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8KB
约15页
文档ID:440033285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_第1页
1/15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预习提示:无论走到哪里,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调,每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你知道《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吗?用心读读课文,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教学目标1.学会 12 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3.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教学重难点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教学准备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2.学生搜集国歌的相关资料教学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 12 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教学重难点重点字词理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周一来学校后第一件重要的事是什么吗? 我们学校有重要活动时,第一项又是什么? 每当我们国家有重要活动时,第一项又是什么呢?2.可见,国歌在我们国家、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神圣!只要你是个中国人,无论你身处何方,一听到这国歌声都会激动起来,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自己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再读课文,找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2.小组交流:(1)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2)交流读懂的地方,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3.全班交流:交流已解决的问题(谈收获),讨论未解决的问题(提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并将重点问题放入下节课解决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讲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汇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教学重难点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教学过程一、细读课文,交流研讨1.默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2.小组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1)从国歌的诞生中体会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这首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并指导感情朗读。

教师相机板书:高昂激越②齐唱国歌的最后一句从这铿锵有力的旋律中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可能会想到影视中所见的英雄人物或某个战斗场面,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深入领悟国歌催人奋进的力量和反映出的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从而感悟其内涵 教师相机板书:催人奋进(2)从国歌的传唱中体会①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里可以体会出国歌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重点结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来理解什么叫“战斗号角”?为什么说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②还能从哪些句子里看出这首歌的“战斗号角”作用?(3)从定为国歌中体会①默读第六自然段,思考:当有人对国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提出异议时,周总理是怎么说的?你有什么看法?②齐读周总理的话,谈自己对这句歌词的看法警钟长鸣”是什么意思?事实证明它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了吗? 教师板书:警钟长鸣③引读最后一段,指导学生认识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理解“居安思危” 今天我们安居乐业,但同时我们也思危,你认为“危”在今天指什么?)二、领悟聂耳及每一个中国人对国歌的感情1.你喜欢国歌吗?为什么?2.文中的人物对国歌怀有一种什么感情?①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聂耳谱曲过程的句子,抓住四个“一会儿”指导学生朗读并体会聂耳谱曲时的心情及曲子中包含的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这是谱出了他的“心”曲。

②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认识周总理、徐悲鸿、梁思成等对国歌的深厚感情,通过谈周围的人对国歌的感情,感悟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每一个中国人对国歌所特有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感情三、整合信息,深入感悟1.学生汇报交流田汉、聂耳的相关资料及当时的社会背景2.老师讲关于国歌被传唱、定为国歌的故事,学生讲有关资料3.了解了这么多资料,你对《义勇军进行曲》有什么新的认识?4.当你高唱着国歌时,想到了什么?齐读最后一段,领悟国歌的现实意义四、品味赏读,背诵积累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谈谈读后的体会2.和小组内的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3.背一背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2.全体起立,配乐齐唱国歌,再次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板书设计: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义勇军进行曲》高昂激越 催人奋进警钟长鸣 居安思危课堂检测(任选一项)1.把你搜集的与本课有关的其他资料和同学交流交流2.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灵宝市第二小学 李春芳月光曲预习提示: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命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欣赏第九段文字,聆听《月光曲》,想像它描绘的画面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 11 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会正确书写并能正确运用本课写字表中要求写的 11 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3.抓住重点段落,想像《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4.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音乐家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2.分辨课文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 11 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会正确书写并能正确运用本课写字表中要求写的 11 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简介作者1.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吗 它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月光曲》板书课题:17 月光曲德贝多芬2.学习后就知道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故事,还可以从中初步认识贝多芬是一位怎样的音乐家简介贝多芬的生平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受思考;1.注意生字、多音字的读音,划出不理解的词语2.课文主要写什么?三、初学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按思考题思考①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③提出不懂的问题2.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①认读生字新词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传说(zhuàn chuán )弹琴(dán tàn)朝着(chán zhào)3.指名接读课文,读后评议4.课文主要写什么?(课文主要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但从这传说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美好的思想感情5.讨论分段,概括段意全文共分两大段每段(第 1 自然段),简单介绍著名钢琴曲一一《月光曲》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第二段(第 2 一第 10 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整个过程。

第二段可以分成三个层次6.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四、学习第一段1.轻声读第一段,想想这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先总提,再具体介绍《月光曲》的谱写过程)2.“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课堂检测1.语文作业本第 1、2 题2.比一比,再组词券( ) 括( ) 育( ) 键( )卷( ) 恬( ) 盲( ) 健( )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完成作业第 3、6 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段落,想像《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2.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音乐家教学重难点分辨课文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同学们,也许你们听说过大音乐家贝多芬和他的《月光曲》吧!大家知道这首曲子是如何谱写成的吗?通过学习课文《月光曲》,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2、板书课题:月光曲二、细读感悟1、感受月光曲的美好意境.(1)兄妹俩听着贝多芬先生弹奏乐曲,他们感受到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的?①请学生仔细读 9、10 段,让学生体会哪些是皮鞋匠看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学生交流)②请同学们读哥哥联想的内容,想一想哥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为什么说哥哥“知道妹妹也”仿佛看到了她从未见到过的景色。

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出:①贝多芬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弹奏出来的曲子是一流的,而且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是带着感情创作的,有很大的感染力②哥哥在静心地听贝多芬的演奏,被他的演奏深深地吸引,而且是在那样一个月光柔和、清幽的夜晚他看着月光,听着乐曲展开了联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