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参政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aa****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0.46KB
约20页
文档ID:30902979
参政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状况调研报告_第1页
1/20

参政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状况调研报告根据市委统战部 XX 年调研课题安排,我们组织了《参政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民盟课题调研组,于 XX 年4-7 月,在**民盟的各级组织中,开展关于参政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专题调研活动现综合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民盟**市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民盟中央《关于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有关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规定,以及民盟九届四次中常会确立的干部队伍建设在盟的自身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提出的全面实施“人才强盟”战略等的有关要求,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放到加强市盟自身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思考和实践,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积极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拓宽选拔渠道,加大培养力度,稳步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工作当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措施和方法具体做法和成效:1、建立后备人才库充分利用“三期盟员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数据资源,对盟员职务、职称晋升、政治安排、获得嘉奖、盟内职务晋升、学历学位变化、科研成果的动态变化信息进行及时更改,实现对盟员信息的动态管理在建立盟员信息档案的同时,对科级以上行政职务的盟员进行一次摸底筛选,建立后备人才库。

根椐年龄、学历、专业、能力、阅历等形成不同的人才队伍梯次,市委会对实行盟内安排、政治安排、实职安排和其他安排等不同的培养方向的后备干部进行分类管理,制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如盟市委现任政府或司法部门实职领导职务盟员 2 人,平均年龄 45.5 岁,拟推荐担任政府或司法部门实职领导后备人员 4 人,平均年龄 43.7 岁,其中女盟员 2人;现任政治安排人员 32 人,平均年龄 46.8 岁,拟推荐担任政治安排后备人员 20 人,平均年龄 42.8 岁,其中女盟员 12 人;盟市委现任领导 6 人,平均年龄 49 岁,拟推荐担任盟市委领导职务后备人员 4 人,平均年龄 44.25 岁,其中女盟员 1 人;现任盟市委委员或支部主委 30 人,平均年龄 45.5 岁,拟推荐担任市委委员或支部主委后备人员 20人,平均年龄 42.3 岁,其中女盟员 13 人;拟推荐担任“五员”后备人选 10 人,平均年龄 42.7 岁,其中女盟员5 人2、发现选拔民盟市委会着眼于政治交接,在原有后备干部队伍的基础上,注重把具有一定代表性,有相应管理能力、热爱民盟和本职岗位表现突出的优秀盟员选拔到领导班子来抓住 XX 年市委会换届有利契机,选拔一批优秀后备干部进入市委会领导班子。

一是从原有的市委委员中提拔,分别有 2 位副主委和 2 位常委从市委委员中提拔;二是从盟的基层支部主委和骨干中选拔,有 4 位基层支部主委或骨干提拔为市委委员;三是从现任政治安排人员中选拔,如刚成立**技术学院支部主委人选,市委会首先推荐其担任市政协委员,积极为其成长搭舞台,而后再压担子;四是通过民主推荐方式进行选拔,如**学院总支、农林支部、小教支部换届,对支部委员会支委人选经过所在支部进行民主推荐后,市委会对后备人选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通过盟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并同统战部充分协商,再提交支部全体盟员大会选举产生选出了新一届盟员支持、组织信任的支部班子人选,支部凝聚力和号召力得到进一步增强3、培养锻炼一是跟市委统战部干部科保持联系,加强沟通,根椐后备干部的实际情况,确定培养方向,把后备干部培训列入计划每年都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一批骨干,尤其是新进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新盟员参加培训,每年分两期选送 2 名后备人才到省社会主义学院进行学习,每年还选送若干名基层骨干参加盟省委组织的培训班学习和市委党校党外干部培训,或组织外出参观考察、赴革命老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等二是通过全委常委学习会,基层组织活动,新盟员培训班和邀请盟内专家进行盟史讲座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

三是在盟务活动和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后备干部对选拔进来的后备干部进行多方面的有意识的锻炼,如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干部参加本盟组织的参政议政和课题调研活动,结合盟员专业特长、工作特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参政议政专题调研活动并撰写相关调研报告,上报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四是通过参加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举办各种情况通报会、协商会、座谈会等机会,安排后备干部参加发言、座谈讨论、建言献策等形式,让后备干部知情议政,使他们不断深入了解参政党履行职能的有关制度规定和程序,增长他们的才干和胆识,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五是提高后备干部社会工作水平和能力,参加社会服务和挂职锻炼,如曾选派后备干部至乡镇挂职担任副镇长4、组织发展不断探索组织发展工作新途径一是把政治素质好、代表性强、有年龄优势的人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及时纳入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推荐的快车道,使这些同志在加入民盟后,尽快进入角色,并与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挂钩,做到先揽人,后树才,使其快速成长早日发挥作用二是充分挖掘潜力,用好用足现有的政策,不单纯以入盟时间长短作为培养和使用的衡量依据,盟市委近年来利用 30%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入盟,发展一些经济、金融、法律等非重点界别成员,改变后备干部的结构,使民盟组织的发展既保持界别特色,又有较为广阔的回旋余地,同时也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如发展优秀民营企业家,新兴行业及社会中介机构人士入盟,让他们担任盟的各专委会负责人,如市委会安排从事律师事务所行业的副主委分管盟市委社会服务工作,安排优秀民营企业家和中介机构负责人分别担任盟的社会服务部部长、副部长职务,形成合力,以增强民盟参政议政的实力和能力,让他们在社会服务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充分体现自身价值5、协商推荐市委会利用各级人大、政协换届调整时机,推荐盟内骨干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为后备干部的成长铺台阶、搭舞台市委会经过多次与市、区政协和统战部推荐协商,采取、走访等形式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向他们大力推荐盟的后备人才,在 XX年和 XX 年省、市、区人大、政协换届中,有 1 位盟员当选为省人大代表,1 位盟员被邀请为省政协委员;1 位盟员担任市人大副主任,有 2 位盟员新当选为市人大代表;有 1位市政协委员增补为市政协常委;有 7 位后备干部增补为新的市政协委员,有 1 位盟员骨干担任区人大代表,6 位支部主委新增补为区政协委员,为民盟在参政议政、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争取了更大的空间二、经验体会加强参政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不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也是当前一项紧迫的阶段性任务,民盟**市委会长期以来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后备干部在盟的参政议政、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给民盟工作带来了生机。

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了后备干部行列,后备干部的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界别和知识结构得到改善,在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和适时推荐等方面也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1、积极主动争取上级盟组织和中共统战部门支持和帮助,是做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在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上,要始终遵循党管干部原则,加强与盟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及统战部门的联系与沟通通过平时走访联系、邀请相关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和行政领导参加盟组织重大活动与重要会议、邀请市、区两级统战部领导以及高校统战部门负责人参加党盟恳谈会等形式,通报工作情况,交流干部信息,为基层组织和盟员骨干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活动空间,同时也为盟员个人的发展进步创设有利条件只有积极主动争取上级盟组织和中共统战部门支持和帮助,才能把这项工作有效地推向深入,并取得预期效果2、把好成员入口关,建立一支政治坚定、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盟员队伍,才可能为后备干部队伍提供充足的资源在后备干部组织发展上,要始终以上级盟组织的要求和“思想好、业务好、人品好”作为发展成员的基本标准,尤其注重政治素质,始终坚持这一发展标准不动摇,力争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决不为求数量而降低质量,经过多年积累保证盟员较高的整体素质,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储备了优质人才资源。

在后备干部选拔推荐上,要严格执行民主推荐程序,坚持民主、公开、平等、择优原则,做到有才无德不选,有德无才不推,确保把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盟员支持、组织信任的后备干部人选,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顺利实现政治交接奠定思想基础3、着眼于政治交接,努力培养一支能够与中共长期亲密团结合作,能适应参政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后备干部队伍,是参政党实现新老交替历史的重要基础要结合机关自身建设,大胆提拔培养基层组织优秀干部,进一步扩大后备干部培养平台要根据盟务工作需要和市盟机关建设实际,考察选拔政治成熟、能力突出、熟悉基层盟务工作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基层组织优秀干部,通过与干部所属党组织部门的沟通协商,大胆提拔到市盟机关担任领导干部同时,适时选用德才兼备的盟员骨干,充实盟内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为后备干部成长搭台铺路只有及时将那些德才兼备、政治成熟的盟员骨干,安排到盟内适当的岗位上锻炼,为他们下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条件,实现参政党新老交替才有基础4、优秀充足的人才储备是参政党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障,保持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队伍,是参政党地方组织建设的源泉和动力。

建立一支政治坚定、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的战略考虑只有将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兴盟,人才强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储备,并通过建立后备人才库,及时反映盟员的工作业绩,才能及时高效地掌握情况,快速发现人才5、培养锻炼既是帮助后备干部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多党合作的发展,对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强化作风建设,坚持以“立盟为公,以天下为已任;正直正派、学有专长、甘于奉献;修德守身、淡泊名利、自尊自强”的民盟精神为主要内容,对他们进行比较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多党合作优良传统的教育,进一步坚定政治理想信念,增强参政党意识,全面提升盟员政治理论素养二是以参政议政调研为契机,以重大盟务活动为平台,在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只有加强培养教育,进一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为培养选拔的后备干部创造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有利条件,才有利于优秀盟员发挥聪明才智、尽快成长6、做好优秀后备干部的政治安排煅炼工作既是衡量民盟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事关参政议政质量的大事。

对优秀的后备干部,除及时在盟内进行职务安排外,还要积极、主动、适时推荐后备干部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主动加强与中共市委、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各区的联系沟通,积极创造条件,抓住各级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和部门人事调整的机会,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推荐给中共各级统战部、组织部等相关部门,主动配合后备干部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通过政治安排煅炼,提高他们参政议政能力,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三、存在问题从民盟**市委会本身情况来看,近年来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也创新了一些新的模式,但发展还不平衡,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不足比如,如何处理好后备干部队伍数量、结构和质量的关系,如何进一步完善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和推荐工作机制,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后备干部考察工作等方面,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加以探索和研究1、从盟组织内部看,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机制有必要进一步探索一是源少合适的发展对象偏少、盟员年龄结构老化,近 40%为退休人员,由此导致了后备干部选拔范围狭窄、来源不广的问题二是培养还未形成长效机制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锻炼、使用,更多的是临时性、随机性,尚未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表册档案的建立,组织的有意培养,有针对性的锻炼,恰到好处的使用,对后备干部人选如何进行全面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