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课题 3.10 爱心的传递者单元三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下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明白得到帮助和给予帮助都是幸福的,都能收获快乐;懂得帮助他人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道德修养:真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怀法治观念: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关心和帮助他人,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健全人格:通过回忆亲身经历、分析情境故事等形式,感受获得帮助以及提供帮助时的快乐,明白帮助他人之前需要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责任意识:培养爱心和帮助他人的责任感重点懂得关心、帮助他人,自己会更快乐的道理难点帮助他人时注意方式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组织教学2. 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大家在人间思考:看到上述图片,大家有什么感悟?师:我们要做爱心的传递者,把关爱传递下去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倾听并思考 图片引入,激发思考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我们都有爱生活中处处有爱心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关心、帮助,我们也应该关心、帮助别人思考:(1)回想一下,你曾经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2)说一说,你得到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你当时有何感受呢?小小提示:关爱就在我们身边。
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不漏痕迹的,需要留心才能发现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细节处体验和感受他人的关爱目标导学二:寻找身边的爱心使者1.关爱就在我们身边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不露痕迹的,需要留心才能发现下面我们来读一读《他们在偷懒吗?》(见教材)思考:2名人简介:雷锋,原名雷正兴,中国湖南人 ,1940年出生他1954年(14岁)的时候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之后在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同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无数人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思考:雷锋精神是什么?3.小小故事会想一想: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于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故事吗?4.小倡议:雷锋叔叔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让我们也一起做点事情,帮助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把自己的爱心变成行动吧!目标导学三:善于帮助别人1.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关心着我们,默默给予我们帮助我们也要把自己的爱心装进每个需要帮助的人的心中,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社会的温暖1)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图中的小朋友遇到困难,却不愿意被帮助呢?(2)帮助别人时要注意哪些?归纳:(1)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需要帮助的人。
2)尊重他们的隐私和意愿3)感同身受地了解他们的需求4)以友善和热诚的态度帮助他们2.评选班级爱心大使要求:说出评选哪位同学,并简述理由3.作业: 做一个爱心的传递者,把这份爱一直传递下去学生欣赏漫画,回忆自己给别的人爱以及受到过的别人的关系,并在班级交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他们在偷懒吗?》,并结合自已的理解,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倾听教师对雷锋同志的介绍,分析并归纳回答,如:雷锋精神是奉献爱心、乐于助人……学生参与小小故事会活动,互相介绍所知道的雷锋的故事学生分析漫画情境,根据理解回答问题,例如:他帮助别人,但是伤人家自尊心了……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归纳注意事项,如:保护他人自尊心……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爱心情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爱心举动借助教材中的材料《他们在偷懒吗》,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爱心的实质,同时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雷锋同志事迹的介绍,引出雷锋精神,即:奉献爱心、乐于助人,起到弘扬传统美德的作用小倡议活动,是在承接上面故事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引出下一个题目:善于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是需要讲究策略的,利用漫画的形式,展示情景,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有的人不愿意被别人帮助,从而使学生更清晰深刻的理解帮助别人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并成功引出要注意哪些问题。
检测目标1、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你应该( B ) A.就当没看见 B.尽自己所能去帮他 C.上次我有困难他没有帮我,这次我也不帮他2、学校组织给灾区人民捐款,我想( A ) A. 帮助别人,我很快乐 B. 捐钱了,我就没钱用了 C. 先看看大家,大家捐了,我再捐 D. 我帮助他人,那谁来帮助我啊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课堂小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谈收获和体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