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对高校图书馆工作指导研究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42KB
约9页
文档ID:209701472
新《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对高校图书馆工作指导研究_第1页
1/9

新《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对高校图书馆工作指导研究 摘要:教育部以教高〔2015〕14号印发并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文章以一个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视角,对新《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进行对比,对新《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涉及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指导下,高校图书馆在未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注重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学术研究,以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嵌入教学科研,开展学科化服务;重视数字资源建设,做好本校学术资源数字化工作;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利用现代化技术,完善和创新信息素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创造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共享协作,服务社会参考文献5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1 引言《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一直以来有效地指导了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从宏观上规范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以教高〔2015〕14号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1](以下简称为《规程》,下文中所列《规程》条款内容均出自此),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同时,2002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以下简称为《规程(修订)》)予以废止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法制建设大讨论的大环境下,《规程》的重新修订及印发实施紧跟时代要求,无疑是高校图书馆前进道路上的明灯,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2 《规程》对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新要求2.1 注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规程》更加注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在岗位设置、知识结构、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中都有所体现条款中首次提出“专业馆员”,且要求“专业馆员”数量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并强调专业馆员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及图书馆学专业学习背景从岗位设置来看,馆长设置的不是管理岗位,而是专业技术岗位,原则上应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担任另外,《规程》还特别指出“高等学校应将图书馆专业馆员培养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重视培养高层次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高等学校应支持图书馆有计划地开展学术研究”2.2 重视学科建设2002年印发的《规程(修订)》只是从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的角度涉及到学科问题,例如,“聘任多种学科的专业人员”;“鼓励图书馆专业人员同时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重视培养高层次的学科专家”。

但没有涉及到图书馆的学科建设问题而《规程》却从高校图书馆的任务、馆舍、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四方面谈及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建设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高等学校可根据学校校区分布或学科分布设立相应的总图书馆、校区分馆、学科分馆和院(系、所)分馆(资料室)”;“图书馆应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以及馆藏基础和资源共建共享的要求,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图书馆应积极拓展信息服务领域,提供数字信息服务,嵌入教学和科研过程,开展学科化服务,根据需求积极探索开展新服务”2.3 重视数字化资源建设如果说《规程(修订)》只是重视特色数字资源,把数字化建设作为一种现代化新技术手段的话,那《规程》则从基础设施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和服务系统上强调数字资源和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重要而且,要“注重收藏本校以及与本校有关的各类型载体的教学、科研资料与成果”;“参与学校学术资源的数字化工作”2.4 发挥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规程》从高校图书馆的性质、职能、任务和服务工作四方面谈及高校图书馆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关系“高校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图书馆应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和创新新生培训、专题讲座的形式和内容”;“图书馆应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条件,设置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岗位”;“图书馆在学校教学时间内开馆每周应不低于90小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全天开放”。

2.5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规程》强调了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任务和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积极采用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等文化活动”;“支持与图书馆有关的学生社团和志愿者的活动”2.6 跨界资源与服务的协作共享《规程》更加强调高校图书馆系统内和系统外的资源共建共享,以及馆际间的协作例如,“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馆际协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应加强各馆之间以及与其他类型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联合参考咨询等共享服务”2.7 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服务社会高校图书馆是否应开展社会服务及如何开展社会服务的话题已经被争论和探讨研究多年,在《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提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这是十多年来高校图书馆应该服务社会的唯一“依据”而《规程》在提出“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强调了一个前提——“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

3 高校图书馆在《规程》指导下的发展策略3.1 注重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学术研究“专业馆员”的提出,体现了《规程》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从所占比例、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背景等多方面来重塑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因此,图书馆对于未来人员的招聘和培养要注重专业素质,特别是要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背景作为教辅服务单位,图书馆要有高层次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引领整个馆的未来发展,并以学术带动和指导实践工作图书资料”作为一个专业技术系列,它有自己的学科专业,图书馆与其他学科专业一样,馆员需要出去学习交流,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发展图书馆事业;需要通过开展科研来提升学术水平;需要不断总结和积累,提升理论水平,并反过来指导实践工作所以,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培养要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馆员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加入专业学术团体和组织;鼓励馆员围绕学科专业前沿热点和实践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申报科研项目或者开展科研工作从而提升自己,服务工作,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3.2 嵌入教学科研,开展学科化服务如何做好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如何建设学科服务平台,如何嵌入学科教学和科研,如何建设学科馆员队伍,如何开展深入、有效的学科服务,仍是高校图书馆在未来需要探索、拓展和创新的领域。

每一个专业或者每门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文献资源、信息获取与利用等等,都是有差异的图书馆可以利用馆员的专业能力和馆藏专业资源,提供嵌入课堂的学科服务工作例如,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馆员与院系老师进行合作,通过课前沟通,了解教学需求→分析学生的能力,确定内容→质疑求异,研讨式授课→深化教材内容,拓展阅读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展开联系,进行信息扩展,实现信息素质教育与教学内容精妙结合、无缝对接这种嵌入教学的学科化服务工作既辅助了专业教学,深化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又深入浅出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信息能力,是高校图书馆在未来可以拓展的一项服务在高校,作为学术机构的图书馆在嵌入科研、辅助科研工作上可以大展身手对于不同学科专业的师生,图书馆可以按学科专业分类细化馆藏资源进行推荐,并推荐数据库的个性化服务,为科研提供实时跟踪图书馆除了要针对不同学科开展主动介绍推广外,还要主动与师生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嵌入科研中去,了解师生的科研项目需求,收集相关信息资源,满足他们的文献需求,并跟踪研究主题的文献信息资源,做研究综述和预测等,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上的作用3.3 重视数字资源建设,做好本校学术资源数字化工作数字资源建设不但要加强数字化馆藏资源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注重数字资源的管理和服务,保障信息安全。

目前,数字资源在高校文献信息资源购置经费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因此,未来的数字文献资源建设要做好长远规划除了建设好馆藏数字资源外,高校图书馆要参与本校学术资源的收藏和数字化工作,而高校机构知识库是其中最重要项目之一CALIS机构知识库建设与推广项目已有几十家高校图书馆参建了,作为示范单位的北京大学在建的机构知识库将于今年嵌入北京大学的CRIS系统提供服务3.4 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利用现代化技术,完善和创新信息素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和创新例如,MOOC带来的不只是教育的变革,也是对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拓展,像武汉大学图书馆开设了《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MOOC课程,黄如花教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了《信息检索》课程又如,、微电影、微视频、游戏等现代技术在新生入馆教育中的应用,创新了教育的形式,让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像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爱上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新生《拯救小布》通关游戏等等在未来,更多的新技术会应用于信息素质教育中,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1)图书馆联合学校社会实践工作开展活动高校在寒暑假都会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图书馆可以藉此契机为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提供更多了解社会、调查社会和社会实践的资源笔者在参加首届广东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的案例汇报中,发现广东药学院图书馆汇报的《社会学,从理论到实践》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广东药学院图书馆开展的“实录社会”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考书目,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区域作实地调研,可以为人群的生活方式,可以为环境情况,也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任一社会主题,撰写5000字以上的社会调研报告,可以按需求配上图片、视频[2]广东药学院图书馆在活动后的总结是:通过活动,以导读、阅读、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让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了社会学的相关方法与知识,同时了解自己身边的社会学生在活动中发掘了身边的各种社会事件,使用多种调查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2)图书馆为学生提供管理与服务实践岗位首先,图书馆可以建立学生服务小组,发挥学生特长参与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可以根据各个部门的工作需要招聘不同特长的学生,建立服务小组,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岗位工作很多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都充分利用学生的力量,发挥其专长,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推广、策划组织等工作,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例如,设计主题海报和书签;通过、微博、自拍自导微视频、微电影进行宣传推广;自主编辑、自主办刊、自助运营杂志;自主策划和主持活动等等。

不但使学生充分施展才华,使学生学有所用,锻炼了自己,而且在实践工作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使其不断提升,超越自我其次,图书馆可以成立学生顾问团队,参与图书馆管理学生顾问团队充当连结图书馆与院系学生的桥梁,参与图书馆管理学生顾问协助图书馆开展馆藏资源和服务的宣传;为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图书馆和利用图书馆提供咨询服务;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各类活动;及时向图书馆反馈同学们的各种意见与建议等[3]通过工作,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等,是一个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好机会3.5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引领校园文化(1)创建文化活动品牌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文化活动要体现出知识的高雅性、学术的生动性,通过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树立自己的文化活动特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