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作者李商隐2、结合说明,理解各联含义,体会诗歌中表现的至死不渝的爱情3、推测诗歌意象的丰富内涵,品味李商隐无题诗朦胧婉曲之美教学重点:结合说明,理解各联含义,体会诗歌中表现的至死不渝的爱情教学难点:推测诗歌意象的丰富内涵,品味李商隐无题诗朦胧婉曲之美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因牛李党争,处于夹缝之中的李商隐终生仕途坎坷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其“无题”诗以爱情为题材,深情绵邈,历代传诵不衰,但诗旨隐晦波折,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故元好问有“诗人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叹其诗精于用典,色彩瑰丽,寄望遥深二、初读感知1、有节奏地朗诵全诗2、沟通初读体会三、赏析诗歌1、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这两句诗的两个“难”的含义是什么?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辛;后者为“难过”,写出离别之苦 2)“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的是什么季节?暮春季节,以暮春衰残光景映衬分离之情,倍增哀怨2、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怎样理解这两句?用了比喻的手法,上句“丝”与“思”谐音,自己关于对方的思念,好像春蚕吐丝,到死方休,下句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难过,无尽无休,忧如蜡泪指导蜡烛烧成了灰才流尽同样,思念不止,说明眷恋之深。
2)这两句已成为千古名句,现在往往用来比喻什么?现用来形容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3、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从“晓镜”“云鬓”看,此联的“转”在内容上有何深入?从哪个词能够看出?虚写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从“应”字可见 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上句写出了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虑下句直接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深夜沉吟,孤寂无伴,会感觉月光的透骨清寒4、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尾联诗人借用“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有何用意?诗人用“青鸟传书”的典故,寄望自己对爱人的安慰和深长情意只管爱情之路困难重重,相爱的人相距遥远,诗人仍旧相信他们的坚贞爱情将产生一种奇特的力量,一定会有人像殷勤传书的“青鸟”同样,为他们传达讯息,使他们情意绵延,永无尽期四、拓展延长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爱本事为依靠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适合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无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是用篇首或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想,只是当时已惘然五、课后作业达成《学习单》内容总结(1)《无题》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作者李商隐(2)2、结合说明,理解各联含义,体会诗歌中表现的至死不渝的爱情(3)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4)其“无题”诗以爱情为题材,深情绵邈,历代传诵不衰,但诗旨隐晦波折,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故元好问有“诗人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叹(5)其诗精于用典,色彩瑰丽,寄望遥深(6)暮春季节,以暮春衰残光景映衬分离之情,倍增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