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會學科 學術強化創新計畫 音樂學經典名著選讀— 從比較音樂學到音樂人類學 From Comparative Musicology to Musicological Anthropology主講人:曾毓芬 老師計畫成員►授課教師:吳榮順 教授►計劃助理:蔡東籬、許宜雯吳思瑤、吳景涵►上學期授課人數:30人(包含旁聽)►下學期授課人數:22人(包含旁聽)一、計畫目標►透過閱讀民族音樂學之經典著作,強化學生 對於民族音樂學方法之認識,並拓展其視野 ►由於音樂學領域是由國外引進之音樂研究學 科,因此拓由閱讀外文書籍,以增進翻譯與 語文、思考組織等能力二、計畫內容►上學期: 1.研讀《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為主,本書為著名音 樂人類學者Alan P.Merriam ,她集結了十五年,於文化 人類學(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與民族音樂學 (Ethnomusicology)領域之心 得於本書之中 2.對於民族音樂學之研究,可由兩方面著手, 一為人類學,一為音樂學(Musicology)在民 族音樂學的人類學層面,與音樂學層面相較 ,是較少進展且受到瞭解的。
而「音樂人類 學」(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卻是綜合了 兩者,亦即音樂為人類生活的產物 3.本書試圖填補民族音樂學中,較少觸及的人 類學層面,提供研究音樂與人類行為(文化 、社會活動、教育、音樂象徵、性別、美學 觀、歷史、心理研究.等)的理論架構本書內容:►Part one: EthnomusicologyChapter 1 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Chapter 2 Toward a Theory of for EthnomusicologyChapter 3 Method and Technique ►Part two: Concepts and BehaviorChapter 4 ConceptChapter 5 Synesthesia and Intersense Modality Chapter 6 Physical and Verbal Behavior Chapter 7 Social Behavior: The Musician Chapter 8 Learning Chapter 9 The Process of Composition ►Part Three: Problems and ResultsChapter10 The Study of Song TextsChapter11 Use and Function Chapter12 Music as Symbolic Behavior Chapter13 Aesthetics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the Arts Chapter14 Music and Cultural History Chapter15 Music and Cultural Dynamics ►下學期:1.研讀CD書《Le Voix Du Monde》, 由民族音樂學家Hugo Zemp 主編 ,內容除了解釋世界各民族人體歌 唱發聲部位、發聲技巧之外,還收 錄了103首世界各地的音樂作為例 子,使學生們對於人聲有一系統化 、科學化的認知,並且藉由此機會 ,博士班學生向班上碩士班或大學 部學生、旁聽生介紹各種現今常用 的聲音分析軟體,也教學生們如何 使用、分析這些軟體呈現出來的成 果。
本書內容:►人聲分類學(Typology of Voice)的重建與再釋 ►歌唱技巧(technics)與歌唱功能(functions) ►歌唱的技巧(technics)與旋律的運用(usage)► 歌唱的技巧(technics)與音色的選擇(timbres) ►歌唱的範圍(ambitus)與歌唱的音域(registre) ►嬌飾的聲音(disguised voices)與模仿的聲音 (imitative voices) ► 特有歌唱技法的行為(Behavior)與美學(Esthetics) ► 聲音分析的技法與運用 2.研讀《Cahiers de Musiques Traditionnelles 》第4期,由 音樂學者Aubert Laurent 等人 撰寫的期刊內容介紹各民 族音樂、樂器思想概念,分 析各民族歌唱音樂唱法,相 較於上一教材,此處擴展更 多內容,也呈現更多科學相 關實例本書內容:►La technique vocale du no et son esth?tique(Akira Tamba) (日本能劇的發生技巧與其美學) ►Chine:le xiao, ou souffle sonorise(Francois Picard) (中國:簫或嘯)►Recherches experimentales sur le chant diphonique(Hugo/Tran) (雙音唱法的實驗性研究) ►Mantra, Les principes du langage et de la musique selon la cosmologie hindoue(A.Danielou) (咒-真言,依據印度教宇宙觀探討其語言與音樂的法則)►La voix et les techniques vocals chez les Arabes(Amnon Shiloah) (阿拉伯人的聲音與聲音技法)►Les techniques du villageois dans les Alpes dinariques(Yougoslavie)[Ankica Petrovic] (南斯拉夫迪納里克阿爾卑斯山村民的歌唱技法)►La voix Claire:Conception esthetiques et valeurs socials des chanteurs de la Gruy?re(Sylvie Bolle-Zemp) (潔淨的聲音:瑞士格麗葉地區歌者的美學觀與社會評價) ►Le kan ha diskan:A propos d’une technique vocale en Basse- Bretagne(Yves Defrance) (有關法國西部下布列塔尼的歌唱技法)►Continuite, rupture, ornamentation ou les bons usages de la transition entre deux modes d’emission vocale(Michele Castellengo) (繼續、中斷、裝飾或轉換的運用) ►La technique du jodel chez les Pygmees Aka(Centrafrique), Etude phonetique et acoustique(Susanne Furniss) (中非阿卡族的優德爾歌唱技法,發聲與音響上的研究)►Un mirocosme musical, Les chants des Xeta du Bresil(Desiderio Aytai) (一個音樂小宇宙, 論巴西哲太族之歌) ►Exactitude d’intonation et precision de l’ensemble dans la musique de l’Australie entrale(Catherine J. Ellis) (澳洲中部音樂的音調真相和合奏精義) 三、研讀課程►上下學期開學第一堂課,教師會將本學期課 程內容、參考用書作一概念性解說,並決定 分組學生及其報告內容。
►學生報告內容為翻譯研讀書目,在課堂上以 ppt方式呈現給各位同學,報告途中若有解釋 不清楚或是不懂的地方,則由教師負責解說 ►學生報告完之後,由助理將學生完整報告內容放 置於網路上,提供給不克前來或是其他對此議題 有興趣的學生或人士四、研讀活動►每週只有2小時的課程,實際上無法讓同學 們對於課堂報告有完整的理解,因此上學期 教師特地將課程後的2小時作為研讀活動, 利用此一時段詳細解釋報告內容,或是讓學 生們發問►下學期因本校事務較多,學生們也必須參與 ,所以研讀活動縮減為半小時至一小時五、研讀成果►雖然本學年教材均為外文,一開始學生們有 點害怕,但是實際運作之後他們發現,並沒 有想像中困難,而且教師會在一旁協助領導 ,因此學生們對於此類教材頗能接受►雖然課程內容是以翻譯為主,學生們還是願 意在作業之外,再自己尋找補充教材,以提 供給聽課學生們更清楚的解釋,由於補充教 材多牽涉版權問題,因此不會放置於網路上 提供下載~~~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