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说课课件--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gege****666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89.19KB
约13页
文档ID:185496078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说课课件--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1/13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说课课件,一、说课标要求 了解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的历史脉络, 认识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与民族交融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隋唐盛世、唐朝民族交融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通过了解隋唐从统一到盛世到分裂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通过分析归纳“贞观之治”的原因和意义、唐朝出现盛世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隋唐盛世的表现、原因,民族交融的表现、原因 2、教学难点:隋唐盛世的原因,四、说教学方法 叙述法,观察法,谈论法,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子目、隋朝的盛与衰 1、隋文帝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感受隋朝盛世,请同学概括“开皇之治”的表现,并思考国家统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和材料,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历史解释的能力;培养唯物史观,2、隋炀帝 教师活动:展示隋炀帝的所作所为(包括大运河的图),思考如何评价隋炀帝?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和材料,运用辩证史观评价隋炀帝,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结合史实进行分析,提高历史解释能力与史料实证能力,二、唐朝前期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前期的繁荣 (1)李世民的上台与“贞观之治”。

展示材料,请同学用几个词描述唐太宗统治下唐朝的社会状况;展示出材料,分析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2)武周政治: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3)“开元盛世”的表现,展示材料,让学生感受开元年间,唐朝达到了鼎盛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和材料,讨论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历史解释能力,感受隋唐的繁盛,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文明2、民族交融 教师活动:展示武德(高祖)九年贞观(太宗)末年总章(高宗)二年的疆界变化图,感受版图的变化体会版图的变化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分别介绍唐朝是如何处理与东、西突厥,吐蕃,粟末靺鞨的关系的,请同学概括唐朝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主要措施,体会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边疆的稳定、版图的扩大、经济发展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和材料,观察地图,讨论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观察地图,培养时空观念,培养家国情怀,培养唯物史观教师活动:小结:隋唐的繁荣,与国家的统一是分不开的;同时与统治者合理的对内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开放的对外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再加上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创造了隋唐盛世,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历史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和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正是在不断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在不断壮大,提高家国情怀三、唐朝后期的证据与五代十国 教师活动:1、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安史之乱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安史之乱后促使大唐帝国最终走向灭亡的因素 2、结合教材中展示的五代十国的形势图,了解五代十国的含义与地理分布,体会国家由统一再次陷入了分裂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和材料,观察地图、自主学习、讨论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读图,分析问题,培养时空观念,四、小结 教师活动:国家统一、统治者恰当的对内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开放的对外政策等,使得隋唐出现了多个治世局面,但是开元盛世后,唐朝由盛转衰,最终走向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五、说课后反思 容量比较大,要讲清楚三个问题,时间比较紧张因此,每个问题都讲的不够深入,设问虽多,引发学生思考的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不多,设问缺乏层次性,这是需要改进的 落实时空观念、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方面相对做的稍好一些,但是史料实证方面相当欠缺,没有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史学的研究精神、治学精神,一直在就史料分析史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