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姓名 第一课时 一、了解目标 1、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初步感知文意 2、把握标题“从到”的用法,了解课文结构 3、分析第一段 4、概括百草园是“我”乐园的主要事件 二、自主学习 板块一听读课文,掌握字词 1、听读课文,掌握字词 给加点字注音: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 ()络 觅 ()食竹筛 ()宿 ()儒渊 ()博 鼎 沸()珊 瑚()锡箔 ()倜傥 () () 脑髓 ()蝉蜕 ()攒 ()盔 甲() 东方朔 ()敛 () 解释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人迹 罕至 :人声鼎沸 : 无处觅 食:敛 在盒里: 攒 成的小球:拗 过去 板块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2、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3、问题探究 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童年的乐园呢?在文中找出百草园中具体的趣事。
三、当堂训练 1、鲁迅(18811936)浙江人,原名,伟大的无产阶级、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 2、写出鲁迅的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 3、完成下面的课文结构图: (节至节) 一部分:在的有趣生活 总说百草园是 “” 分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具体事件 (节) 过渡部分: 写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节至节) 二部分: 在的读书经历 第二课时 一、了解目标 1、弄清“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特点 2、作者描写了百草园哪些景物,怎么写的,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3、从课文的写景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4、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何作用? 二、自主学习 板块一分析第二段(百草园的景物) 1、这一段写百草园的景物之美,从景物的角度突出它是 “ 我” 的乐园,你能不能找出一个概括百草 园整个美景的关键语句 ? 这个句子是: 基本的句式是: 我认为这一句式要强调的重点是: 2、这一段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来写? “不必说”引出的有: “也不必说”引出的有: “单是”引出的有: 3、这一段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4、这一段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5、从这一段文字描写中,对于写景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板块二分析第三至六段(美女蛇的故事) 1、美女蛇的故事是不是发生在百草园中?作者为什么要把它穿插其间呢? 2、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是不是也是在写百草园的乐呢? 三、当堂训练 第 2 自然段的写景是全文精彩之笔,既抓住景物特点,又符合儿童心理,不仅形、声、色、 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而且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齐读并思考下列问题: 1、菜畦的“ 碧绿” ,桑葚的 “ 紫红” 、菜花和蜂的 “ 黄” 是写____,“ 肥胖 ”“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 成的小球 ” 是写 ____,这两者都从 ___觉上写;鸣蝉的 “ 长吟” ,蟋蟀的 “ 弹琴” ,是从______上写; 覆盆子 “ 又酸又甜 ” 写的是 ______,所以说它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2、这里又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________的,蝉鸣在 ________,蟋蟀 到______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3、在这里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 4、这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从到,其中泥墙根一带的趣事有: (每件事的概括限七字 以内) 5、这段话的描写角度多变,其中对“ 泥墙根一带 “ 的描写角度依次是:听觉到觉到觉到 觉到觉到觉 6、写景必须抓住特征,这段文字写静物时主要抓住它们的、、来写,写 动物时主要抓住、、来写 7、这段景物描写,融入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表现 “ 我” 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喜爱B、表现“ 我” 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 依恋。
C、表现 “ 我” 对恬淡的田园生活的深切喜爱D、表现 “ 我” 在百草园所感到的无限乐趣 8、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 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1)“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 (2)请你用 “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的句式仿写一段话 9、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直接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 你 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 A、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B、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 C、使人们从中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D、给百草园增添更多的神秘色彩以及对孩子的 吸引力 第三课时 一、了解目标 1、关于冬天雪后捕鸟的描写,注意动词的使用 2、第 9 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3、结合课文内容评价三味书屋里的先生 二、自主学习 板块一分析第七、八段(雪后捕鸟) 1、前面第二段写了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美景乐事,那么冬天的百草园呢,是否真如作者所说“ 比 较的无味 ” ?下雪后又能玩哪些好玩的游戏? 2、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文章是怎样描写的,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 板块二分析第九段(过渡部分) 1、写完了 “ 百草园 ” 的生活,下文将要写在 “ 三味书屋 ” 的生活了,阅读第九段想一想:“ 我” 到底知 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 2、 “我”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私塾读书,“我”对二者分别怀着怎样的感情? 3、 “Ade ,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 心理? 4、 “我”为何留恋百草园的生活? 5、分析第九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板块三分析后半部分(三味书屋的先生) 1、第 9 段中说三味书屋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这里的先生真的很“严厉”吗?少年鲁 迅的感受如何?结合课文后半部分的内容说一说 2、概括一下三味书屋的 “ 先生” 的特点: 三、当堂训练 阅读第七节,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 “ 无味” ,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2、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3、请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段文字,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4、仿“ 捕鸟” 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完成某件事情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要试 着用上一系列动词,动词要用得具体生动 第四课时 一、了解目标 1、学习 “ 三味书屋 ” 部分,体会文章对三味书屋环境的描写 2、作者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怎样? 3、在三味书屋有哪些乐趣? 4、讨论文章的主题 二、自主学习 板块一分析后半部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1、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2、三味书屋读的是什么书?作者写这些教学内容有什么用意? 3、你认为作者觉得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在这里作者找到了哪些乐趣? 4、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板块二主题探究 5、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当堂训练 (一)阅读第九节,思考下列问题: (1)从结构上看,这一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的作用。
(2)这一段文字中用到的修辞方法有: (3)文中的三个 “ 也许” 表达了 “ 我” 怎样的感情?选择正确的一项() A. 表达了 “ 我” 因为要告别百草园而产生的痛苦、愤怒的感情 B. 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 我” 告别百草园时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与无奈的 感情 C. 表达了 “ 我” 后悔当初不应该那么淘气,做了种种错事,如今只好甘心受罚的思想 D. 表现了对书塾生活的厌恶 (二)选择 1、对 “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就有 ” 这个句式的作用有四种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 A表明前后内容并列,都有趣味 B表明可写的内容很多,前面的略写,后面的详写,是为了突出后面“ 单是” 的内容 C表明前面的内容是次要的,后面的内容是主要的 D表明前面的内容不需要说,只需要说“ 单是” 后面的内容 2、少年时代的作者,把百草园看成“ 我的乐园 ” 这是 因为( ) A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都吸引 着他的好奇心 B他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 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乐园 D在百草园里有各种动植物,有美女蛇的故事,能够捕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