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上物理前三章总结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7.15KB
约10页
文档ID:209192838
八年级上物理前三章总结_第1页
1/10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rn),纳米(nm);2. 长度的测量:(1) 工具:刻度尺,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2) 观察刻度尺: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厘米刻度尺(平常所使用的刻度尺)分度 值为:1mm;(3)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五点):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 靠被测物体,有刻度的一边耍与被测边平行,读数时视线要垂直观察刻度线,读数 时要注意估读;3. 时间的国际单位:秒(s),小时(h),分(min);4. 吋问的测量:(1) 工具:曰畧(古代),钟(现代),机械停表(实验室);(2) 停表的读数:小盘代表分钟,大盘代表秒钟;5. 误差和错误:(1)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2) 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错误可以避免;(3)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2. 参照物:(1)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 做参照物;(2) 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但是一旦参照物选定之后,参照物一 定要看做是静止的;(3) “旭日东升”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飞行员手 抓子弹是相对静止的;3.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造成的原因是选择的参照物的不同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 日常生活中,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2. 速度:(1) 速度的定义:路程与吋问之比叫做速度。

2) 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m/s的物理意义:物体每秒钟运动2米3) 速度的单位(两个):m/s (米每秒),km/h (千米侮小时);lm/s=3.6km/h, lkm/h=0.28m/s;(4) 三个公式:v二s/t(计算速度),t=s/v (计算时间),s=vt (计算路程);(5) 汽车速度表上速度的单位是km/h,自行车速度5m/s,人的速度1.1 m/s;3. 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5. 研究变速直线运动吋,采用平均速度v=s/t (全程的路程/全程的吋间)来比较变速直线 运动的快慢 6.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解答物理应用题四步曲:列条件,V2>V17.列公式,代入数据(代入时注意带上单位),答;第四节实验:测竝平均速度1. 实验原理:V二s/t;2. 器材:斜面(使小车自由下滑,具有初始的速度),挡板(挡住小车不让其滑出斜面)小车(研究对象),刻度尺(测量运动的路程),停表(测量运动的时间);3. 实验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而坡度较小;4. 计算平均速度:全程速度:V=S/t上半段速度:Vi=Si/ti下半段速度:V2= ( S-Si)/ ( t-ti)第五节例题1. 某人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2min行了 0.6km,那么该自行车在前20s的速度是多少 米每秒,按这个速度行驶,通过9km的路程,要用多少小时?2. 一座大桥长1.6km, 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1 Orn/s的速度通过此桥,所需的吋间是多少?3. 一辆列车当天晚上20时10分从常州出发开往黄山,中途停车18分钟,于第二天早上7 时10分到达黄山,全程行驶506km,那么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的速度Z比3: 1,所用时间Z比1: 2,则它们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多少?5. 在一次爆破中,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O.S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以后至少以5m/s的速 度跑到距爆炸点600处才能确保安全,求:至少需要多长的引火线?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咅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了,而不是消失了。

蝉发出声音是 由于翅膀的振动发声2、 转换法:将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间接的表现出来例:让不易观察到的微小振动的音叉 去触碰悬挂的乒乓球,将这种振动放大3、 声咅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4、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5、 声速: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每秒内传播的距离)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而言V 液〉V气15 C的空气中声音的 传播速度为340m/so(2)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和温度的不同(温度越高,声速越大)6、 回声:(1) 产生原因:声咅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2) 产生条件:a、声音传播出去到听见冋声的时间至少为O.lsob、发声处距离障碍物至少17m3)解决回声问题的办法:声音的路程为S青贝 iJS^=2S7、感知到声音的基本过程:空气■…鼓膜振动■…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 音调(1) 定义:声咅的高低叫做咅调尖而细的声咅咅调高,粗而低沉的声音咅调低2)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 发声体的音调高波形越密集,音调低波形越稀疏2、 频率(1)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定义: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3) 符号:f,单位:赫兹(Hz)(4) 100Hz表示:物体在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是100次3、 声(1) 超声波、次声波和声音统称为声2)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我们人耳能听 见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o4、 响度:(1)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即声音的大小2) 影响响度的因索:振幅(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程度3) 增大响度的办法:减少声音的分散扩音器、听诊器)5、 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的不同,会导致音色也不同6、 乐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7、 乐器:(1) 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打击力量更大,响度更大2) 弦乐器:依靠弦的振动发声长而粗的弦咅调低,短而细的弦咅调高;绷紧的眩音调高,不紧的弦音调低3) 管乐器:依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长的空气柱音调低,短的空气柱音调高 第三节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 大型自然灾害来临吋有次声波产生2) 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法捕食,由回声定位法制成了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和声呐 (3) 超声波传递信息的利用还有:B超,超声检测技术检测仪器是否有裂纹。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除垢和超声波碎石 第四节噪声1、 噪声的來源:(1) 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运动所发出的声音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声咅都叫做噪声2、 噪声的等级:(1) 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咅强弱的等级2) OdB:刚刚引起听觉;5OdB:保证休息和睡眠;70dB:保证学习和工作;90dB:保 护听力3、 控制噪声: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第五节例题1、 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在1.5s后听见了回声,那么该同学距离山崖有多 远?2、 一辆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一处山崖,行驶过程中汽车鸣笛一声,汽 车继续行驶,在2s Z后听见了回声,那么汽车听见回声时距离山崖有多远?3、 某人将耳朵贴在一根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敲击铁管,此时这人会3次听见敲 击声,试问这三次声咅是怎么产生的?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 温度计:(1) 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2) 分类: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3) 构造:液泡、毛细管、玻璃外壳、刻度符号3、 温度的单位一一摄氏度(C)(1) 0C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 100C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4、 自然界的一些温度:人的正常温度3TC,酒精的凝固点-117C,水银的凝固点-39Co5、 体温计:(1) 测量范围:35C-42Co 分度值:0.1oC<,(2) 测高不测低如:3LC的体温计只能测3LC以上的温度,不能测量3LC以下的温度)6、 温度计的使用:(1)三观: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4、2、 物态变化: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3、 熔化: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吸热过程)段=遍庫上升■ BC段= 建躍未空■ CD程= 趣廉上升 , 液恋13凝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放热过程)5^固体的分类:(1) 晶体: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冰、海波、荼、各种金属)(2) 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蜡、松香、玻璃、沥青)(3)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6、 晶体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持续吸热7、 同一种晶体物质的凝固点即是它的熔点第三节汽化和液化1、 汽化: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过程)2、 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1)鼻温度厂C3、 沸腾:(烧开水)沸腾过程 中.气泡不 断上升.变 大.T泡之 问更加稿2段=温度上 升.未沸腾■ 液态BC段=温度不 变.沸腾"气 液混合态日寸同/min(2)(4)(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有确定的温度水:100C;酒精:78C;水银:357C) 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沸腾的条件:a、达到沸点;b、持续吸热4、蒸发:蒸发吸热,液体本身及周闱物体的温度要降低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2)例子:酒精降温、天热时狗把舌头伸出來、人刚从水中出來特别冷5、沸腾和蒸发的区别:蒸发沸腾不发生部位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同剧烈程度比较缓慢很剧烈人1温度条件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在一定的温度下(沸点)影响因素表面积、温度、空气流速供热的快慢温度变化自身及周围的物体温度下降温度不变(等于沸点)相同点(1)都是汽化现象;(2)都要吸收热量6、液化(1) 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放热过程)(2) 例子:户外的人不断的呼出“白气”;寒冷天气的雾、露;窗玻璃内的小水珠; 可乐瓶外的“白气”;火箭里的燃料。

3) 液化的两种方式: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 升华(1)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过程)(2) 例子: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干了;固体碘转化为碘蒸汽;干冰(固体 的二氧化碳)升华降温2、 凝华(1)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由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放热过程)(2) 例子:冬天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在室内);雾淞、霜熔化(吸热)升华(口尺热〉十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