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现代化达纲学校抽查自评简要汇报宁波市学校现代化建设大纲学校评估组领导: 根据《宁波市初级中学现代化建设办学纲要》督导评估方案,我校认真对照纲要的评估细则,积极开展整改提升工作,现呈上《 自评自查报告》, 请予审查报告通过学校总体情况、基本达标指标整改情况、今后努力方向等三方面内容进行自评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学校总体情况:洪塘中学创办于 1957 年,2000 年 9 月原裘市中学并入洪塘中学,2001 年 1月迁入现校址,学校位于洪塘街道文体路 88 号, 现 占地面积 51503 平方米,建筑面积 15362 平方米,拥有 26 个教学班, 1093 名学生,现有 79 名专任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 7 人 ,中学一级教师 31 人 ,中、高 级教师占 48.8%,40 周岁以上教师仅 8 人,占 11.3%,30 周岁以下的教师 45 人,占 56.3%,有江北区名教师 1 名,江北区学科骨干教 师 2 名学校 拥有 400 米 标准塑胶运动场、室外 标准游泳池、网球场、室内球类馆等体育设施,配备了电脑 教室、机器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系统等现 代办学设施。
一)学校管理(1)办学思想 学校坚持“培养可持 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胜任的教 师,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的 办学理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成效: 2004 年被评为浙江省示范初中;2005 年被评为宁波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和宁波市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2006 年被评为宁波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和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实验学校;2007 年被评为宁波市“十五” 教育科研先进单 位和宁波市环保模范学校;2008 年被评为浙江省绿色学校;2009 年被确定为宁波市心理健康促进工程试点学校2)办学目标学校的中长期目标是:经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具有“ 求实”特质、 “精致” 特色的学校文化,逐步打造使用方便、资源丰富的数字校园,成为质量理想、校园和谐、科研 领先的初级中学求 实:办学追求实效、教育注重实际、学 习体现实践校园和谐:校园环境舒适,师生关系融洽,学校文化认同, 实现和谐发展质量理想:学校适应时代要求,校风、教 风、学风和 谐统一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德育工作、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在区内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教育教学 质量获社会认可科研领先:学校科研氛围浓厚,成为宁波市内有一定影响的出先进教育思想和经验的科研基地。
3) 以法治校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和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各门国家课程;同时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实 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 进行研究性学习,有 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宁波市牛奶公司、江北工业区的高新企业等,把市绿色学校作为我校学生的劳动集训及拓展训练基地,安排学生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工厂等参观、 调查、学习 、实践,让学生体验生活、 认识社会,提升素养;另外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开 设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 扩大学生视野 2008 年 10 月我校通过了《宁波市洪塘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09.01.—2011.12.)》和《洪塘中学教师学期工作考核实施办法》、 《洪塘中学教育教学奖励条例》、 《洪塘中学班主任考核细则》、 《洪塘中学教研组学期工作考核细则》、 《洪塘中学备课组学期工作考核细则》等学校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具有洪中特色的管理体系这些制度体现了全校教职工的意志追求,初步实现了学校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基本做到了运行有机制,操作有规程,管理有规章,奖惩有条例4)管理机制通过科学规划,建章立制,有效管理,力争使学校管理水平有大的飞跃,形成切合学校实际的管理特色。
在制度制定中不仅重视个人绩效,更体现团队精神,对各年级、各班级、各学科实行全面的考核加 强班子 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 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求班子成员树立全局、合作、服务、责 任和榜样意识,各部门分工明确, 坚持重大 问题集体讨论,具体工作分管负责, 团结协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 动性、 创造性优化民主管理建立科学开放的运作模式,实行常态情况下一年一次教代会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制度,执行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开通校 长信箱,广开言路,增强全体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精细化的学校管理建立完整的学校管理体系,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以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制度内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建立学校的信息平台,加快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发挥校园内、外网的优势,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有效的支持,推进校园办公无纸化的进程5)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德育实效 积极探索“个性化、亲情化”的德育新模式2008 学年我校“ 德育导师 制” 首先在党员和中层干部中 试行,每名导师,带 2 至 3名学生,以学生的朋友、顾问身份作为其成长的指导 者。
“德育导师制”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融入亲 情,架起了 师生间的“心灵桥梁”为矫治潜能生的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提高潜能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紧密家校联系, 师长联手,警校共建聘请派出所联校民警为法制副校长,定期讲课 ;联系交警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6)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切实抓好教学常规, 认真抓好教师备课 、讲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复习、考试、评卷、质量分析等各个环节,加强对 教学工作实行全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坚持推门听课制,规范对教师的月教学常 规检查,做到定期 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全面全员检查与部分抽查相结合, 检查结 果及时反馈通报, 对教师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做到表扬先进、鞭策后 进教研组活动实行“主题、专题研讨制”, 备课组的活动专题,由教研组长审核每次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发言人 严格按照新课程 标准控制学生周学习活动总量,制定了《洪塘中学教研组活动细则》、 《洪塘中学 备课组活动细则》规范教育研究活动,制定了《洪塘中学教研组考核条例》、 《洪塘中学备课组考核条例》用以进行质量监控。
学校设立有专门的心理室,每学期开 设 1—2 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于 2009 年 3 月被确定为宁波市心理健康促进工程试点学校所有教师均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时覆盖率达 60%以上7)体艺卫生工作与安全能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 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正常开展两操两课活动,2006 学年年以阳光体育为主题、2007 学年年以体育艺术 2+1 为主题 ,2008 学年以我运动我健康大课间为主题每年举行一届田径运动会、达标运动会、综合艺术节,多次承 办江北区全民运 动会和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每年进行防止近视的讲座、宣 传板报展、黑板 报评 比等工作每年九月为学校安全主题教育月,近三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8)后勤工作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凝聚力我们十分注重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校容校貌的改变近三年来,根据学校实际,增添教学 设备 、设施、图书等以 2008 学年为例:目前已累计投入经费 130 余万元其中投入 24.9 万元新增了电脑教室一只,投入 3.5 万元添置了新课桌椅 250 套,投入 3.9 万元配置了速印机一台,投入 16.4 万元安装了 43 套空 调,投入 8.8 万元新增 8 套多媒体设备,投入 31 万元安装了校园音响系统和防盗监控等弱电系统,投入 35 万元安装了体育馆和报告厅舞台设备等;投入 1000 万元筹建建筑面积 3745 平方米的综合楼,争取 2009年上半年按期动工兴建;进一步办好食堂,提高膳食质量。
加强食堂的管理工作,严把食品卫生关,对照《浙江省食品卫生管理实施办法》,利用 2008 年暑期时间对学校食堂进行了彻底的整改学校还建立健全了各项卫生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实行“五常法 ”食堂管理江北区卫生监督所组织专家来我校食堂进行了现场察看、评审,授予 “食品卫生 A 级单位”荣誉称号二)队伍建设(9)领导班子班子成员有全局、合作、服务、责任和榜样意识,各部门分工明确,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具体工作分管 负责, 团结协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创造性校长杨云生同志为澳大利亚伊迪斯 .科文大学教育管理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首批名校 长,具有先 进的教育理念和高效的管理经验,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 30 余篇,专著 1 本,主持的教育科研课题在省市屡屡获奖副校 长马赛君同志为浙江 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江北区科学名教师教 务主任吴额娟同志 为江北区社会学科骨干教师,其余行政领导均为江北区农村骨干教师10)教师队伍学校现有 79 名专任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 7 人 ,占 8.86%;中学一级教师 32 人 ,中、高 级教师占 49.36%;40 周岁以上教师仅 8 人,占 10.12%;30 周岁以下的教师 45 人,占 56.96%;有宁波市名校长 1 人,江北区名教 师 1 名,江北区学科骨干教师 4 名,市级教坛新秀 2 人次,区 级教坛新秀 17 人次。
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学历 73 人,研究生学历 3 人;45 周岁以下教师普通话合格率 100%、计算机合格率 100%;会讲实用英语 100 句11)教科研队伍学校建立教科室,由教学副校长马赛君兼任教科室主任,学校教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目前学校有国家级课题子课题 3 个,区 级课题 3 个 09 年新申报省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一个近三年来,教 师在市级及以上 发表文章 24 篇,获得科研成果奖项 37 次,合计占学校 总人数的 0.7 以上学校于 2007 年被评为宁波市“ 十五”教育科研先 进单位围绕学习型学校的建设目标 ,学校把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作为教师的最大福利来实施,支持和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三年来我校共承担有三 项国家级子课题立项、四项江北区级课题立项,由杨 云生老师主持的《网络环境下初中教师培训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被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 规划重点 课题《资源共享体系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的子课题;由谢兴存老师主持的《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 ”规划教育部 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 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由刘宏中老师主持的 《机器人教学进课堂研究》是国家级课题《钱学森教学大智慧研究》子课题。
江北区级课题《学生差异资源在作业设计中应用的研究》《构建初中作文教学序列及实施的实践》《初中信息技术小团体互学互教课堂模式的研究》所有这些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都是与教学有机结合,做到“ 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教育科研真正与教学工作 结合起来并为教学工作服务12-13)学校规模及整体布局学校所属洪塘街道为涉农街道,学校是街道唯一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2006学年学校班级数 19 班,平均班额 45 人;2007 学年学校班级数 26 班,平均班额43 人;2008 学年学校班级数 26 班,平均班额 42 人学校目前在校学生总数 1093人,生均占地面积为 46.4 平方米,生均建筑面 积为 13.8 平方米,生均 绿化面积为 17.6 平方米校园教学、活动、生活等区域有机 结 合,布局较为合理,环境清洁卫生、优雅,消防、排水、直供水、供电设施完好,无污染源三 )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教学大楼二幢,有符合照明标准的普通教室 28 间,实验室 3 间,美术专用教室、音乐专用教室、劳技专用教室各 1 间, 专用多媒体教室 4 间,信息技术专用教室 2 间,机器人 实验室 1 间, 330 座报告 厅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