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床底层路堤(普通填料)填筑技术交底一、编制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1-2010/ J1147-2011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高速铁路基床底层路堤(普通填料)填筑施工三、交底内容1、施工准备⑴路堤填筑前基床以下路堤达到设计要求,具备展开路基基床底层填筑条件⑵路基填筑施工前,根据试验段施工确定的各项工艺参数和前一阶段实践检验的结果,进行路基填筑2、材质要求基床底层填料普通填料和物理改良土填料最大粒径≤60mm,填料的粒径级配、细粒含量及定名分组应符合《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的相关规定原材料进场前与监理单位对料源进行考察,并对所选材料进行见证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基床底层路堤填料检测频率及检测项目填料类别试验项目、频次颗粒级配液塑限击实试验颗粒密度细粒土—5000 m3(或土性发生明显变化)5000 m3(或土性发生明显变化)—粗粒土、碎石土10000 m3(或土性发生明显变化)——10000 m3(或土性发生明显变化)3、工艺流程整修验收阶段施工阶段准备阶段平整区段检测区段碾压区段填土区段填料运输检验洒水或晾晒摊铺平整分层填筑碾压夯实路基整修不合格合格,填筑下层 基床底层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4、施工工艺⑴摊铺整平测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完成后的地面标高,依照设计资料精确测放路基边线及线路中心线,打桩标示;直线段每20m一个桩,曲线段每10m一个桩,用浅白灰划出5×6m方网格,并在桩上作出虚铺厚度的标记。
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合理摊铺层厚,进行分层上土,松铺厚度控制采用“方格网法”和“挂线法”,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以上,以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摊铺厚度采用水准仪控制,保证摊铺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平整面要做成4%的横向排水坡⑵洒水或晾晒填土时随时检测填料含水量,碾压前控制在由试验区段压实工艺确定的的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若含水量过低,则可在路基上洒水拌和或提前在取土坑内焖湿;若含水量过高,则可将土在路基上摊开晾晒或在取土坑内翻松晾晒,并适当减少填层厚度,确保填料含水量在施工允许范围内⑶碾压夯实按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工艺及碾压遍数,选择合适的压路机进行碾压,确保压实达到设计的要求大面积填土压实作业全部采用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地段先曲线内侧后曲线外侧),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在0.4m碾压过程中如发现有凹凸不平现象,采用人工配合及时补平,使碾压好的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施工中路面设置4%渗水坡及时回复中线,进行水平标高测量,检查路基宽度。
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路面修整后,达到路面平整,横向排水坡符合设计要求四、施工要点 1、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应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2、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3、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开始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部填筑路基横断面宽度每侧宜超填0.5m4、不同填料每层的具体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照试验段工艺确定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5、上下连接的填筑层使用不同种类及颗粒条件的的填料时,其粒径应符合D15<4d85的要求6、每一层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的含水率、松铺厚度符合工艺试验确定的标准后在进行碾压7、碾压时各区段交界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五、质量检查及检验标准1、基床底层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折合正线每100m,施工单位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6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每填高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动态变形模量各4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边线2m处左中各1点,路基中部2点。
站场路基按填筑分块分区情况参照区间正线路基取点方法抽样检验基床底层填筑压实标准指标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压实系数K≥0.95≥0.95地基系数K30(MPa/m)≥130≥150动态变形模量Evd(MPa)≥40≥402、基床底层厚度、顶面宽度、顶面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厚度±3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测量仪器测量2顶面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尺量3顶面横坡±0.3%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个断面坡度尺量3、沉降板的埋设与观测延续基床以下路堤的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测量精度应达二级水准标准,采用AT-G2型水准仪配合测微器进行观测在路堤填筑期间要求每天观测一次,在沉降量急剧增大的情况下,每天观测次数不少于2~3次对测量结果及时计算整理,绘制各种图表供分析研究,决定下一步工作之用4、位移边桩的埋设与观测①位移桩(边桩)的埋置:位移桩(边桩)埋置在路堤坡脚外约2m和1 0m处,纵向距离为5 0m;位移桩(边桩)长度为1 00cm,采用φ1 0cm的圆管伸入地基内,桩顶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1 0cm。
埋置方法采用洛阳铲打入设计深度,将制作好的位移边桩放入孔内,要求桩周围以C 1 5号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位移边桩埋置稳定②位移边桩的观测:当填筑开始后与沉降板观测同步进行,观测仪器采用尼康DTM-452C型全站仪,每次测量结果及时整理,并绘制各种图表,分析各相关关系六、注意事项1、路基填筑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检查含水量,含水量适宜时推土机摊铺整平,路基摊铺按照试验段工艺性试验确定虚铺厚度进行控制,根据试验段填筑确定的工艺参数和一个阶段的实践检验结果,进行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检测,并及时进行沉降和位移变形观测2、卸土控制⑴摊铺厚度控制: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计算出每车土摊铺的面积,在路基面层上按照10米距离打上方格,确定每格卸几车土,控制倒土密度同时在路基坡脚处,每隔10m立一竹杆,在杆上用红布条或红油漆作好摊铺厚度线,用来控制推土机摊铺作业厚度⑵摊铺边线控制: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不少于50 cm3、摊铺整平根据设计文件的和验标的要求,选用的路基填料经抽样检测均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路基摊铺按试验段工艺性试验确定松铺厚度进行,填料摊铺后及时整平,先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路基顶面应做成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为有效控制每层虚摊厚度,应在路基两边坡外,每隔10m竖一竹杆,并根据既定的松铺厚度在杆上用红布条或红油漆作好记号,推土机摊平时按竹杆上标记控制厚度。
4、碾压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即可开始碾压本工程路基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两台,两台压路,35T压路机先进行静压、两次弱振,两次强震,然后50T压路机再进行2次强震,统一记录每一层路基填料的不同设备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行与行轮迹重叠0.2~0.3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0.4~0.5m,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碾压方法为:先使用35T压路机静压l遍,弱振碾压2遍,强振碾压2遍,然后使用50T压路机强震4遍,弱振碾压一遍,最后再静压一遍消除轮迹即:静压、弱振、强振、弱振、静压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满速(宜为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七、安全环保要求1、安全要求⑴确保机械设备安全使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遵循设备的操作规程,机械操作人员和机动车驾驶人员必须有相应的特殊工种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严禁机械、设备带病和违章作业⑵挂牌施工,主要管理人员佩带上岗证,施工现场设立施工标志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范围、开竣工期限、工地负责人⑶土石方机械施工中,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填筑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
⑷与临近通信、电力等线路交叉段落,施工前应及时与相关部联系,确定管道埋设确切位置及埋设深度并制定相应施工方案,路基施工安排专人负责指挥做业,避免安全事故发生⑸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和其它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⑹夜间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强度,危险区要悬挂警告标志,作业人员上下岗前集合整队,经工班长或安全员检查后上下岗任何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入作业现场⑺土方机械作业时,无关作业人员不得靠近机械在挖掘机土斗的回转半径范围内,人员不得停留或通过2、环保要求⑴在施工过程中按环境要求进行,注意保土、保林、保草,严禁乱砍滥伐;施工完毕后要清理场地恢复自然状态⑵为了防止污染地方耕地,施工中弃土拉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堆弃⑶在施工期间,经常对道路进行维修并洒水、降尘,防止粉尘对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