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最全考点梳理手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了解先秦时期政权的更迭 夏 (殷)商西周东周 禅让制→世袭制1046春秋→战国 23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考点二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了解秦的统一 (1)条件:①经济:商鞅变法,国力增强②民心:人民渴望统一③个人: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标志: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了解秦朝的中央官制 (1)以皇权为中心;皇帝制核心是皇权至上,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于一身(君主专制) (2)“三公九卿”制 3.理解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 (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②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2)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 (3)作用及影响:①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垂直管理),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②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考点三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1)含义: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局部实行分封制,地方上郡县、封国并存 (2)问题:随着王国势力的增大,出现王国与朝廷对抗现象,导致“七国之乱” (3)结果: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1)机制:唐朝中央设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和尚书(执行)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 (2)特点及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减少重大决策的失误,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3.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1)举措:以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实质:强化君主专制 4.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了解先秦时期政权的更迭 夏 (殷)商西周东周 禅让制→世袭制1046春秋→战国 23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考点二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了解秦的统一 (1)条件:①经济:商鞅变法,国力增强②民心:人民渴望统一③个人: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标志: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了解秦朝的中央官制 (1)以皇权为中心;皇帝制核心是皇权至上,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于一身(君主专制) (2)“三公九卿”制 3.理解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 (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②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2)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 (3)作用及影响:①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垂直管理),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②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考点三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1)含义: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局部实行分封制,地方上郡县、封国并存 (2)问题:随着王国势力的增大,出现王国与朝廷对抗现象,导致“七国之乱” (3)结果: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1)机制:唐朝中央设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和尚书(执行)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 (2)特点及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减少重大决策的失误,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3.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1)举措:以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实质:强化君主专制 4.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