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体育考试大纲参照

小了****8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7.27KB
约11页
文档ID:279400845
2022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体育考试大纲参照_第1页
1/11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学科专业基础一、运动人体科学(一)细胞和细胞间质细胞的形态与结构:细胞的结构;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二)基本组织1、 上皮组织2、 结缔组织3、 肌肉组织4、 神经组织(三)运动系统1、 骨:儿童少年骨的特点及其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体育运动对骨的影响2、 骨骼肌:肌肉的物理特性及其体育训练意义;3、 肌肉:生理横断面;初长度;动力工作;静力工作四)消化系统1、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胃和小肠的形态、位置、结构和功能3、 体育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五)呼吸系统1、 呼吸系统的组成2、 肺的形态、位置和结构3、 关键术语:气血屏障;潮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通气/血流比值4、 肺通气与肺换气:体育训练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5、 体育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六)泌尿系统1、 泌尿系统的组成2、 肾的位置和结构3、 肾的功能与运动:运动性尿蛋白的含义及与运动的关系七)脉管系统1、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体循环和肺循环2、 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3、 血液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4、 关键术语:血液循环;心动周期、心率;心输出量;心指数;动脉血压5、 血管生理: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

6、 血液循环与运动训练:运动时血液的重新分配;体育锻炼与心力储备7、 淋巴系统:淋巴的概念;淋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八)神经系统1、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反射弧包括的主要环节及其结构特点2、 脑与脑神经:大脑的分叶;脑干的组成;小脑主要功能3、 脊髓与脊神经:脊髓的位置、外形以及内部结构和功能4、 内脏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颁布和功能比较5、 神经系统对人体的调节6、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7、 脑的高级功能 -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记忆九)感觉器官1、 感觉器官与感受器的概念;感觉器的分类和功能2、 视器:眼球的主要结构和功能3、 前庭蜗器:骨迷路和膜迷路;声波在耳内的传导途径4、 本体感受器:本体感受器的概念;肌梭、腱梭的结构和作用5、 体育运动对感觉器官的影响十)内分泌系统1、关键术语:内分泌;内分泌腺;激素;靶器官2、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作用特征以及作用机制十一)肌肉收缩1、 肌肉的微细结构2、 肌肉的特性:肌肉收缩的物理特征和生理特征3、 肌肉收缩的滑行理论4、 肌肉收缩的三种形式5、 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6、 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7、 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十二)能量代谢1、 关键术语:能量统一体;食物的热价;呼吸商2、 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去路3、 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4、 能量连续统一体的理论及其应用十三)运动训练的若干问题的生理学分析1、 运动训练原则:超负荷原则;渐增负荷原则2、 训练课各阶段的生理学分析:准备活动;整理活动3、 训练的生理监控与生理评定运动负荷;运动负荷阈; 运动训练中适宜生理负荷量的意义;运动训练水平生理评定的原则十四)肌肉力量1、 肌肉力量的概念及肌肉力量的分类2、 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3、 肌肉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十五)有氧运动能力1、 关键术语:需氧量;吸氧量;氧亏与运动后过量耗氧2、 有氧运动能力:最大摄氧量及其影响因素;有氧动力能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影响因素十六)运动性疲劳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2、 恢复过程: 恢复过程的概念; 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超量恢复的基本规律及其实践意义十七)儿童少年和体育锻炼1、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运动系统、氧运动系统、物质代谢和能力代谢、神经系统的特点及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2、 女子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十八)初中生、高中生心理牲及心理异常的防治1、 初中生、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2、 初中生、高中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十九)体格检查1、 体格检查的常用方法2、 体格检查的形式和内容3、 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心脏肥大的原因,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的区别二十)运动性病症1、 过度训练综合症:发病原理和征象;治疗和预防2、 晕厥:原因和征象;急救和预防3、 运动中腹痛:发病原理和征象;处理和预防4、 肌肉痉挛:原因和征象;处理和预防二十一)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医务监督1、 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医务监督:自我监督的概念、内容方法和意义2、 消除疲劳二十二)营养卫生1、 关键术语:营养素;合理营养;平衡膳食2、 运动与补糖:补糖的意义、方法及种类3、 运动员赛前合理营养的要求二十三)按摩1、 按摩的概念及作用2、 按摩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运动前按摩;运动中按摩;运动后按摩二十四)运动操作预防和处理1、 运动损伤防治:运动损伤的概念;运动损伤的分类;运动损伤的原因2、 运动损伤的急救:急救的主要方法;休克的概念及急救原则;休克及其急救原则3、 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伤后康复训练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二十五)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1、 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

2、 倒 U 形假说3、 运动技能的复杂程度与唤醒水平的要求4、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二十六)各运动项目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 田径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 球类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3、 武术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4、 体操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5、 体育游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二、体育学原理(一)体育基础知识1、 体育的相关概念:体育;竞技体育;竞技运动;健身体育;休闲体育2、 体育的属性、本质和功能:体育的属性;体育的本质;体育的功能二)体育目的与手段1、 体育目的的依据2、 我国体育的目的、目标:我国体育的目的;我国体育的目标3、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4、 体育手段的含义及体育基本手段5、 身体运动与运动技术: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6、 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概念及基本功能;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7、 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奥林匹克组织文化三)我国体育体制及体育的发展1、 体育体制的概念及构成2、 关于“举国体制” : “举国体制”的由来;对“举国体制”的评价3、 体育发展趋势:从人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

四)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1、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认识学生的身体发展;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2、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3、 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认识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五)我国学校体育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基本要求1、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2、 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3、 体育教学目标与制定: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六)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1、 掌握系统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2、 了解负荷量与强度的关系,以及负荷与恢复的关系七)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1、 了解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基本分类2、 掌握分解、重复、间歇、持续、循环与比赛训练法的应用3、 了解重复、间歇和持续三种训练方法的异同八)课外体育活动1、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2、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俱乐部活动;小团队活动;个人锻炼活动。

九)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运动队的组建;学校课余训练计划的制订;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的运用十)学校课余体育竞赛1、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与特点2、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课余体育竞赛的常见形式;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3、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计划和规程;课余体育竞赛的方法第二部分学科课标与教材一、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一)运动参与领域1、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2、 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掌握测量运动负荷的常用方法二)运动技能领域1、 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2、 观赏体育比赛3、 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4、 注意运动安全5、 在有指导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集体野外活动三)身体健康领域1、 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2、 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3、 初步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4、 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四)心理健康领域1、 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作用2、 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3、 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和自信4、 学会其他调节情绪的方法5、 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

五)社会适应领域1、 理解不同运动角色的任务,识别体育中的不道德行为2、 简单评价媒体的体育与健康信息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一)运动参与领域1、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2、说服和带动他人进行体育活动3、根据科学锻炼原理制订并初稿个人锻炼计划4、学会评价体育锻炼的主要方法5、知道如何制订运动处方二)运动技能领域1、认识多种运动项目的价值2、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3、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体育事件4、提高一两项运动的技、战术水平5、增强技、战术的运动能力6、组织和参加小型体育比赛7、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囤积居奇处理方法8、具有处理安全问题的一般能力9、学习在野外条件下活动的技能与方法10、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三)身体健康领域1、发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2、发展与健康有关的体能3、理解身体健康在学习、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4、了解性传播疾病等有关的知识5、了解我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与现代体育锻炼方法的异同6、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7、懂得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和运动对环境卫生的要求四)心理健康领域1、自觉通过体育活动发送心理状况2、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促进身心协调发展3、在体育活动中努力获得成功感。

4、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5、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调控情绪意愿与行为6、自觉运用适应的方法调控自己的情绪7、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景中,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8、在体育活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五)社会适应领域1、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2、关心社会的体育和健康问题3、具有通过互联网获取休与健康的知识和方法的能力4、选择和利用互联网资源为体育与健康实践服务二、田径(一)田径运动1、 田径的概念2、 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3、 田径运动的功能二)田径运动的主要技术与教学1、 跑的技术与教学1)跑的技术原理2)短跑3)中长跑2、 跳跃的技术与教学1)跳跃技术原理2)跳高3)跳远3、 投掷的技术与教学1)投掷技术原理2)推铅球三)田径运动的主要规则、裁判法及场地测画(四)田径运动的组织与编排(五)田径运动的教学与训练指导1、 田径运动训练基本内容与方法2、 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3、 训练计划的制订4、 青少年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应注意的主要问题三、篮球(一)篮球运动简介1、 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2、 国际和国内的主要篮球赛事3、 篮球运动的特点二)篮球运动的主要技、战术1、 篮球技术:移动技术、传接球技术、投篮技术、运球技术、持球突破技术、防守技术、抢篮板球技术。

2、 篮球战术: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攻防转换三)篮球运动的组织与编排工作(四)篮球裁判工作及篮球场地的测画1、 场地器材规格2、 篮球运动的主要规则3、 篮球场地的测量与画法五)篮球运动的教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