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言文阅读文言断句提高练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八戒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44KB
约19页
文档ID:595821205
文言文阅读文言断句提高练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_第1页
1/19

文言文阅读文言断句 提高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断句 提高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元和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居易请如姜公辅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

久之,徙忠州刺史入为司门员外郎时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居易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六年,卒,年七十五 (选自《新唐书·卷四十四》)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是子A我自拔擢B乃敢C尔D我叵堪此E必斥之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溃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刁而虫出于户 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

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舜弗能为 (节选自《吕氏春秋·贵公》)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昔者臣尽力A竭智B犹未足以C知之也D今病在于朝夕之E中F臣G奚能言?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 刘实字嘉秀,安福人宣德五年进士,选庶吉士自陈才薄亲老乞教职,不许授金华府同知金华旱,多逋赋,实疏请得免以母丧归,庐墓三年服除,迁顺天府治中为人刚直峻峭,意所不可,达官贵人必面斥之 迁南雄知府,未数月,有中官使岭外,将至,遣卒先觇供张①不办,实又不假色词卒怒,还告明日,从中使入驿,与诸从骑弓剑列左右群僚庭参毕,留实诘辱之南雄民从驿门外望见,竞趋入翼蔽实出,中使相视惊愕,徐问实所以得民状,欲召实谢之,实不往中使去至韶,韶人言:“南雄且驿书讼朝使矣中使惧,急遣骑驰奏,诬实毁敕,大不敬,冀以抵罪然实未尝先言也既闻,逮下诏狱实从狱中上书,言:“臣从官三十年,未尝以妻子自随,餐粗衣敝,为国家爱养小民,不忍劳费之以是触忤天使,无所逃罪"上览书意稍解而中官交谮之竟瘐死狱中 实性廉介,不取民一钱将去金华时,体无完衣。

寒剧,至不可忍,则货民毳舄②以行历数里而霁,裹而识之邮亭,以畀其民公暇读书,即肩舆中手一编不辍中夜有得,蹴童子燃灯起书后,南雄人哀而祀之 (节选自《明史稿·刘实传》) 【注】①供张:供宴饮之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②毳舄(cuìxi):以鸟兽细毛做成的鞋子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上览A书B意稍C解D而中官E交谮F之G竟瘐H死狱中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太平后必有大乱,大乱后必有太平大乱之后,即是太平之运也能安天下者,唯在用得贤才公等既不知贤,朕又不可遍识 日复一日,无得人之理今欲令人自举,于事何如?”魏征对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且愚暗之人,皆矜能伐善,恐长浇竞之风,不可令其自举"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征上疏曰:“国家思欲进忠良,退不肖,十有余载矣,徒闻其语,不见其人,何哉?盖言之是也,行之非也言之是,则出乎公道,行之非,则涉乎邪径是非相乱,好恶相攻所爱虽有罪,不及于刑;所恶虽无辜,不免于罚此所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者也或以小恶弃大善,或以小过忘大功。

此所谓君之赏不可以无功求,君之罚不可以有罪免者也赏不以劝善罚不以惩恶而望邪正不惑其可得乎?若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考事以正其名,循名以求其实,则邪正莫隐,善恶自分然后取其实,不尚其华,处其厚,不居其薄,则不言而化,期月而可知矣若徒爱美锦,而不为民择官,有至公之言,无至公之实,爱而不知其恶,憎而遂忘其善,徇私情以近邪佞,背公道而远忠良,则虽夙夜不怠,劳神苦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书奏,甚嘉纳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择官》)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赏不以A劝B善C罚D不以E惩恶F而望邪G正不惑H其可得乎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自太初以后,阙而不录,后好事者颇或缀集时事,然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其书彪乃继采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因斟酌前史而讥正得失 班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父彪卒,归乡里。

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诏以谴责兢,抵主者吏罪 范晔赞曰:二班怀文,裁成帝坟比良迁、董,兼丽卿、云彪识皇命,固迷世纷 (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三十》) 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彪乃继采前史A遗事B傍贯异闻C作后传D数十篇E因斟酌F前史而讥G正得失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材料一: 魏安釐王十一年,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时韩、魏与始孰强?"对曰:“不如始强。

王曰:“今时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孰贤?"对曰:“不如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率强韩、魏以攻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之如耳、魏齐而率弱韩、魏以伐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中期冯琴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当晋六卿①之时,知氏最强,灭范、中行,又率韩、魏之兵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知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为参乘知伯曰:‘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知氏地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兵虽强,不能过知氏;韩、魏虽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时也,愿王之勿易也!"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势不可害,则虽强天下无奈何也,而况孟常、芒卯、韩、魏能奈我何!其势可害也,则不肖如如耳、魏齐,及韩、魏犹能害之然则害与不侵,在自恃而已矣,奚问乎?申子曰:“失之数而求之信则疑矣其昭王之谓也知伯无度,从韩康、魏宣而图以水灌灭其国,此知伯之所以国亡而身死、头为饮杯之故也今昭王问孰与始强,其畏有水人之患乎?虽有左右,非韩、魏之二子也,安有肘足之事,而中期曰“勿易”,此虚言也。

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中期之任也中期为所不知,岂不妄哉!左右对之曰“弱于始”与“不及"则可矣,其曰“甚然”则谀也申子曰:“治不逾官,虽知不言"今中期不知而尚言之故曰昭王之问有失,左右中期之对皆有过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三》) 【注】①晋六卿:指春秋末期晋国的知氏、范氏、中行氏、韩氏、魏氏、赵氏六大家族后文的知伯即知氏家主,当时势力最大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分别是赵氏、魏氏、韩氏家主,晋阳、安邑、平阳分别是三家的封邑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吾始[A]不知[B]水之可以亡[C]人之国也[D]乃今知之[E]汾水[F]可以灌安邑[G]绛水[H]可以灌平阳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

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

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