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书易错易混知识点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学问点比较丰富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对于许多学问都比较简单产生混淆,而这些大家简单混淆的点就是考试的重难点,为了大家的中考历史能够顺当完成,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历史近代史易错易混的50条考点 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斗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 1840年鸦片斗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斗争;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4.近现代史上,变更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 1840—1842鸦片斗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5.《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赔款2100万元(单位不是两) 6.近代史上,使北京沦陷的事务: 1856—1860其次次鸦片斗争期间,英法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斗争期间,北京再次沦陷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北平、天津) 7.英国发动鸦片斗争的缘由: 19世纪上半期,英国领先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拓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矛头对准中国。
8.鸦片斗争中国失败的根本缘由: 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 9.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10.1862年,在慈溪(留意错别字)的战斗中,击毙了华尔 11.甲午中日斗争的背景:联系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走上对外侵略夸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斗争 12.甲午中日斗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3.《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影响: ①侵略者以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这是其次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侵略需求 ②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最能体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4.《马关条约》中增辟的通商口岸有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15.《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与反帝活动”体现了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6.1787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1881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17.八国联军侵华斗争的背景:在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8.洋务运动的背景是:其次次鸦片斗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不是鸦片斗争后) 19.中国教化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京师同文馆 2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缘由: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但是不变更中国的封建制度 21.戊戌变法(留意字)的背景:甲午中日斗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22.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见向日本学习 23.戊戌变法的内容里,体现其资产阶级性质的是:激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24.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没有民主主义 25.中共一大选举陈独秀为中心局书记,但是陈独秀没有参与中共一大 26.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 2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星星之火”指的是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的建立。
28.中共领导的军队名称的演化: 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斗争——八路军、新四军 解放斗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美援朝斗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 29.红军长征是从中心革命依据地(江西瑞金)动身,不是井冈山革命依据地 30.长征成功结束是1936年甘肃会宁会师,不是吴起镇会师 31.九一八事变标记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起先了;七七事变标记着全国性的抗日斗争爆发了 32.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务的背景:在1929—1933年,爆发了经济大危机,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 33.1937年,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1938年,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重大成功1940年,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4.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
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5.中共七大:为中国争取抗战成功打算了条件; 雅尔塔会议:促进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 36.抗日斗争的成功结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抗拒外国侵略的第一次成功,但是没有变更中国的社会性质 37.解放斗争时期战略决战包括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不属于战略决战 38.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促进了其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迎来“黄金时代” 39.魏源在鸦片斗争(不是其次次鸦片斗争)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写成了《海国图志》一书,洋务运动践行了魏源的思想 40.严复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思想,译著《天演论》,他的思想影响了戊戌变法 41.近代史上推动中国思想解放的重大事务: 戊戌变法:在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化人心;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2.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心领导集体 中共十四大: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43.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高校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44.总结斗争成功的缘由: ①斗争的正义性 ②将领、领导因素 ③士兵浴血奋战 ④人民群众支持 45.解放斗争时期,与河南有关的历史: 1946年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挺进大别山 1948—1949年淮海战役 46.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分: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47.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政治舞台的事务是:五四运动 国际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政治舞台的事务是:英国宪章运动 48.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是他没有干脆发动武昌起义。
49.二战结束的标记是日本倒戈,不是德国倒戈 50.《马关条约》中“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后来在俄国、法国、德国的干涉下,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清政府给日本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这就是“三国干涉还辽”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方法 1、历史中考的基本状况是什么? 答:中考经验了最近一次的中考改革中考考察十科,历史学科做为一个百分学科在初三年级首先进行,2022年—2022已经进行了5次历史中考,中考改革后的第六次中考 2、今年历史中考预料难度会怎样? 答:中考历史难度不大,有些教学班的平均成果都能达到90分!但是2022年中考相对与前四年,难度突然增大2022年估计难度只增不减,有可能到达2022年以来的最高难度,请2022级学生做好打算 3、难度增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优秀生高分段人数削减,学生之间的差距会拉大同等水平学生之间可能会出现非常以上的差距,能否中考制胜,全看最终半年的备考并且今年首次在初三进行地理生物历史三考会考,原来初二考完的地理压到初三,时间紧任务重,一不留神成果就拉开了! 4、历史中考考几本书?每一课都考吗? 答:六本书都有涉及,但有些章节不考,各校老师在复习当中都会明确内容的。
5、六本书出题比例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世界史为2:4:4,分数比例大约是20:40:40 6、六本书里面复习的重点在哪里? 答:六册课本根据出题比例,基本上重点有三册,第三册(中国近代史),第五册 (世界史上册),第六册(世界史下册),次重点有三册,第四册(中国现代史),一、二册(中国古代史上下册) 7、试题难易程度如何划分? 答:题目难中易比例为1:2:7,感觉去年那个“1”是特别的难,去年的“2”基本都是前三年“1”的难度,去年的难度都已经如此,今年的难度可想而知 8、历史的题型是什么? 答:题型只有两种,选择题和材料解析 9、两种题型各自的分值是什么? 答:选择题40分,材料解析题60分 10、孩子初一初二历史不错,到了初三第一学期成果有所下降,正常吗? 答:特别正常初一初二用四个月学习一本书,而初三上学期用四个月学习三本书,学问容量和题目难度不在一个档次,只要不是几非常的大幅度下降,就可以认为孩子学习的还是可以的,应当对于中考有很大信念。
11、 历史是不是背背就能考好? 答:大错特错,历史现在更侧重理解内容的考试,背过了主干学问,假如不会应用并且没有很好的做题技巧,要获得高分是很难的! 12、背诵历史有什么技巧吗? 答:①序号化,就是把很长的学问细分一,二,三,四,简单记忆尤其是在背历史意义一类的题目特殊好用②关键词,关键词就是得分的关键点,肯定听好老师的讲解,找好题目的关键词!这两个技巧在文科学习,尤其政治学科同样适用 13、如何安排历史学科的背诵时间? 答:细水长流每天都要拿出时间来背一背,这个时间不要太长但是要频繁只要有空就常常拿出来看每次时间不须要太长,非常钟左右做好,但是要不停的回顾课本 14、我习惯把内容攒到周末一起背,效果如何? 答:请将一周的饭攒到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