青矗先生,云林李木杞先生的用以编纂闽南语字典,闽南语汇音字典7.小朋友学会注音符号后,很快就可以看国语日报,儿童日报,甚至用注音符号写文章,不仅学习国语极为方便,成效也极为快速,在家中父母也可以学习8.当今信息极为发达,许多语文软件都使用注音符号检字,小朋友因势利导,学习起来,非常迅速9.注音符号自民国二年开始制订,七年公布,到二十年才全面推行,这其中准备实验这种几近二十年,何等慎重,实是其它仓促制订错误百出之通用拼音符号所能取代? 10.注音符号社会资源很多,皆为数十年来所累积,极为可贵,一旦改变,将付出之社会成本极大11.最后要问到底注音符号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废除?此为国家、社会及人民之文化财,要不要听听社会大众意见?要不要听听大多数的使用者或者学习者,如学生、老师们的意见?岂是少数闭门造车,自命教育改革者所能任意左右?二、国语注音符号与罗马拼音之比较:1.所谓罗马拼音只是笼统名词,就国语注音系统就有妳多种,必须要说明是那一套音标系统。
大家比较熟悉的,时间比较久的有威妥玛氏、时间比较近的有汉语拼音及注音符号第二式,最近又有所谓通用拼音2.威妥玛氏音标,早期地图以及人名译音等大都采用这一套自从汉音拼音出来以后,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大为流行,威氏音标,遂渐渐退位汉语拼音原本是要使中国文字拉丁化,周恩来于一九五四年国务院召开文字工作会时公开宣示只能作为「汉字注音」用3.制订罗马拼音系统,本是针对外籍人士学习国语而设想,希望利用其比较熟悉之音读,提高其学习兴趣,增进其学习效果但是亦有无可避免之弊端,亦即其发音常会受其母语之影响而难以精准用注音符号ㄅㄆㄇㄈ教学则不致受其母语影响4.由于语言文化背景不同,abcd 有其文化背景,发音方式既未必相同,借用其形体,还必须改变其发音,必然会造成学中文及学英文之双重困扰5.通用拼音是以学国语、闽南语及客语为号召,如果通用拼音可,则汉语拼音、二式亦可一符多音其实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