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速度能力小学阶段短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小学生自然形成的快跑能力与动作,使之成为规范的短跑技术,并使学生掌握放松,自然协调和富有弹性的大幅度短跑技术,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运动量、运动负荷、运动后的放松活动根据少年儿童各年龄段的特征抓住时机采用多样化手段进行身体全面训练来弥补专项训练的某些不足,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的能力,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和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全面身体训练必须要紧密结合短跑专项的需要,小学短跑训练是一项比较艰苦的运动,比较单调、枯燥,没有趣味,必须先做好思想工作,经常启发、诱导一、建立正确的短跑技术概念在训练课教学之前,首先要学会多种辅助练习,那就是“后蹬跑”“车轮跑”“小步跑”、“后踢小腿跑”、“高抬腿跑”,放在准备活动里进行,既可以达到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兴奋程度通过简要讲解,给学生一个初步的表象认识第二,找优秀学生做完整的技术示范通过示范,再加上简明扼要讲解,学生的大脑思维就可以得到完整的表象认识二、身体素质的提高短跑的身体训练可分为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一般身体训练可采用各种距离的越野跑、变速跑、球类活动、各种游戏,徒手操等来增强体质提高一般耐力,发展灵巧性,柔性和协调性能力,以及通过俯卧撑、引体向上、实心球等练习来发展一般力量。
1、抓跑的基本功练习优秀运动员的技术都要经过艰苦地磨练而获得好的技术,不仅是在形态上,更重要是在力学结构上较合理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同感觉吧,改正一个错误动作要比学一个新的动作难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抓好基本功--跑的专项技术练习,经常采用小步跑、后蹬跑、跨步跑和以上专项技术的综合练习,在练习中从严要求反复进行2、抓好途中跑途中跑是短跑中最重要组成部分这段时间长,速度最快,又要跑得轻松自如在加快步频的基础上应充分加大上、下肢摆幅度归纳起来在技术上注意四点:(1)跑得稳重心起伏不要太大,如果用力方向是向上的,是蹬地角度过大的原因2)频率高跑的过程爬地、后摆、腿等连续动作都要快,不能消极等待如何快不来呢?主要是小腿和踝关节力量差这方面我注意加强辅助性活动如跳绳、向上小步跑、蹬跳,弹性跑等来发展下肢力量另外加强大腿后肌群收缩力量3)步幅大跑的步子不仅是快,还要把两腿迈开这样必须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多做各种跳跃运动的练习如立定五级跳、立定十级跳、蛙跳、40M--60M跨步跳、跳台阶等,另外加强抬腿压腿练习4)摆臂正确跑的过程中要摆幅大,有力、向前后摆动,摆动方向和下肢配合协调,才能有效地提高短跑成绩。
摆动的两臂正确有力,可增加后蹬力量和速度这方面我注意采用各种负重与不负重的摆臂练习方法如俯卧撑、哑铃扩胸、哑铃侧平举,原地站立自然摆臂等练习方法,培养正确的摆臂动作以上是我在短跑教学中训练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须不断总结提高,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三、速度素质的提高方法采用灵活多变、新奇有趣的训练方法,这样会充分发挥运动员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接受运动训练的势头比如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开展接力跑比赛等方式,在学生体力丰沛、精神状态饱满的时候,给他们予以刺激,就可以增强其时间的紧迫感和节奏感,短期内可以提高他们的短跑成绩注重速度和耐力的训练对于短跑的专项素质来说,速度起主导作用,速度可以在力量训练中逐步取得突破,由于少年时期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骨骼、韧带与肌肉都富有弹性,为提高速度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少年运动员要非常重视速度训练速度耐力是把最快的速度保持到终点的能力,但往往少年阶段的学生跑到中、后阶段的路程就出现显著的减速、技术要领不符合规范和步频减慢的情况就是速度耐力达不到的体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学生身体机能的疲劳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造成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机能下降,供血供氧不足,直接导致运动器官机能下降。
速度耐力训练就可以积极提高全程跑的速度,改善后全程跑的技巧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量和强度较大,运动员因为承担很大的量和强度,并反复练习,可以达到短跑比赛的要求唯独更好地加强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才能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一)速度训练方法:(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2)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1)行时间跑30—60米 (2)短距离接力跑(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7)反复跑30—60米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1、各种球类运动;(1)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2)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2、 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二)、动作速度的训练这个环节是短跑训练的关键,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辅助练习法、重复法、比赛法和游戏法其中比赛法是进行速度练习常使用的方法,由于速度练习时间短,经常使用比赛法能使学生情绪高涨,表现出最大速度。
和比赛法作用一样,游戏法可以激发学生高涨的情绪,同时由于游戏过程中能引起各种动作变化,还能防止因经常安排最大速度练习而引起的“速度障碍”的形成三)、在训练中加强心理训练健全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意志品德是学生创造优异成绩的精神支柱有的学生平时训练不错,但比赛前思想紧张,吃睡不好,生活规律破坏,消耗精力过分,比赛时心慌意乱,控制不住自己,技能失常,成绩下降,赛后思想波动,所以在训练中要加强心理训练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四、运动后的放松在短跑中,若能使技术动作放松协调,也就是意味着对抗肌能在主动用力收缩时得到充分的放松,减小能量在自己体内的无谓消耗,不致于使上下肢关节、肌肉紧张,既能使主动肌有力地收缩,保持高步频,又能使对抗肌充分伸展、拉长,打开上下肢动作地幅度,以获得较大地步幅来提高速度因此,用大步幅的跑法更能体现现代技术动作的放松协调效果反之,如果步积极发展步幅而片面追求高频率来提高跑速,必然会造成肌肉在单位时间内作更多次数的收缩,主动肌与对抗肌高度紧张对抗,技术动作僵硬、变形,由于严重缺氧,能源物质的消耗和储备不足,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良好的肌肉弹性以及主动肌和对抗肌之间的协调交替能力也是实现快速运动、准确完成动作技术的重要保证。
在人体运动时,肌肉群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肌肉群的收缩速度越快,所产生的运动合力就越大;反之,肌肉的收缩速度越慢,所产生的运动合力就越小只有肌肉用力与放松迅速而有节奏地协调一致,才能获得最佳的肌肉收缩速度(这取决于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可节省体能,使动作经济省力、轻松自如、持久性强、技术不变形、向前性好,从而获得较快的运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