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说明:I.本卷共分选择题(75分)和综合解析题(75分)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II.考生必须用2B铅笔将选择题所选答案规范正确地填涂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综合解析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中每道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不得超出指定区域,否则答案无效第I卷 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A.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B.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C.汉初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形势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2.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 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A B C D3.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4.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的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详和的生活境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重要经营方式④“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5.在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A.儒学的兴盛 B.三教并立的局面形成 C.佛教的盛行 D.儒学发展面临的危机7.“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这种说法符合谁的思想:A.董仲舒 B.陆九渊 C.朱熹 D.程颢8.唐太宗命令诸儒核实校订儒家的五经,并作出官方注解,即《五经正义》五经指的是:A.《诗》、《书》、《礼》、《易》、《春秋》 B.《诗》、《书》、《易》、《论语》、《春秋》C.《诗》、《书》、《礼》、《孟子》、《易》 D.《诗》、《书》、《礼》、《春秋》、《乐》 9.下列________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出的民主设想的是:A.倡导言论自由 B.以“众治”取代“独治”C.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D.设立各级议院作为监督机构10.观察右图,此图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在于它反映了:A.秦汉时期的杂技水平 B.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C.秦汉时期的医学水平 D.秦汉时期的丝织水平11.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源于: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2.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13.下图中哪一幅书法作品最有可能是出自柳公权之手? A B C D14.张择端能画出《清明上河图》最主要的社会根源是:A.当时绘画题材广泛 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要15.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A B C D16.“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应当属于《诗经》中的哪一部分?A.雅 B.风 C.颂 D.楚辞17.第一次响亮地提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的口号的文学作品是:A.《柳毅传》 B.《碾玉观音》 C.《雨霖铃》 D.《西厢记》18.在清代,徽班中第一个进京的是:A.三庆 B.四喜 C.和春 D.春台19.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色”表示:A.铁面无私 B.奸诈狡猾 C.忠勇正义 D.凶狠残暴20.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21.(philosophy )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其本意是:A.阐释本源 B.热爱智慧 C.发现真理 D.张扬理性22.文艺复兴的前三杰”是:①但丁 ②达芬奇 ③薄伽丘 ④彼特拉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下面两幅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蒙娜丽莎》 《西斯廷圣母》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赞美了人体的美丽和人性的伟大C.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24.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据此可见他主张:A.“因行称义” B.“先定论” C.“因信称义” D.政教合一25.主张国家的权利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防止腐败和集权,从而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的是: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霍尔巴赫 D.康德第II卷综合解析题(共75分)二、综合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26题13分,27题11分, 28题16分,29题14分,30题10分,31题11分,共75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简图: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26.⑴作用: 职能: ⑵措施: 看法: (3)制度: 意义: 27.(1)经济现象: (2)经济活动: (3)看法: 依据: 28.(1)儒家: (2)墨家: (3)道家: (4)法家: 29.(1)小说 ①表现: ②特征: (2)科技 ①表现: ②特征: 30.(1)图一: 图二: (2)图一:①表面信息: ②深层信息: 图二:①表面信息: ②深层信息: 31.(1)意义: (2)核心思想: 关系: (3)发展: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A D A C B A D C B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B D A C D B C B C A 二、综合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26题13分,27题11分, 28题16分,29题14分,30题10分,31题11分,共75分26.答:⑴作用:三省既分工又合作,提高行政效率;三省又互相牵制,分割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制度3分)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政令3分)⑵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2分)看法:有效防止地方割据;造成”积贫积弱”局面,在民族战争中遭到惨败。
2分)(3)制度:行省制度;(1分)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被后世所沿用2分)27.答:(1)经济现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分)(2)经济活动:经营商业活动;从事地租剥削;兴办手工工场3分)(3)看法:投资田产2分)依据: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2分)28.答:(1)儒家: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构建和谐社会;(3分)“仁政”,以人为本,礼法并施,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3分)(2)墨家:兼爱非攻,博爱与和平发展观;节用、节葬,节约型社会4分)(3)道家:朴素辩证思想;辩证地看待学习、生活事业中的顺境与逆境;天人不相胜;可持续发展观4分)(4)法家:与时俱进,变法革新,以法治国2分)29.答:(1)小说①表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大奇书”;(2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批判小说,充分显示小说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是古典文学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2分)②特征:揭露专制制度的弊端;反映要求个性解放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2分)(2)科技①表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
2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