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装饰图案释读 马静娟 龙华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艺术品类,在中国艺术[来自www.Lw5U.com]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汉画像石对未来充满了乐观、对生命充满了渴望,是古典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从本质上讲,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了画像的建筑构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表现了汉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是中华艺术的延展从艺术表现上讲,汉画像石是一种装饰画,是为丧葬礼制性建筑服务的刻在石头上的装饰性较强的画,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装饰画顾名思义就是起修饰美化作用的画作,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帛画,它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装饰画最大的特点即要有适应性暨为一定适用目的和使用要求而制作,要求在表现形式上不是直观再现物象,而是选择和概括具有装饰的美感这种美感的创造过程也就是装饰符号形成的过程汉画像石作为装饰画,主观能动上要符合事主的心理需要和装饰要求;思想内容上蕴含了汉代人的忠孝伦理观念以及汉代社会崇尚厚葬的现实思想;制作目的则主要是为了[来自wwW.lW]装饰墓主身后的环境,反映墓主生前的业绩,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从装饰艺术的角度看,则利用纯粹的花纹和图案造型,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意境和情感。
对于徐州汉画像石的装饰性而言,这些边框除了装饰性外,也均具有相应内涵对其内涵的精心释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美术因为传统的审美观念以及天圆地方的世界观,对于画面的边框以及分界装饰特别注重综观徐州汉画像石,凡是组合内容,边框必不可少边框纹饰丰富多样,具有简洁、简约、固定、符号的典型特点一、绳纹、S 纹(图一至图三)绳纹是一种紧紧缠绕在一起或分开弯曲的线性图案,呈S 形如果将这类装饰图案分解或放大开来,似乎可以在典型的历史图案中找到渊源———新石器时代陶器或彩绘陶器的绳纹图案以及汉画像石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的图案均与之联系密切如果说新石器时代的绳纹反映了早期先民对生命的懵懂意识或潜意识,那么汉画像石伏羲女娲表达的则是一种自觉地对生命的成熟信仰释读其意,伏羲女娲身躯的交织则传达了阴阳交合、子孙繁衍不息的深层概念实际上绳纹就是对原始生命意识的复古和升华,或曰是对伏羲女娲图像的简单化、程式化、抽象化、符号化汉画像石多用绳纹作为边框纹饰或隔断纹饰,就是用抽象的形式美给人以延绵不断的视觉想象和生理启示、心理暗示,给人以生命永远的精神舒畅感但是绳纹、S 纹与伏羲女娲主图还是有所区别,即它可以用其简练的标识表达出主题外还能节省画面空间,起到浓郁的装饰作用。
绳纹、S 纹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汉画像石的边饰,绝非偶然它的存在除了具有深刻的含义外,还表现了生命本体的实在意义以及形式美绳纹、S 纹与人们的生命关联,可以让人引发丰富的联想二、几何形边饰(图四至图七)早期汉画像石的主体内容往往很简单,边框纹饰也只是刻饰凸棱形条带和简单的菱格纹,山东与苏北的石椁画像石中多有表现至东汉中晚期,大量的几何边饰开始出现,有条带纹、三角纹、水波纹、幔帐纹等,此外还有变形云龙纹由于汉画像石乃墓葬建筑的装饰石材,往往一个墓室的汉画像石之装饰纹饰多是组合使用,所占面积为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一这些几何形边饰衬映的主体画像华丽典雅,艺术品位提升这些装饰边纹以带状的形式分布在图像的两侧,或三侧、四周作为主题的边框存在,除了起到装饰作用外,还为图像主体内容无形中进行分界,并行之有效地补充主旨,起到外延作用,具有象征意义汉画像石在边饰纹的运用上并不拘泥单一表现,往往混合、组合表现,或几何三角纹与幔帐纹组合表现,或几何三角纹、菱形纹与幔帐纹组合,或几何三角纹与菱形纹组合,或几何三角纹、菱形纹与十字穿环纹、幔帐纹组合,不一而足无论哪种组合都使汉画像石的主题内容得以突出,相得益彰,使整个画面构图合理,图案精美。
最能反映本主旨的当属徐州利国汉墓画像石,各种几何图案组合构成了画面的主体,突出了中心位置的铺首,整个画面主题清晰,和谐合理三、龙穿圆、十字穿圆、十字穿圆多体连环组合的网纹:(过去此类圆形图案的一般称谓环或璧,本文为了释读其本意,统一用“圆”)汉画像石全部的穿圆图案,圆固定不变,永恒存在,占据主导地位而穿圆之物则有龙或直线圆形纹饰在汉画像石中十分常见,具有不同的实际意义1. 圆是符号化的太阳远古,人类最早认识的一种图案可能就是圆在混沌之世,太阳与人类的生存最为直接,日出日落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植物的生长,自然万物的变化息息相关太阳的外观形象无论是早晨初升时平视、午后的仰视亦或是傍晚落日的斜视都是不变的,一律是一个大大的圆原始先民把直观的图像记录下来就是圆环或圆点,起到记事或崇拜纪念的作用圆在远古人的眼中是太阳的符号化表现这类的太阳符号图形较多在中国的云南、西藏、内蒙古等地都有遗存云南元江的它克、弥勒、匹海、腊斯底等处的崖画上,有的只是画了一个简单的圆圈,有的是在圆圈中加了一个圆点,有的是在圆圈周围画出表示光芒四射的短线无论是单圆、加点圆、圈外加射线圆,最易识读最具符号化的无疑就是单圆从中国古文字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原始岩画中的太阳符号图形又趋同于汉甲骨文的同义字。
中国早期的汉字甲骨文中的绘画因素与岩画最为接近甲骨文中的⊙与南北各地岩画中的○和⊙的符号图形是一样的,即汉字“日”,它们表达的意思都是太阳那么圆在古人心目中就是生命的象征,是人存世的本源故而对于圆或环的重视或崇拜就有着对生命尊重的意味至于现代人在释读这类纹饰时将圆定为环或璧均带有一定的主观意味,将圆的延展意义定为本意随着原始先民对自然万物的认知提高,以及精神生活的丰富,祭祀进入人们的生活在祭祀中太阳是最早被崇拜的本源,故而“圆”也成了神圣的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玉和玉器被人们赋予了神性、成了权力的标志和等级制度的象征《周礼·考工记》:“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玉璧作为礼器常出现在重要的国家祭祀大典中,用作祭天璧祭天,是因为璧就是以其圆形代表了太阳,是原始圆符号在玉器中的延展,是概念的物象化《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故而璧带有神性,是礼天、向天的最好媒介与圆的太阳意义相对应的是双龙龙,在中国几千年的神异传说中,是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具有一定的神韵属东汉晚期的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中[1],有一块刻石上有题记,其中有“中直柱,只结龙,主守中国辟邪央”。
由此可以看出,汉代人认为,龙是可以飞升直达天界的神物,而且还有除邪避祸的作用在汉画像石中双龙穿圆纹饰往往被应用于墓门上(图八、图九),这有其特殊意义门阙在汉代人的观念信仰中是“天门”,即天国之门,意喻入圆则入天国,这凝聚了汉代人对理想境界的孜孜追求双龙交合穿圆是十字穿圆纹的细化或形象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主旨意义,即以固定的装饰模式,表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精神文化内涵双龙穿圆具有敬祀天地神灵的功效璧作为太阳神的延展,是人可触及的太阳,用它为祭天之物,是沟通人神的工具人死后要想升天,用重礼器祭天是必须的,汉画中双龙璧交肢缠绕穿圆即此寓意2. 圆专指阴极在远古人眼中圆还有另外的意思,即圆满、自然、阴阳二极等安徽含山县凌家滩出土曾出土一块玉版,中心图案是个圆(图一○)这件玉版应是占卜一年四季星象的工具,有专家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八卦图八卦至原中心元素乃太极《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乃阴阳二极在远古人的想象中阴阳二极,平静和谐却蕴涵着丰富的动态性阴阳二极,互相呼应组合,构成了一个和谐完整的圆这个圆,代表了视线所及的全部视觉空间,涵盖了天地、昼夜、寒暑、生死、男女、阴阳等等。
然而圆与龙结合则又专指阴极,因为龙外观形象和内在含义均为阳无论对于外象之物如何崇拜和敬仰,归根结蒂都离不开人之本体,离不开人最珍贵的生命人活着或者再生是人奋斗的终极目标在人们的想象中,龙体是长形的,是变幻无穷的,其外观形象、生理现象与人之阳具极为相似;圆则是圆润的,是美好和谐的,外观形象、生理现象则与人之阴具相合在这里,圆和龙构成了人之阴阳与圆的阴极意义相对应的则是单龙穿圆、龙圆相望、圆中有龙、个体十字穿圆、十字穿圆多体连环组合的网纹等内容徐州汉画像石有几幅图像最能体现圆与龙的阴阳符号意义第一幅,徐州睢宁县双沟画像石龙圆相望图(图一一)画面中刻绘了一条龙和一个圆圆,和美而宁静,似乎在期待;龙侧向面圆而立,挺拔伟岸,表情轻松欢快,似乎在挑逗着面前的圆,乃男欢女爱交媾前的欢乐前奏第二幅,徐州铜山区皇姑窝汉墓画像石单龙穿圆图(图一二)图像中龙在圆中,龙首圆润恰似人之阳具龟首,整个画面似乎是阳具已插入阴具中,乃交媾之中第三幅,徐州铜山区黄山汉墓画像石十字穿圆含龙纹图(图一三)一个独体的十字穿圆,大大的圆中刻绘一条小龙蜷曲,似婴儿蜷曲胎中,似乎是龙圆交媾的结晶,是生命的再生以上三幅图虽然不是一个墓中出土,也可能不是一个时间段刻绘,但图案内容却有无限的巧合,构成追求新生命的心理愿望和生理交媾的全过程,是汉代人追求再生不死即生命崇拜、阴阳交合主题的具体体现。
象征着天地交感、化育万物的原始母题,同时又象征着阴阳合气、人神沟通、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的文化徐州铜山区苗山汉墓画像石十字穿圆网状纹(图一四),则是十字穿圆装饰性的完整版其装饰意味显而易见,其实际意义则蕴含其中此外,汉画像石的装饰性除了单独图案表达装饰意图外,还存在具有极强的关联关系的装饰图案组合,游离于边框纹饰和主题内容之间这种组合纹饰既可以作为边框装饰,有时又是画面主题图案,具有典型意义(图一五、图一六)由于汉画像石的装饰性,圆和龙往往会简约化,符号化圆的符号化基本形象不变,因为这已的本意了那么龙则不一样龙在人们的想象中伸缩自如,曲可以呈S 形,展则可呈一行或曰直线为了增加其强烈的装饰性,汉代人便用直线代替龙与圆相交单线交圆,稳定性较弱,故而十字交叉穿圆,稳定性增强,装饰性增强另外,如果多个单体的十字穿圆组合到一起就形成了网状纹网状纹装饰性极强,蕴含有收获、丰足之意,也是一种美好的期望在现实生活中,网往往与鱼联系在一起鱼取其谐音有年年有余之意,取其多子有生命旺盛的美意徐州汉画像石十字穿环网状含鱼纹的汉画像石(图一七)将网和鱼结合到一起,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中国古代美学重视边纹边框装饰,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中国人受儒教至深,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有边有框儒教核心“仁”就讲究中庸,讲究平衡,边框则是平衡的最有效的处理方式徐州汉画像石边框寓有深意,包含美感边框装饰形成了专门的系列,具有一定的表象意义绝大多数的汉画像石均对边纹边框进行了有效的处理,或简单的刻花纹,或分层隔断不同纹饰组合这些装饰纹饰对于汉画像石主题起到了衬托作用,边纹饰边框的刻绘更显示出汉画像石的装饰意味和装饰美感在徐州博物馆的新馆设计中,在主入口两侧的意涵汉代巨型双阙的上部即刻以汉代典型的十字穿圆纹,并以十字穿圆纹为主题抽象设计了外窗防盗网、铜花饰、灯柱及室外广场铸铁围栏花饰等,装饰性极强,寓意深邃此乃古代装饰画与今之装饰性的共融性[1] 山东省博物馆、苍山县文化馆《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考古》1975 年2 期作者工作单位:徐州博物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