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汤的人物简介

1768****00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56KB
约12页
文档ID:238840812
成汤的人物简介_第1页
1/12

成汤的人物简介     他是商朝的建立者,原为商部族领袖殷墟甲骨文称成或唐,亦称大乙西周甲骨与金文称成唐商汤据史书记载,商族从始祖契到汤,曾先后迁居八次,至汤定居于亳夏末自孔甲始,荒淫无度,力气渐衰,至桀时更甚汤定居于亳,为灭夏之战创建了有利条件汤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共同协助国事,又接连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以及夏的联盟韦(在今河南滑县)﹑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部落﹑方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伐夏汤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桀大败此后三千诸侯大会,汤时为诸侯,被推为天子经过11次斗争,无敌于天下,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又利用有缗氏的反叛,起兵战胜夏桀于鸣条之野,一举灭夏,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商朝,成为中国继夏王朝之后,其次个王朝  汤建国后,鉴于夏朝灭亡的阅历教训又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了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留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冲突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十三年后,汤卒。

因其长子太丁早殇,由次子外丙继王位  成汤的生平事迹灭夏  商汤与有莘氏通婚后,运用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今河南商丘)为前进据点,主动治国,打算灭夏当时夏桀王在位,夏朝国力渐衰,冲突异样尖锐,汤乘机起兵,首先攻灭葛(今河南宁陵北)及十多小国和部落接着又克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部)等小国经过11次斗争,无敌于天下,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又利用有缗氏的反叛,起兵战胜夏桀于鸣条之野,一举灭夏,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商朝,成为中国继夏王朝之后,其次个王朝  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今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  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激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原文: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①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②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注:①御:驾车;②赐:恩惠,恩德)《墨子贵义喻》  翻译:过去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彭氏之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位一般百姓假如您肯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而问他,这在他已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假如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光明,那么我肯定会喜爱而努力吃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象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成汤的历史详说  汤,据说是帝喾后代契的子孙,为商部落首领商族兴起在黄河下游,相当于的河南商丘一带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闻契的母亲简狄洗澡,突然发觉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闻  夏朝自孔甲继位为夏王以后,好方鬼神,事淫乱(《史记夏本纪》),不理朝政,迷信鬼神,专事打猎玩乐,使得人民怨恨,诸侯反叛由于国力衰弱,也无法限制各诸侯国力力的发展在夏朝的诸侯国中,商自上甲灭有易以后,势力渐渐发展壮大农业和亩牧业的发展,社会财宝的增加,促使商族由氏族制过渡到奴隶制。

为了向外发展势力,掠夺更多的奴隶和财物,在上甲微到主癸的六个商侯时,曾两次迁徙,一次是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次是由殷又迁回商丘到了主癸时,商已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国诸侯了主癸死后,由他的儿子汤继位为商侯汤又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甲骨文中称作唐、成、大乙、天乙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称作成唐天乙、大乙、高祖乙是商族的后人祭祀汤时所称的庙号在古书中还被尊称作武王  商汤继主癸作诸侯时,正是夏桀暴虐无道、残害人民、侵夺诸侯、天怒人怨的时候汤就选择了这个有利时机,起先作灭夏的打算商族从始祖契起先,到汤的时候已经将居住地方迁了八次汤为了打算灭夏,首先将居住地方从商丘迁到商族祖先帝喾曾居住过的亳(亳在当下的什么地方,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南亳,在今河南商丘北面,另一种认为是北亳,在今山东曹县)就在这里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原来商曾被夏王朝授与得专征伐的大权(《史记殷本纪》、《集解》),他要征伐谁可以不经夏王的批准而有权出兵但是汤打算征伐的并不是一般的侯,而是统治全国的夏王朝他为了减弱夏王朝的势力,解除灭夏的障碍,争取更多的诸侯反夏,首先就从商的邻国葛起先。

  葛(今河南宁陵北)是亳西面的一个诸侯国,在夏王朝所属的诸侯国中并不算大葛伯是一个忠实于夏桀的奴隶主,是夏桀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的一个耳目汤恐葛伯阻碍他灭夏,将他的活动报告结夏桀,就想争取葛伯不再为夏桀效力,助商灭夏但是葛伯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就连在古代社会中视国家大事的祭祀天地神鬼都不愿执行了汤得知葛伯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实行过祭祀,就派了使者前去询问缘由葛伯很狡猾,深知商的畜牧发达,有大量的牛羊,就说:我们不是不懂得祭祀的重要,只是每次祭祀都要用很多牛羊,我们现在没有牛羊,拿什么祭祀呢商使回报给汤  商族是最讲迷信的,几乎每天都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祭祀,而每次祭祀都要用牛羊来作牺牲古代的牺牲是指用家畜来作祭祀的贡品用纯色的家畜,如牛、羊、犬、猪等叫做牺用整体家畜叫做牲纯色整体的家畜作祭祀时的贡品叫做牺牲从如今的资料中还得知商代祭祀除用家畜之外,还杀活人来作牺牲,就是后来称做的人牲  汤听使者回报说葛伯之所以不实行祭祀是没有牺牲就派人选择了一群肥大的牛羊给葛伯送去葛伯见商汤信任他的谎言,尽然得到了不少牛羊,就将牛羊全部杀来吃了,仍旧不祭祀汤得知葛伯又没有祭祀,再次派使者至葛询问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又说:我们的田中种不出粮食来,没有酒饭来作贡品,当然就实行不了祭祀。

汤得知葛伯是不关切人民生产,只知享乐的人,就派亳地的人前往葛地去帮助种庄稼  葛国人民在葛伯这个昏君的统治下,生活特别苦痛,衣食都不能自足,当然更不能为亳毫人供应饭食汤派商边疆的人往葛地送去酒饭,给帮助耕种的亳人吃,送酒饭的人都是些老弱和孩子葛伯就每次派人在葛地等侯送酒板的人来后,将酒饭抢走,还威逼说不给就要被杀死有一次,一个孩子去送酒肉,因抗拒抢劫,竟被葛伯的人杀死汤见葛伯是死心踏地的与商为敌,不能再用帮助的方法来争取就率兵到葛去把葛伯杀了因为葛伯不仁,葛国人民早就怨恨,见汤杀了葛伯,就表示情愿归顺商汤将葛的土地、人民、购物全部占有,组织葛的人民从事农耕,发展生产  汤灭葛的行动,在诸侯中不但没有人反对,还指责葛伯的不仁,被杀是咎由自取有的诸侯、方国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还盼望商汤前去征伐,情愿从夏王朝统治下解脱出来归顺商汤还有一些诸侯、方国就自愿归顺汤,汤对归顺的诸侯、方国都分别授以玉珠作冕冠的玉串和玉圭明显是居于一个诸侯盟主的地位,行使国王的权力这样,商汤从伐葛国起先,逐步翦除夏的羽翼,减弱夏桀的势力,所以有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之说(《孟子滕文公下》)  在商汤灭夏桀和建立商王朝的过程中,他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是两个身世和经验完全不相同的人  仲虺是个奴隶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作官伊尹是个奴隶,从他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长大后当了厨子他们都很有才能,望见夏桀的暴虐,残害人民,不关切生产,只知淫乐,引起了人民的咒骂,诸侯的叛离,深知夏王朝的灭亡已为时不远他们想解救人民的苦痛,只有扶持一个有力的诸侯,推翻夏桀的统治才能办得到他们望见商的势力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是最强大的一个,认为商汤是一个志向的诸侯,于是先后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到了商汤身边  汤也是个识才之君,果真任用了二人为左右相,委以灭夏的重任仲虺和伊尹也就全力帮助汤灭了夏桀,又帮助汤建立起了商王朝  相传仲虺的祖先叫奚仲,是夏禹时候的车正,就是管理制造车子的长官奚仲原来是族居在薛(今山东膝县南)地的一个氏族酋长,擅长制造车子当了夏禹时的车正以后,就迁居邳(今江苏邳州西南)自奚仲以后,子孙都在夏王朝作官,为夏监制车子到了仲虺时又迁回薛去居住,是夏王朝东方地区的一个诸侯他望见夏桀暴虐,人民怨恨,诸侯叛离,就从薛带了族人来到了商汤也早就听说仲虺是个有才能的人,正想前去相请,可是又顾虑,仲虺的祖辈们都是夏王朝的臣于,恐仲虺不愿归商助他灭夏没料到夏桀自诛灭了有缗氏以后,引起了各地一些诸侯的恐惊,不仅与夏异性诸侯,就是与夏后氏同姓的诸侯也先后叛离夏桀,仲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来到了商。

汤见到了仲虺以后特别兴奋,向仲旭请教了治国之道仲虺依据当时天下的形势,分析了夏桀如此下去,必定会自取灭亡,人心所向是商他鼓动商汤蓄集力气,先伐与商为敌的诸侯,破除夏桀的势力,然后灭夏建商汤见仲虺是有用的人才,就任命为左相,参予国政  伊尹,在甲骨文中又称伊,金文中称为伊小臣,小臣是指伊尹的身份和地位,不是名字伊尹原名伊挚,尹是官名有的古书中还说伊尹名阿衡(又称保衡),是不对的阿衡是官名,商代称当权的大官为阿衡伊尹作了商汤的右相,执掌商的大权,故称为阿衡伊尹辅佐商汤灭夏,建立起了商朝,后来又扶立外丙和仲壬,训诲太甲改过,不仅是一代的开国元勋,还是三代功臣所以得到了后代商王隆重的祭祀在甲骨文中,伊尹是列为旧老臣的第一位,卜辞中有侑伊尹五示的记载,就是侑祭以伊尹为首的五位老臣还有十立伊又九的记载,就是祭祀伊尹和其他九个老臣卜辞中除了合祭旧老臣是以伊尹为首外,伊尹还单独享祀或与先王大乙(汤)同祭  相传伊尹是诞生在伊水边(有说在今河南伊川),长大后流落到有莘氏(一说在河南开封县陈留镇,一说在今山东曹县北)有莘氏姓姒,是夏禹后裔建立的一个诸侯国伊尹到了有莘氏以后,在郊外耕种田地以自食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虽然身处在田亩中,还是时时关切着形势的改变。

他想找到一个有作为的诸侯,歼灭夏桀他听说有莘国君是一个比较好的诸侯,对平民和奴隶不象夏桀那样暴虐,就想去劝告但他觉得不能贸然去接近有莘国君,于是就说他会烹饪,愿为有莘国君效力根据当时的制度,只有作了有莘氏的奴隶,才能为有莘国君所用伊尹自愿沦为奴隶,来到了有莘国君身边当了一名厨子不久有莘国君发觉他很有才能,就升他为管理膳食的小头目他本想劝告有莘国君起来灭夏,但是一来有莘是个小国,二来有莘氏是和夏桀同姓,都是夏禹之后,因而又不便劝告  伊尹在有莘国作管理膳食的小头目过程中,商与有莘氏常常往来伊尹见汤是一个有德行、有作为的人,就想去投奔商可是作了奴隶以后,自己就没有行动的自由,即使是偷跑出去也会被抓回来,轻则惩罚,重则处死正在这时,商汤要娶有莘氏的始娘为媳伊尹望见机会来到,就向有莘国君恳求,愿作陪嫁跟随至商有莘国君就派伊尹为媵臣跟随有莘女嫁到商所以古书中称伊尹为有莘氏媵臣(《史记殷本纪》)在夏商时期的臣,有各种不同的身份古书中称伊尹为小臣(《楚词天问》、《墨子尚贤篇》、《吕氏春秋尊师篇》),金文中称伊尹为伊小臣,甲骨文中小臣的身份是奴隶,但又区分于一般的奴隶,是管理奴隶的小头目媵臣就是陪嫁奴隶,这与商代以后的诸侯嫁女,派大夫陪送所称的媵臣不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