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的结果与分析参考这是一篇调查分析参考资料,请各年级组长认真学习,分析我校学生家庭 的基本状况和家庭教育中的情况,通过数据,说明学生家庭的状况与家教之间 的关系,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苏孝文1. 中国的家庭结构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1) 从家长的职业看,从偏重农工到成份多元农民家长占25.3%,工人 家长占19.4%,公务员家长占8.1%,教师家长占8.5%,其它职业的家长占38.5% 以工人与农民为职业的家长占比逐渐减少,只占家长总数的44.7%;而以公务员、 教师为职业的家长逐渐增多,占比16.6%,文化人的家长在增加;还有其它职业 的家长却占38.5%,说明社会分工趋于多元化家长的职业变化可以看出社会的 发展和家长的转变2) 从家长的学历看,从偏低学历到偏中高学历初中及以下”的家长占 37.1%, “高中或中专”的家长占27.5%, “大专”的家长占17.8%, “本科及以上” 的家长占17.7%中高学历占62.9%,占比三分之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家长占 35.5%,占比三分之一强,这一部分家长不仅自己实施着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 也示范着、带动着整个家庭教育的发展当然,还有三分之一强的“初中及以下” 学历家长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当前家庭教育的重难点。
3) 从家庭月收入看,从偏低收入到正态分布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占 11.6%,月收入在4000元——8000元的占30.1%,月收入在2000元——4000元 左右的占40.0%,而依然还有18.3%的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2000元—— 8000元收入人群占70.1%,应该说这还是一个“正态分布”家庭经济情况总体 良好,但是,还有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处在贫困线以下家庭温饱问题也会直接影 响着家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4) 从孩子和谁生活看,从老人带孩子家长带孩子居多孩子和父母生活 在一起的占86.1%,和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占9.9%,与兄弟姐妹 生活在一起的只有2.1%,与“其它”人生活在一起的也还有1.8%从调查的情 况看,孩子大多依然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其中有一部分是跟随父母外出打工的 孩子,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同时,“隔代教育” 现象依然严重,而且还有将近4%的孩子与不太相关的“其它”人生活在一起, 以上占比13.8的孩子多为“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2. 家庭教育的程度与家庭背景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程度与家庭背景密切 相关,而且,与家庭的经济条件关系更加密切。
1) 家庭经济收入不同,对于家庭教育的看法不同家庭月收入不同,对 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的看法,大多认为重要,但是,认为“很重要”的与家 庭经济成正相关关系:月入8000以上的占90.2%,月入6000左右的占87.2%, 月入3000左右的81.8%,月入在2000以下的占75%而认为“一般”和“不重 要”的,月入8000以上的占1.87%,月入6000左右的占1.01%,月入3000左 右的占1.59,而月入在2000以下的占3.79%o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对于家 庭教育的认识还是具有差异的,经济条件好的,对家庭教育看得重一些,而经济 条件差的,反而会对家庭教育看得淡一些2) 家庭经济收入不同,对于家庭教育的目标认识不同在回答“您认为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的问题时,偏向升学的“督促孩子好好学习”的选项, 月入8000以上的占5.37%,月入6000左右的占7.50%,月入3000左右的占10.7%, 而月入2000以下的占19.5%,收入越低,要求孩子好好读书的愿望越高而对 于“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选项,月入8000以上的占86.2%,月入6000左右的 占84.8%,月入3000左右的占81.6%,而月入2000以下的占71.1%;经济条件 越好的家庭越是关注孩子品行的发展。
3) 家庭经济收入不同,对于家庭教育的态度也不同在回答“您和孩子 交流的次数”这一问题时,选择“每天多次交流”和“每天有交流”,月入8000 以上的占86.1%,月入6000左右的占84.5%,月入3000左右的占79.4%,月入 2000以下的占73.2%o而选择“偶尔交流”和“几乎不交流”的,月入8000以 上的占13.7%,月入6000左右的占15.3%,月入3000左右的占20.5%,月入2000 以下的占26.5%o家庭经济好的家长与孩子交流偏多,而经济收入不好的与孩子 交流偏少4) 家庭经济收入不同,对于家庭教育采取的方式不同在回答“当孩子 犯错时,你认为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时,选择“不用教育”和“严厉责骂或体罚” 的,月入8000以上的占6.94%,月入6000左右的占7.03%,月入3000左右的 占8.16%,月入2000以下的占13.9%,收入越低的家庭越容易出现不正确的教 育方法而选择“耐心讲道理”和“其它方式”的,月入8000以上的占93.9%, 月入6000左右的占92.8%,月入3000左右的占91.7%,月入2000以下的占85.2%, 家庭收入越低,家庭教育越不容易心平气和地说服教育。
5) 家长的学历不同,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与做法就不同对于“家庭教育 对于孩子为人处世方面的影响”的问题,其重要程度随着受教育程度增加而提高: 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占78.3%,高中学历的家长 占82.5%,大专学历的家长占86.9%,而本科以上学历的家长占90.3%o而认为 家庭教育的影响“一般”和“不重要”的比例随着学历的降低而降低:本科以上 学历的家长占0.73%,大专学历的家长占1.60%,高中学历的家长占1.54%,而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占2.45%o3. 家庭教育的目标整体模糊而且有偏差(1) 品德教育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在“您最关心孩子的什么”的问题上, 出现意外的情况:最关心“学习成绩是否优秀”的只占11.8%,并没有如我们所 预期的高比例;最关心“品行是否端正”的也只占29.6%,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而最关心“身心是否健康”的占57.8%,看来健康问题是 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身心健康已经超过了 孩子的其它教育全面发展理所应当,但是在诸育之中德育首位也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德育却并没有置于家庭教育的首位。
2) 读书的目的还有不少模糊认识关于家长认为孩子读书的主要目的的 看法,体现了认识部分的模糊性:认为读书“为了学知识懂道理”的占88.7%, 占绝大多数;但是,也还有认为读书“为了考大学”的占5.9%,认为读书“为 了赚钱”的占2.9%,答为了 “其它”的还有2.50%;也就是有10%左右的家长 对于孩子读书的目的认识模糊不清,而这种模糊的目标意识会严重影响教育的方 向和作用3) 家教目标的家长认识参差不齐对于孩子读书的主要目的的认识也是 参差不齐的,而且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改变,受教育程度越深,正确率 就越高:认为孩子读书“为了学知识懂道理”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占86.0%, 高中学历的家长占89.2%,大专学历的家长占90.5%,而本科以上学历的家长占 90.8%;这一 “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认可度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认为读书“为了考大学”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家长占3.3%,大专学科的家长占 3.8%,高中学历的家长占5.1%,而初中以下学历的家长占8.7%o对于读书只是 “为了赚钱”的认同,本科以上学历的家长占1.20%,大专学历的家长占2.6%, 高中学历的家长占3.3%,而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占3.5%。
家长受教育程度与 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呈现正相关关系4. 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有用但也有限(1) 有平等但也有欠缺从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方式看,平等相处占绝大多 数,但居高临下和过分溺爱的现象也大量存在选择“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平等 相处”的占79.1%,但是,选择“要求孩子绝对听从父母的安排”的也占了 14.8%, 还有1.4%的家长“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有部分家长在与孩子相处 的方式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2) 有舒服但也有打骂从家长处置孩子犯错的方式看,大多家长选择正 确的教育方式,但是,也还是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教育方式在回答“当孩子 犯错时,家长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这一问题时,选择“耐心讲道理”的占87.9%, 看来家长绝大多数能够做到说服教育,或者最起码已经认识到应该说服教育孩 子;选择“严厉责骂或体罚”的占7.0%,而选择“不用教育,树大自然直”的 还有1.8%,选择“其它”的也有3.3%责骂体罚与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往往 会带来不好的教育后果3) 有交流也有无沟通从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次数看,大多数家长还是注 重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的,但是,缺少交流的也占较大比例家长与孩子“每 天多次交流的”占20.6%,约占四分之一;“每天有交流的”占60.2%, “饭桌上 的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偶尔交流”的还占18.3%,这与“留守儿童”有 较大的关系;“几乎不交流”的还有0.9%,说明家长常年不在家,或者在家也不 屑与孩子交流。
5. 家庭教育效率与效果总体情况不理想(1) 家长满意度并不高对于家庭教育的效果,家长满意程度不高在“您 对孩子目前的教育效果”的问题回答中,“很满意”的只占16.4%, “满意”的占 50.8%,而满意程度“一般”的占29.3%, “不满意”的还有3.6%对于家庭教 育效果满意程度“一般”和“不满意”的占三分之一,说明满意度不高2) 实际效果仍有遗憾从孩子与家长的交流方式看,家庭教育的效果并 不理想在回答“您和孩子的交流方式”时,选择“孩子主动说”的占53.4%, 选择“家长问了才说”的占40.1%,选择“家长问了也不说”的占2.70%,选择“其他”的占3.8%家长距离孩子的知心朋友还有相当的距离3) 效果不佳源于家长家庭教育效果满意度不高与家长的表现直接相关 首先是家长对于孩子遵守规则不很严格在“您在培养孩子遵守各项规则方面”,“严格要求”的只占43.4%;而只是“经常提醒”的却占了 50%,超过了 “严格 要求”;“偶尔纠正”的占5.8%, “没有时间关心”的还占0.85%规则教育应该 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内容之一,是立德树人的根基,而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却不 够严格其次是家长自己的表率作用不足。
在“您为孩子做表率的情况是”的问 题回答中,“努力做表率”的却只有16.4%, “比较努力做表率”的占50.8%, “表 率做得一般”的占29.3%, “基本没有注意表率作用”的还占3.6%家庭是孩子 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实际情况是,这所学校和这些老师 并没有尽心尽职6. 家庭教育期望得到更多的支持(1) 首先是家长希望得到培训与帮助在回答“您是否希望在孩子教育方 面得到一些培训和帮助,,的问题时,回答“很需要”的占37.0%,回答“需要” 的占51.4%,回答“一般"的占9.5%,回答“不需要"的只占2.1%回答“需 要”与“很需要”培训与帮助的占到88.4%,说明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绝大多数具 有“本领危机”,需要专家学者给予指导2) 其次是家长最需要的是学校提供的帮助在回答“您最希望在孩子教 育方面提供的帮助”时,希望得到“社区”帮助的占5.8%,希望得到“媒体” 帮助的占4.5%,希望得到“学校”帮助的占86.5%,而希望得到“其它”帮助 的只有3.3%无论是从实际情况还是家长的愿望来看,学校已经是家庭教育的 重要帮手,老师已经成为家长教育的靠山五、调查的结论与建议根据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实际状况,我们认为 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工作应该夯实基础,而这个基础性工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