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6MB
约42页
文档ID:380183623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_第1页
1/42

实验一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熟练掌握和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以及T-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和修改表结构2. 熟悉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1. 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2. 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3. 查看和修改表结构4. 向数据库表中输入数据5. 实现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三、实验步骤1. 使用企业管理器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2. 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学生选课数据库的属性,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3. 通过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在建立的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其模式为: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所在系);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先行课);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4. 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定义每个表的主码,是否允许空值和默认值等列级数据约束5. 在企业管理器中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的表级约束:每个表的主码约束;选课表与学生表间、选课表与课程表之间的外码约束;实现学生性别只能是“男”或“女”的检查(Check)约束6. 在企业管理器中对建好的各个表的结构进行修改。

7. 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学生选课数据库的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中各输入10条记录要求记录不仅满足数据约束要求,还要有表间关联的记录8. 通过企业管理器实现对学生选课数据库的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9. (提高操作)以一条记录为例,分别设计向学生表中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的T-SQL语句,并在查询分析器中执行这些语句10. (提高操作)用T-SQL语句实现操作:在学生表中增加“选课门数”字段,统计学生所选课程的门数,并将结果送入学生表中的选课门数字段四、实验方法(一) 创建数据库1. 从“开始”菜单中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企业管理器”2. 选中需要在其上创建数据库的服务器,单击前面的“+”号,使其展示为树形目录3. 选中“数据库”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新建数据库”选项,如图1-1所示随后在“数据库属性”对话框的“常规”选项卡中,输入数据库名,选择SQL服务器,如图1-2所示图1-1 在数据库弹出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图1-2 “数据库属性”对话框“数据库属性”对话框中有三个选项卡:“常规”、“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选项卡。

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选项卡主要用来定义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属性4. 选择“数据文件”选项卡,输入学生选课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属性,包括文件名、存放位置、大小和文件属性,如图1-3所示;再选择“事务日志”选项卡,输入数据库的日志文件属性,包括文件名、存放位置、大小和文件属性,如图1-4所示在选择文件位置时,可以单击“位置”列的“…”按钮,在调出的文件选择器中进行位置选择其中,“文件属性”栏在“数据文件”页面的下部,它包括3个选项:(1) “文件自动增长”复选框:选中后允许文件放满数据时自动增长2) “文件增长”单选框:允许文件自动增长时,设置每次文件增长的大小选“按兆字节”项,则设置文件增长为固定的大小,单位是MB;选“按百分比”项,则文件按指定比例数增长,单位是%3) “最大文件大小”单选钮:当允许文件扩展时,设置数据文件能够增长的最大值选“文件增长不受限制”项,可使文件无限增长,直到用完磁盘空间;若选“将文件增长限制为”项时,要设置文件最多达到的固定值图1-3 “数据库属性”对话框中“数据文件”选项卡图1-4 “数据库属性”对话框中“事务日志”选项卡5. 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在企业管理器窗口中出现“学生选课”数据库标志,这表明建库工作已经完成二) 查看和修改数据库属性参数已经建好的数据库,有时还需要对它的属性参数进行查看和修改步骤如下:1. 启动企业管理器,使数据库所在的服务器展开为树形目录2. 选中数据库文件夹,使之展开;用鼠标右击指定的数据库标识,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项,如图1-5所示出现“数据库属性”对话框,如图1-6所示图1-5 在企业管理器中选择数据库的“属性”项图1-6 “数据库属性”对话框从该对话框中可以看出,它由6个选项卡组成,与图1-2不同的是增加了文件组、选项和权限选项卡其中,“文件组”选项卡用于设置数据库的文件组;“权限”选项卡用来设置用户对该数据库的访问权限选项”选项卡如图1-6所示,它分为“访问”、“故障还原”、“设置”和“兼容性”4个栏目1) “访问”栏目:用来设置数据库的操作许可限制访问”复选框被选择后,可以限制用户访问数据库如果选择其下的“db_owner,dbcreator或sysadmin成员”单选项表示只能由数据库拥有者(创建者)使用数据库;如果选择“单用户”表示在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用户使用该数据库只读”复选框被选择后,可以设置该数据库为只读。

2) “故障还原”栏目:设置故障还原模型3) “设置”栏目:用来设置数据库在进行数据操作时的行为特征,它包括8个复选框,其含义比较容易理解三) 新建表在SQL Server 2000的数据库中,文件夹是按数据库对象的类型建立的,文件夹名是该数据库对象名当在企业管理器中选择服务器和数据库文件夹,并打开已定义好的学生选课数据库后,会发现它自动设置了关系图、表、视图、存储过程、用户、角色、规则、默认等文件夹要建立“学生”表,先选中学生选课数据库中的表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表”,如图1-7所示随后的输入表结构对话框如图1-8所示图1-7 数据库中的表文件夹的弹出菜单图1-8 输入表结构对话框输入表结构对话框是一张表,它的列属性有“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和“允许空”4项用户把新建表的结构填入对话框的表中,表中的每一行定义新建表(学生)的一列,每一列定义新建表的一个列属性当光标移到表中的某一行时,下面的列描述就会对应当前行显示输入项,用户可在其中对关系的属性进行进一步说明列描述包括数据的“精度”、“小数位数”、“默认值”、“标识”等项输入表结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列名”列用于输入字段名,例如“学号”、“姓名”等,列名类似于变量名,其命名规则与变量一致。

列名中不允许出现空格,一张表也不允许有重复的列名2) “数据类型”列中的数据类型是通过选择方法,而不是直接键入数据类型字符输入的当鼠标指针移向该列时,就会出现控制键,单击后就会出现数据类型下拉框,如图1-8所示,可选择其中之一为指定的数据类型3) “长度”列、“精度”和“小数位数”项不是所有字段都必选的例如int和datetime型的长度是固定的,也不需要数据精度值数据精度仅对一些数值型、字符型、货币型等数据有效,小数位仅对一些数值型数据有效4) “允许空”列用于设置是否允许字段为空值,“默认值”项用于设置字段的默认值5) “标识”、“标识种子”和“标识递增量”项用于设置字段具有的新生行递增性、初始值以及步长,以便让SQL Server 2000自动填写该列的值具有标识性能的字段的数据类型只能为int,smallint,tinyint,decimal(p,0)或numeric(p,0),不允许为空值一个表只允许有一列具有标识性能6) 列名前的一列按钮为字段标注按钮列钥匙图标说明这个字段为主码,黑三角图标说明所指示行为当前字段7) 在对话框中单击鼠标右键,则会出现一个弹出框,如图1-9所示。

8) 其中的几个选项非常有用:选择“设置主键”项,则定义当前字段为主码,表中第一列处会显示钥匙图标;选择“插入列”项,则在当前字段处插入一个新行;选择“删除列”项,则删除当前字段;选择“属性”项,可调出表属性对话框,如图1-10所示,可以在其中定义索引/键、与其他表之间的关联和约束等属性9) 字段输入完后,就可以关闭建表对话框最后,会弹出“选择名称”对话框,如图1-11所示在对话框中输入“学生”表名,单击“确定”按钮后,建表工作就完成了图1-9 建表对话框中的弹出框图1-10 表属性对话框 图1-11 “选择名称”对话框(四) 定义表的完整性约束表的约束包括码(主键)约束、外码约束(关联或关系约束)、惟一性约束、Check(检查)约束4种这些约束可以在表属性对话框中定义1. 定义索引和键选择“索引/键”页面,其界面如图1-10所示1) 查看、修改或删除索引时,先要在“选定的索引”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索引名,其索引内容就显示在表中需要时,可以直接在表中修改所有内容,如改变索引列名、改变排序方法等对于不需要的索引可以单击“删除”按钮,直接删除此索引2) 新建一个索引时,单击“新建”按钮,并在下面的表中输入索引名、索引列名及排列顺序。

3) 设置UNIQUE复选框,确定是否为惟一索引约束设置CLUSTERED复选框,确定是否为聚集索引2. 定义表间关联选择表属性对话框中的“关系”选项卡,其界面如图1-12所示图1-12 表属性对话框中的“关系”选项卡(4) 查看、修改或删除表关联时,先要在“选定的关系”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关联名(即关系名),其关联内容就显示在表中需要时,可以直接在表中修改关联内容,例如改变主键、改变外键等对应不需要的关联可以单击“删除”按钮,直接删除此关联5) 新建一个关联时,单击“新建”按钮,选择库中的关联表(参照表)后,在表中输入关联名、主键和外键6) 设置“创建中检查现存数据”复选框,确定新建关联时是否对数据进行检查,要求符合外码约束;设置“对复制强制关系”复选框,确定在进行数据复制时是否要符合外键约束;设置“对INSERT和UPDATE强制关系”复选框,确认在对数据插入和更新时,是否符合外键约束;设置“级联更新相关的字段”复选框和“级联删除相关的记录”复选框,确认被参照关系的主键值被修改时,是否也将参照表中的对应的外键值修改,而被参照关系的主键值被删除时,是否也将参照表中对应外键的记录删除3. 定义Check约束选择“Check约束”选项卡,其界面如图1-13所示。

图1-13 表属性对话框中的“Check约束”选项卡(1) 查看、修改或删除CHECK约束时,先要在“选定的约束”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约束名,其约束名就显示在约束表达式框中需要时,可以直接在框中修改约束表达式对于不需要的CHECK约束,可以按“删除”按钮,直接删除此约束2) 新建一个CHECK约束时,单击“新建”按钮,并在表中输入约束名和约束表达式3) 设置“创建中检查现存数据”复选框,确定在创建约束时是否对表中数据进行检查,要求符合约束要求;设置“对复制强制关系”复选框,确定在进行数据复制时是否要符合约束条件;设置“对INSERT和UPDATE强制关系”复选框,确认在对数据插入和更新时,是否要求符合约束条件五) 修改表结构当需要对建好的表修改结构时,首先要在企业管理器中找到该表,用鼠标右击该表名,就会弹出一个菜单,如图1-14所示随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设计表”项,企业管理器会调出如图1-9所示的建表对话框,用户可对原有内容进行修改图1-14 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设计表”项(六) 在企业管理器中对表进行数据增、删、改操作操作方法是:1. 选中服务器,展开数据库文件夹,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