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讲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 第二讲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0 第三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2 第四讲全等的综合运用和角平分线38 第五讲生活中的轴对称59 第六讲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最短路径问题73 第七讲幂的三种运算及整式乘除83 第八讲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92 第九讲因式分解101 第十讲分式的运算、整数指数幂106 第十一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115 第十二讲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129 第十三讲二次根式的计算135 第十四讲勾股定理144 第十五讲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155 第十六讲勾股定理的应用169 第十七讲期中模拟测试(另页) 第十八讲期末模拟测试(另页)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学生/ 课程八年级- 初二- 数学年级初二学科数学 授课教师日期时段 核心内容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课型 教学目标 1. 理解三角形与三角形相关的线段的概念,三角形三边关系,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 三条重要线段及其运用;了解三角形的重心. 重、难点三边关系;角度的推理;等面积法运用 A. 1B. 2C. 3D. 4 A长方形B梯形C钝角三角形D正六边形 课首沟通 上讲回顾(错题管理);作业检查;询问学生学习进度等。
知识导图 课首小测 1. 单选题 ?如图所示,已知 1=2,3=4,则下列结论中: AD平分 BAF ; AF平分 DAC ; AE平分 DAF ; AE平分 BAC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2. 单选题 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第一讲: ACFBBECADDCD A. 2B. 3C6D.不能确定 3. 单选题 ?如图, ACB 90,AD BC ,BE AC ,CF AB ,垂足分别为点 D、点E、点F,ABC 中AC 边上的高是 () 4. 单选题 如图,已知 BD 是ABC 的中线, AB=5 ,BC=3 ,ABD 和BCD 的周长的差是() 5.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22,一边长是 8,另外两边分别是 _ 导学一 :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知识点讲解 1 : 1. 与三角形相关的概念:由_直线上的三条线段 _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的表示:用符号“”表示,顶点为A,B,C的三角形可表示为“ ABC ” 3. 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 4、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三边确定了,那么它的形状、大小都确定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就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例如起重机的支架采用三角形结构就是这个道理 知识点讲解 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 三边长 a、b、c的不等式有: a+bc, b+ca,c+ab 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 三边长 a、b、c的不等式有: ab-c, ba-c,cb-a 例 1. ?已知a,b,c是ABC 的三边长,化简 例 2. 如图, P是ABC 内一点,连接 BP ,PC ,延长 BP 交AC 于点D。
(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 (2)求证: AB+AC PB+PC 【学有所获】我们得到:证明边的不等关系,想到_ 学有所获答案 三角形三边关系 我爱展示 1.已知 ABC 的三边分别为 a,b,c,化简_ 2.如图,四边形 ABCD 是凸四边形, AB=2 ,BC=4 ,CD=7 ,求线段 AD 的取值范围 3. 如图所示,已知 P是ABC 内任意一点,试说明 AB+AC PB+PC 导学二 : 三角形的三线 知识点讲解 1 :三角形的高 1. 定义: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如图,已知 AD 是ABC 的高,则 ADB= ADC=_ 2(1) 三角形的三条高是线段 (2)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直角顶点,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3. 三角形的等面积法: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常用方法 A. 1B. 3C5D.6 A.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GBC 中,CF 是BG 边上的高 C.ABC 中,GC 是BC 边上的高D.GBC 中,GC 是BC 边上的高 例 1. 单选题 ?如图所示,以 AD 为高的三角形有()个 例 2. ?如图所示,在直角 ABC 中, C=90 。
(1)画出 ABC 的高CE ; (2)请写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两种方法: =_=_ (3)若AC=3 ,BC=4 ,AB=5 ,求CE 的长度 例 3. (1)如图,已知在 ABC 中,AB=AC ,AC 边上的高 BD=10cm ,求AB 边上的高 CE (2)如图,已知在 ABC 中,AB=AC ,AC 边上的高 BD=10cm ,P是BC 任意一点, PM AB 于点M ,PN AC 于点N,求PM+PN的 值 例 4. ?如图, ABO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O (0,0),A(5,0),B(2,4), (1)求 OAB 的面积; (2)若O 、A两点的位置不变, P点在什么位置时, OAP 的面积是 OAB 的2倍; (3)若B(2,4),O (0,0)不变, M 点在x轴上, M 点在什么位置时, OBM 的面积是 OAB 的2倍 我爱展示 1. 单选题 ?如图, AD BC 于点D,GC BC 于点C,CF AB 于点F,下列关于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如图, ABC 中,AD ,CE 是ABC 的两条高, BC=5cm ,AD=3cm ,CE=4cm ,则AB 的长为 _。
3.已知等边 ABC 和点P,设点 P到ABC 三边AB ,AC ,BC 的距离分别为,ABC 的高AM 为h,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 1)若点 P在一边 BC 上,此时=0,可得结论 _.(结论用,h的关系式表示) (2)如图( 2),当点 P在ABC 内,此时可得结论 _.(结论用,h的关系式表示) (3)如图( 3),当点 P在ABC 外,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 和?h之间又有怎 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点 A(1,0),B(2,0),C是y轴上一点,且 ABC 的面积为 1,求点 C的坐标 知识点讲解 2 :三角形的中线 1. 定义: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如图,已知 AD 是ABC 的中线,则 DB=DC= _ 2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且它们相交三角形内部一点 画三角形中线时只需连结顶点及对边的中点即可 三中线交点叫重心 , 重心一定在三角形内部. 3. 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 例 1. ?如图所示,在 ABC 中,已知点 D、E、F分别为边 BC 、AD 、CE 的中点,且 ABC 的面积是 4cm 2,则阴影部分面积等 于_。
例 2. 已知等腰 ABC 的周长是 25,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周长的差是4的三角形,求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 我爱展示 1.如图,在 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 ADC 的周长比 ABD 的周长多 5cm ,AB 与AC 的和为 11cm ,求AC 的长 2.如图,在三角形 ABC 中E是BC 上一点, EC=2BE ,点D是AC 的中点,设 ABC ,ADF ,BEF 的面积分别为, , =12,则-=_ 3.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8和12两部分,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 ,腰长为 _ 知识点讲解 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 定义: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如图,已知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 DAB= DAC= _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而角的平分线是经过角的顶点且平分此角的一条射线 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内心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画法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相同,可以用量角器画,也可通过尺规作图来画 例 1. ?已知: MON=40,OE 平分 MON ,点A、B、C分别是射线 OM 、OE 、ON 上的动点( A、B、C不与点 O 重合),连接 AC 交射线 OE 于点D,设 OAC=x (1)如图 1,若AB/ON,则 ABO 的度数是 _; 当BAD= ABD 时,x=_;当 BAD= BDA 时,x=_. (2)如图 2,若AB OM ,则是否存在这样的 x的值,使得 ADB 中有两个相等的角?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 理由。
我爱展示 1. 已知: MON=80,OE 平分 MON ,点A、B、C分别是射线 OM 、OE 、ON 上的动点( A、B、C不与点 O 重合),连接 AC 交射 线OE 于点D,设 OAC=x (1)如图 1,若AB/ON,则 ABO 的度数是 _; 如图2,当 BAD= ABD 时,试求 x的值. (2)如图 3,若AB OM ,则是否存在这样的 x的值,使得 ADB 中有两个相等的角?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 理由 限时考场模拟 : _分钟完成 1.如果3x,4x,7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_. 2.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_. 3.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和8,三角形斜边是 10,则斜边的高是 _. 4.如图, ABC ,A=40 , B=72 ,CE 平分 ACB ,CD AB 于D,DF CE ,则 CDF=_ . 5. 如图, ABC 中,AD 是BC 上的中线, BE 是ABD 中AD 边上的中线,若 ABC 的面积是 24cm2 ,则ABE 的面积为 _. 6.如图所示,已知 P是ABC 内一点,试说明 PA+PB+PC(AB+AC+BC) 7.已知AD 是ABC 的高, BAD=70 , CAD=20 ,求 BAC 的度数. 8.已知a、b、c为ABC 的三边长, b、c满足,且a为方程的解,求 ABC 的周长,并 判断 ABC 的形状。
课后作业 1.如图,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的距离依序为2、3、4、 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两螺丝的距离之最大值 为 2.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5和12,三角形斜边是 13,则斜边的高是 _. 3.如图, AD 是ABC 的中线, CE 是ACD 的中线, DF 是CDE 的中线,如果 DEF 的面积是 2,那么 ABC 的面积是 _ A、中线B、角平分线C、高D、垂直平分线 A、135B、45或135C、45D、都不是 4. 单选题 ?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的交点 5. 单选题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角平分线所交成的角的度数是() 6. 单选题 ?一定在 ABC 内部的线段是() 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B.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一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 C.三条高、两条角平分线、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D.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 7.已知 ABC 的三边分别为 a,b,c,化简 8.已知 ABC ,AB=AC ,ABC 的周长是 16cm ,BD 为中线,且把 ABC 分成的两个小三角形周长的差是2cm ,求 ABC 各边 的长。
9.如图,已知: 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试说明不等式AD+BD (AB+AC )成立的理由 10.在ABC 中,AE 平分 BAC ,CB,且FD BC 于D点 (1)试推出 EFD ,B,C的关系; (2)当点 F在AE 的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你在题(1)推导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学生/ 课程八年级 - 初一- 数学年级初二学科数学 授课教师日期时段 核心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课型 教学目标 1. 理解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