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朱自清的“素人心态”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杰出建树、有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家他称自己为“素人”,并在其 散文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着他的索人心态索人心态即最普通人的心态,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普 通人的人情世故:有普通人特别是市井人物性格中具有的自私和狡黠……他敢于剖析自己,敢于将自己猥 琐、自私、苟且偷生……的一面展现给读者本文是对朱自清先生索人心态的探讨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 们应该借鉴和尝试朱自清的素人心态,在社会前进的潮流中不断自新和发展一、 提出“素人”及解析“素人” “索人”这一概念在朱自清《说梦》一文中大量地出现我只觉得 梦不是一件坏东西即真如这件故事所说,也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人生有限,我们若能夜夜有这样清楚 的梦,则过了一日,足抵两日,过了五十岁,足抵一百岁:好此便宜的事,真是落得的至于梦中的'苦 乐',则照我索人的见解,毕竟是'梦中的'苦乐不必斤斤计较的,若必欲斤斤计较,我要大祖地说一 句:他和那些在墙上贴红纸条儿,写着'夜梦不详,书破大吉'的,同样地不懂得梦!” “庄子说道:'至 人无梦',伪《列子》卑也说道:'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说到孔子不反对做梦, 难道也做不了 '至人'、'真人'?我说'唯唯,否否',孔子是'圣人'自有他的特殊的地位……” “…… 我是彻头彻尾赞美梦的,因为我是索人,而且将永远是索人。
①就梦一说,朱自清提到了 “至人、真人、 圣人及其秦人”四种人,庄子所说的“至人”即至徳之人,他们在无声无息中安处,在无东无西中來往, 与太阳永存水无终始,一•切言谈,都与浑然同一相融和,浑然同一而没有自我伪《列子》中提及的“真 人”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遁隐山林,居无定所,但也有大慈大悲的胸怀,却不一定积极用世,偶尔也表现 出对社会的愤懑和谶语如《红楼梦》开篇中所提及的“渺渺真人”即是一般谓道徳智能极高的人,理想上人格最高为“圣人”,他们常没有私心,以老丙姓的心愿为心愿,以 善良和诚信待人,顺应自然本性生养力物而不据己有,完成功业而不骄矜,成就很好申情而不居功自夸 朱自淸先生虽提及了这三种人却并未把自己列入其中之列,而自称为"素人”何谓"索人” ? “素”在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含义有多种,诸如“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向来;颜色单纯;未经加工的”等素 人”即是平常人既不像已臻化境的“至人”,也不像逍遥自在的“真人”,更不同于徳行高尚的“圣人” 他们有七情六欲,充满了一般人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感情细腻且丰富,朴质无华,性格中有坚强的一 面,也有懦弱的一面,会因不满现实而抨击,并努力改变现状,但也会苟且偷生、狭隘、保守、守IU……0 素人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
二、 素人心态在文中的体现 纵观朱自清的一生,自他青年至人生的终结阶段,在他的文章当中不论是 闲情逸致的借景抒情类;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的儿女情怀类;还是 抨击黑暗现实的社会批评或文化思考类,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渗透了他的素人心态1. 在他的散文中有大最闲情逸致类,如《浆声灯彩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组 篇)中的《绿》,《白潦水》、《春》……其散文索朴缜密,清隽沉郁,极富有真情实感这种情怀实际 上是我们毎个人所追求的朴实、闲静、愉悦的•种生活态度,这当中没有惊涛骇浪的政治风云;没有大喜 大悲的戏剧人物,没令叱咤风云的历史伟绩,有的楚那份自在;那份闲适;那份宁静同样朱自清那些记 述家事、忆念亲人的一类散文中也体现了他的索人心态如《儿女》、《给亡妇》、《冬天》、《择偶记》、 《背影》等篇,把父子、夫妻之情,把兄弟姐妹的童心写得尤为逼真不可否认,这类作品的生活天地比较狭窄,但其中并没有什么席俗的低级趣味在这日常生活的一角, 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作者的人生观、伦理观、道德观;那里面自然而然地流露肴他的心声,熔铸看他至诚 的品性,那种或天真纯朴、或幽默风趣、或深沉柔婉的情怀和气氛跃然纸上。
《背影》一文小作者写到父 亲为我送别,为我买桔子以及当父亲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的情象,他情不自禁地涌出了泪水这时我们既 可以看到一个怜爱父亲的形象,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一片挚爱深情生活化气息很浓,这实际上也是 素人的--般行为再如在《儿女》一文中描述得更加真实,更贴近于生活在我们的眼前依稀能看见在饭 桌上父亲对儿女们的恐吓情象,然后又见他自欺欺人地抚慰儿女们作为文人的朱自清能够一览无余地把 最平凡的生活琐事展现给大家,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他具有素人的心态吗?2. 作为索人,朱自清不以圣人自居,能大胆地表露自己不仅大量地叙写了生活琐事,更垂要的是能 豪无遮掩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別是他那卑怯、自私、懦弱以至无能的一面在《匆匆》一文中,他 这样写道:“……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 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在逃去如飞的II子里,在千门万 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这段话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实际上是对民 族、国家的深垂忧患但朱自淸却不是“杜甫”…类的同样具有忧国忧民的人,因而在他的字里行间的表 层反映的是他的徘徊、无奈和忧郁的叹息。
而实际上的朱自清是匆匆、徘徊地度过每一天吗?当然,绝对 不是我们可以考察他当时的行为,客观地说一说此文写于1922年,这期间,他辗转到江南各地教书, 作为教育者,他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作为教学者,他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些对于今天仍 有研究的意义和尝试的价值在此也写了不少新诗,和别人办了一套《诗》刊可以说,他是地道的新文 化运动的举旗手,在历史前进的辙迹中,他的足迹依稀可见这难道不能说是"英雄”"圣人”吗?但他 从來就没有这样正眼看过自己,在《执政府大屠杀记》中,更是体无完肤地解析了自已,解析到了几乎是 “苟且偷生”的程度有文为证:“……我后来和清华学校的队伍同行,在大队的最后……”“……我看见众人纷纷逃避时,一个卫队己装完子弹了!我赶忙向前跑了几步,向一堆人旁边睡下:但没等我睡下, 我的上面和后面各來了一个人,紧紧地挨着我我不能动了,只好蜷曲着……” “……只见前面一个,右乳部有一大块殷红的伤痕,我想他是不能活了!那红色我水远不忘记!同时还听见一声低缓的呻吟,想 是另…位的,那呻吟我也水远不忘记!我不忍从他们身上跨过去,只得绕了道弯着腰向前跑,觉得通身懈 地得很;后面來了一个人,立刻将我撞了一交。
我爬了两步,站起來仍是弯着腰跑……” “……东门口…… 我隐约看见底下蜷缩地蹲着许多人,我们便推推採挾,拥挤着,挣扎着,从他们身上踏上去那时理性真 失了作用,竟恬然不以为怪似的……我努力的结果,终于从人堆上滚了下來,我的运命这才算定了局…… 现在想着死尸上越过的事,真是不寒而栗呵……这冋是山怕而归于木木然,实是很可耻的……”②从这些文 字中,我们看见一个怎样的朱自清呢?走在队伍的最后面;在別人的夹缝中蜷曲中保全着自己;踩着死了 的或未死的人体逃生,这是贪生怕死的写照,他自己也感到不是滋味,因而“不寒而栗”,“归于木木然”, 很“可耻”这个形象和其他的“三一八”惨案殉难者,有点不同或截然相反鲁迅对这次惨案也有过记述,如《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是文学作品,但感情和人物的精神是丰空 的,羡至刘和珍等人的受难过程细节都是其实的,那么同…时间、同…地点的朱自淸和刘和珍就不能相提 并论了这是我们所看到的“伟人”“英雄”的朱自清吗?甚至连一个文人应该具备的品格都没有了,在 这一点上,他不仅具备索人心态,而且俨然是一个十足的索人实体但难能可贵的是,他能解剖自己,不 因为白己的劣根性,是鲁迅的批评对象就敷敷衍衍。
当然又从另一侧血反映了他的索人心态,从不把自己 当伟人看,甚至连自己的本当“文人”都不看但此处的朱自清并没有完全泯灭人性,他还知道不好意思 从…个将死之人身上跨过去逃生,还想到了绕道而行此时站在我们身边的朱自清也许你就不会唾弃了, 还有最起码的恻隐、同情之心,如果能将自己舍身处地地想一想,也许你也是一样3. 在朱白清的内心深处或者是潜意识里,冇很深的少女(女人)情结他能大祖地将自己对少女的感 受表达出來或者融入自己所描绘的情象之中这样的篇章和文字有很多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 來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樣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 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垂杨树……那柔细的枝条 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 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③“……绿……她松松的皱绻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 “明油” 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④“……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白花……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⑤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散见于他的文章当中,这些文字清新、脱俗、怡人,这样的文字,说白了,就是 看到优美的景致就自然想到了女犷或共至对于女犷的感受,这种心态应该说是所有正常男f所具有的一种 心理活动或潜意识,但他并不是想得有多污秽不堪,当时的他还没有从世俗的道徳律中解脱出來。
我的 思力能拆穿道徳律的西洋镜,而我的感情却终于被它压服着,我于是有所顾忌了,尤其是在众H昭彰的时 候……”©为此,他也就拒绝了在秦淮河所遇到的那个歌妓的曼妙歌声因此我想他那次秦淮河之泛是不太尽兴的在《女人》一文中,虽说乔分之八十是白水的意见,自己仅 作为那次论坛的书记员而已,但我想文章一经自己地整理和润色并刊印出來,就更多地带有了自C的主观 色彩,至少也有同感或在主观上已认同,因此这当中的一席话,说得更直接:“老实说,我是个欢喜女人 的人……女人就是磁石,我就是一块软铁;为了一个虚构的或实际的女人,呆呆的想了一两点钟,乃至想 了一两个星期,真有不知肉味光景……我到无论什么地方,第一总是用我的眼睛去寻找女人……”这些话 说得是多直截了当啊,朱自清就是朱自清,在行为上也许有点矜持,但在思想观念上是绝不含糊的,那可 以说是裸露自C的最原始的心态我们并不因为此而说他是一个“狂色”之徒相反,我们更感到朱自淸 是诚实地多么可爱因为他反映、表现的是人类共性,特别是在今天更是无可厚非,只有那些伪君子和假 道学者才会以此诽谤我想,朱自清的这点素人心态是难能可贵的1. 素人心态探源1. 性格处世决定性格决定人物的心态,这是最为根本的,并且也最为恒久,那么终其 一生,朱自清的性格最主要的还是温和主义,这与中国古代的中庸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性格就决定了 他对现实状况的反映,那就是采取折衷的处世方式。
没有严格的是与非,没有明确的拥护和反对特别表 现在对革命的立场上,再加上他的性格中还略带有一点怯懦,因而,在时代风云來临之时,他常常迷失方 向,忧郁徘徊,其至逃遁在枕会的某一隅,这样的一种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在那些革命者面前就显得自惭 行秽,而作为一个文人,特别是传统文人的他,又要求他济世关怀,这样,就在粕神层面上显得更加地无 助和自惭,此时的他能将自己套上“英雄” “圣人”的头衔吗?2. 职业兴趣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工的进一步精确化,职业的类别也越來越多,有 些人终其一生就是一种职业,这时职业不仅是他的谋生手段,也是他的精神家园朱自清的职业,我们不 能简单地说就是教育教学和文学创作,而应用他自己最为木真的话來形容,即:“我的兴趣是国学,文学 是我的娱乐⑦国学简单点说就是做“故纸堆”中的工作,这使我们想起一个人,即前苏联契诃夫所创作 的一个人物形象:别里可夫斯基(《装在套子里的人》),他的工作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