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孔子家族

lj157****013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29KB
约4页
文档ID:257237380
2022年孔子家族_第1页
1/4

2022年孔子家族   家族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闻名的大思想家、大教化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曲阜孔氏,阙里孔氏,真孔,内孔,内院孔,是孔子后裔的总称   孔子后代   第10代孙 西汉孔藂(-前173),早年追随汉高祖砀山起义,屡立战功,曾官左司马、、都尉高祖五年(前202年),孔藂领军军夹击项羽楚兵,大胜次年六月被封为蓼侯   第11代孙 西汉孔臧,孔聚之子汉文帝时嗣蓼侯,迁博士,拜太常,位列九卿在官数年,著书十篇,赋二十四篇   第11代孙 西汉孔安国,闻名的注解家   第14代孙 西汉孔光(前64-5),字子夏,自幼随父孔霸徙居长安,通经学,年未二十即举为议郎后举方正,入朝任谏大夫汉成帝即位,举为博士,迁大,拜相,封博山侯哀帝刘欣即位,封为千户汉平帝即位,拜太傅、拜太师,称病辞职卒谥简烈侯   第19代孙 东汉孔宙(103- 163),字季将少好学,治严氏《春秋》,举孝廉,授郎中,迁元城令。

是时,泰山旁边动乱,孔宙为泰山都尉,旬月而平故吏门人立碑示后,即《孔宙碑》碑今存曲阜孔宙东庑第20代孙 东汉末孔融,建安七子之一,故事《孔融让梨》的主子公   第26代孙 晋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任世子文学,后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疾笃未任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死赠光禄勋,谥简有集传世   第32代孙 南朝孔奂(514-583),字休文,居会稽好学善属文,通经史一百零一家侯景之乱,孔奂独傲然自若,自谓不以取媚凶丑以求全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年)任晋陵太守,后为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有集传世   第32代孙 唐孔颖达,经学家最重要的著作为《五经正义》,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   第33代孙 唐孔绍安,以文才知名,隋末为监察御史归唐拜内史舍人少年时诵古文集数十万言,曾奉诏撰写《梁史》,未成而卒有文集五十卷,今存诗七首   第37代孙 唐孔巢父(-784),字弱翁,冀州人少时与李白、韩准、张叔明、陶河、裴政隐居徂徕山,称竹溪六逸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授左卫兵曹参军,累官至给事中、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兼御史大夫。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受命为魏博宣慰使,胜利劝告藩镇田悦归顺后为藩镇李怀光部众所杀   第38代孙 唐孔述睿(730-800),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代宗召为大常寺协律郎,转国子博士,迁尚书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后升为谏议大夫兼皇太子侍读,改秘书少监兼右庶子,复为史馆修撰述睿每迁,即至朝谢,俄而辞疾归述睿精研地理,重修《地理志》卒赠工部尚书   第43代孙 北宋孔仁玉(912-956),字温如孔仁玉之后,子孙繁衍,先分为五位,又分为二十派,再分为六十户孔氏子孙为纪念孔仁玉的功德,追称他为中兴祖,供奉在家庙中按时祭祀   第45代孙 北宋孔道辅(1015-1039),字原鲁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举进士第,授宁州军事推官九年(I016年)迁大理寺丞,知仙源县(今曲阜县),主孔子祀事曾受命出访契丹,契丹宴使者,优人以孔子为戏,道辅怒退,契丹陪罪,后不敢侮慢宋使后知兖州,曾访得孟子墓,建庙于墓   孔子生平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8] 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