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疾控中心招考常见面试试题及答案

小****克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37KB
约4页
文档ID:301845441
疾控中心招考常见面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1/4

疾控中心招考面试试题及答案1.如果您是CDC的疫情值班员,收到疫情报告后应采取哪些措施?(1)问明疫情发生地、发生时间、波及人口、主要症状、当前医疗救治情况,并作好值班记录;(2)非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应当立即要求疫情发生地卫生中心核实情况并报告;(3)向部门负责人和值班领导汇报;(4)根据值班领导要求通知应急队员做好应急准备;(5)准备必要的流调资料供应急队员参考;(6)作好网络直报的准备2.如果您将应急小组带到现场进行调查和处置,在出发前应做哪些准备?(1)人员准备:现场调查组应由专业人员组成,一般应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临床、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消毒杀虫等专业人员,必要时还可增加其他专业和管理人员2)资料和物资准备:赴现场前应准备必要的资料、物品,包括调查表(必要时需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在现场设计调查表)、调查器材、采样和检测设备、相应的试剂和用品、现场用预防控制器材、药品、个人防护用品、相关的专业资料、现场联系信息、电脑、照相机等3、出发前,流行病学调查组应随身携带哪些资料?流行病学调查组应携带工作计划(计划)、相关调查表格(包括病例调查表、人口构成表、病例清单、主动搜索登记表、控制意见等)、调查设备(包括温度计、酒精棉球等)、计算机、个人防护装备等。

4、到达现场后,流调组应如何开展调查工作?(1)通过讨论了解疫情概况、当地历史疫情数据、传染病发病情况和当地基本情况;(2)制订简单的调查计划;(3)进行队员分工;(4)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病例界定和流行病学调查;(5)进行资料分析,提出病因假设,进一步调查验证假设;(6)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布置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8)根据需要做一些补充调查;(9)根据调查结果及时修订计划和控制措施5.出发前,杀戮团队应携带哪些杀戮材料?(1)消毒工具:根据疫情需要选择使用背负式喷雾器或气溶胶喷雾器、配药桶(10l)、刻度量杯(筒)、天平(秤)、工具箱等;(2)消杀药品:消毒剂、杀虫药;(3)防护用品:工作服、隔离服、防护眼镜、口罩、N95口罩、帽子、手套、长胶靴、毛巾、土袋、手电筒、皮尺、雨衣等6.杀戮小组到达现场后,该如何开展工作?(1)准备必要的消毒仪器和记录;(2)根据流调组的意见,讨论设计消毒杀虫方案;(3)进行人员分工;(4)做好现场人员的人身保护工作;(5)消毒前监测取样;(6)指导基层工作人员和疫情发生地开展消杀灭工作;(7)作好消毒效果监测;(8)指导医疗机构做好医院感官控制工作。

7.出发前健康教育团队应准备哪些材料?(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稿,可用于大众媒体开展宣传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信息,可用于制作各种宣传品3)科普讲稿,可用于重点人群的培训、讲座活动4)健康教育效果调查表8.健康教育团队到达现场后应如何工作?(1)准备健康教育知识材料;(2)制定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制作相应的健康教育资料;(3)进行人员分工;(4)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健康知识宣传;(5)开展相关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调查9、出发前,检测组应准备哪些采样材料?(1)采血用品:一次性注射器、螺旋口塑料管、带抗凝剂的采血血管、止血带、棉签、酒精、血培养瓶、碘;(2)采集鼻咽拭子用物品:鼻咽拭子、含样本运送液或灭菌生理盐水螺口塑料管、螺口塑料管、棉拭子、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纸漏斗;(3)保存痰、痰、呕吐物和尸检组织:50ml螺旋塑料管;(4)肛拭标本采集用:棉拭子、灭菌空试管(或装有运送培养基的试管)、灭菌生理盐水、装有增菌液的培养瓶等;(5)防护用品:长靴、防护眼镜、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防护口罩、鞋套、防护隔离服、白大衣、长橡胶手套等;(6)其他:油性记号笔、污物袋、样品编号标签纸、标本采集记录表、带有冰排的样品保存箱、酒精灯、自封式塑料袋等。

10、接到疫情报告后,报告单位(人)在了解情况的同时应做哪些工作?(1)要求对方保留患者并进行患者隔离治疗;(2)收集必要的检验样品,保护现场;(3)非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报告的,还应要求对方报告当地卫生院;(4)如有可能,提供密切接触者名单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常用的联系是什么?视各省情况而定1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几类几种,请分别列举分为3大类38种其中A类:鼠疫和霍乱两种B类:传染性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25种丙级:流感、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手足口病等11种1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乙类传染病种哪些病种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乙类传染病SARS、炭疽性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14、新修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责任报告单位有哪些?责任报告人有哪些?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血供应机构负责疫情的记者:履行职责的人员、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15、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对甲类传染病进行网络直报的报告时限是如何规定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在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16.如何规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在网上直接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sars、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17、疫情人员在接到疫情报告时应询问哪些内容?疫情人员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当询问报告人的姓名、联系、疫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目前的病人人数、受影响人群、主要症状和体征、初步诊断等18、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其形成原因分为哪几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重大传染病暴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影响的突发事件根据原因可分为七类: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食物中毒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有毒有害因素、群体中毒、职业中毒、自然灾害和三起恐怖污染事件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收到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应立即组织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通报情况进展2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内容有哪些?每次报告的原则和内容分别是什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原则上,第一份报告应在初步调查完成后2小时内完成主要描述了事件的发生、发现过程和特点,并简要分析了对事件性质、范围和危害程度的判断;进度报告应当是新的,主要用于动态反映事件调查处理的主要进展、防控效果和发展趋势,以及对前期工作的价和对后期工作的安排或建议;结案报告要全,是在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对整个事件调查处理工作的全面回顾与总结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如何分级的?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特别严重(一级)、严重(二级)、相对严重(三级)和一般(四级)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分别用于预警22、手与皮肤如何消毒?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0mg/L)或0.5%洗必泰乙醇溶液擦拭1min~3min也可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中浸泡1min~3min如有必要,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过氧乙酸棉球和纱布擦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