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磐安县县城总体规划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67KB
约10页
文档ID:476649772
磐安县县城总体规划_第1页
1/10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n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基础资料汇编目    录 一、  区域位置及政区概况             ………………………………… 1二、 自然地理条件                  ………………………………… 1三、 自然资源及特点                ………………………………… 3四、 人口                             ………………………………… 3五、 社会经济概况                     ………………………………… 6六、 社会公共设施概况                 ………………………………… 8七、 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 11八、 环境现状基础资料                ………………………………… 12九、 电力基础资料                    ………………………………… 13十、 电信现状资料                    ………………………………… 14十一、 燃气现状资料                    ………………………………… 15目    录 一、 区域位置及政区概况             ………………………………… 1二、 自然地理条件                  ………………………………… 1三、 自然资源及特点                ………………………………… 3四、 人口                             ………………………………… 3五、 社会经济概况                     ………………………………… 6六、 社会公共设施概况                 ………………………………… 8七、 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 11八、 环境现状基础资料                ………………………………… 12九、 电力基础资料                    ………………………………… 13十、 电信现状资料                    ………………………………… 14十一、 燃气现状资料                    ………………………………… 15 一、区域位置及政区概况 1.区域位置  磐安县地处浙江省中部地区,介于东经120º17’——120º47’、北纬28º49’——29º19’之间。

东与天台县、新昌县相连,南与仙居县毗邻,西部与缙云县、永康市接壤,北与东阳相连县域呈东西短、南北长的形态,东西47公里,南北54公里,总面积1198.88平方公里  磐安县目前县城所在地安文镇位于县域西部,东经120º26’、北纬29º’03,镇域面积90.03平方公里镇区北距杭州市216公里、南至温州261公里、西至金华126公里、北至宁波212公里 2.政区概况  磐安县建县历史虽然不长,但行政区划归属多变今磐安地域在春秋战国时代属越国统辖范围,自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始,分属东阳、永康、缙云和天台清初曾设四平县,稍时即废1939年7月1日正式置县,以1939年设立的大盘山绥靖区为基础,划东阳、永康、缙云、天台四县边缘山区建县,县治设今大盘镇学田村  1949年10月30日,磐安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县城设安文,属金华专区1958年撤县,辖境并入东阳1983年7月,国务院决定恢复磐安县,县城仍设安文镇恢复后的磐安县比原来增加岭口、玉峰、尖山、胡宅、前山五个乡镇,属浙江省金华地区1985年5月,金华地区撤销,金华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制,磐安县属金华管辖二、自然地理条件 1.地形地貌  磐安县属浙中山区县,全县受天台山、会稽山以及括苍山、仙霞岭余脉影响,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山峦重叠,一般都在800m以上;中南部较高,境内的青梅尖、大盘山、高二山海拔均在1220m以上,最高峰为南部青梅尖,海拔1314m;西部低,最低处是东北部夹溪谷地,海拔150m,相对高差1164m。

山脉以海拔1245米的大盘山主峰和海拔1314米的清明尖为主轴,向东北和西南延伸,分脉扇形展布,整个县山峦重叠,山地占全县面积的86%整体地形可以分为三个地形区:中南部低中山区:系大盘山脉的主体部分,包括九和、窈川、墨林、大盘、方前、维新、盘峰、高二、双峰等乡镇,以及仁川、尚湖、安文的一部分其特点是:地势陡峭,山峰林立,主要山峰在1000米以上,山顶成尖形和锯齿状,坡度在25度以上,沟谷密集,多呈“V”形  东北台地区:位于境内东北部,包括胡山、尖山、玉山、万苍等乡镇和尚湖镇北部其特点是:海拔较高,而台地内切割较弱,起伏和缓,地表呈浅丘状,谷地开阔;而台地外围切割强烈,边缘山峰在700~800米之间西南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于新渥、冷水、深泽等乡镇以及安文、仁川的一部分主要特征是:低山、丘陵、河谷相间,低山多在海拔700米以下,其中形成不连片的丘陵小盆地  境内山脉以大盘山主峰群为中心,主干线向南北发展,有一条明显的分水岭向南一线直至清明尖分叉,一支进入仙居,一支与括苍山相接向北一线在山环向东环有半周,然后分叉一支向东北老鹰尖、仰瓦山沿天台界延伸,与天台山连接,另一支向西北发展,形成玉山台地,主干峰直至马家坞尖,与会稽山遥接南脉、北脉。

主干线把全线区域划成三块:东侧、西侧和北侧 2.地质构造  县境内露地层为中心生代,上侏罗统火山岩系最发育,次为白垩系陆相碎屑,再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少量第三系玄武岩地质以断裂构造为主,有新华系构造、华厦式构造、东西向构造、南北向构造等四个构造体系 3.水文气象  磐安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区性较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为15º~ 18℃,最热月(7~8月)温度25.6º~ 28.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º~ 4.2℃,全年大于10℃的年积温4859~5306℃,无霜期200~243天全年日照时数为1441~2031小时  平均降水14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5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930mm,年内降水分布不均,三、四月份出现春雨,常年雨量250~400mm,占全年雨量的17~24%;五至六月进入梅雨季节,常年雨量350~700mm,约占年雨量的21~40%;七、八、九月份,主要受热带风暴影响,常年雨量在304mm左右,占年雨量的20%三、自然资源及特点 1.土地资源  磐安县境内有红壤、黄壤、潮土、水稻土等4大类、8个亚类、31个土种其中红壤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的台地,面积为91.56万亩,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为68.91万亩,水稻土面积为12.75万亩,大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岗北和坡地,且多为梯田。

2.水资源  磐安县位于浙江中部,是浙江省四大水系的分水岭,钱塘江的支流金华江、曹娥江的干流澄潭江、瓯江的支流好溪、灵江支流永安溪、始丰溪均发源于本县山区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1.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9.228亿立方米,地下水1.892亿立方米(可采量0.83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总占有量为5694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量7060立方米目前已开发利用水量为2918万立方米,只占水资源总量的2.62%  小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53300千瓦,可利用发电的50000千瓦其中钱塘江水系占67.45%,灵江水系占23.85%,瓯江水系占8.7%全部开发后,年发电量(按2500小时计算)可达12500万千瓦·时 3.矿产资源  主要矿物质有砩石、石英、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土等砩石与花岗岩蕴藏较为丰富,而且质量佳,砩石蕴藏量约357万吨其他矿藏虽有较多发现,还待进一步勘查全县已知各类矿床、矿化点和情报点共82处四、人口 1.人口规模  1.1 县域人口历年增长情况  磐安县解放以来到恢复县建制前,县域人口呈稳步增长趋势,除少数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10‰~32‰之间,从1949~1982年的33年中,全县人口从10.54万人增至19.14万人,净增8.6万人,增长了81.6%。

在1983~2002年间人口增长率有大幅度下降,且增长趋势稳定,在这二十年中净增人口1.46万人 表1:1996-2001年磐安县人口状况分析年份“九五”计划指标实际完成指标出生数(人)出生率‰自增率‰年末总人口(万人)出生数(人)出生率‰自增率‰年末总人口(万人)1996310014.977.8520.77257612.706.4220.301997300014.618.2020.61239111.775.3920.341998310014.708.4021.18211410.374.0420.421999310014.94————213010.415.1920.482000290013.986.9820.90246412.005.3120.542001280013.237.0321.4319959.703.5020.612002————————231611.2 20.62注:数据来源于《磐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1998-2002年《磐安统计年鉴》  1.2 县域人口分布情况  到2002年底磐安县人口共计20.62万人,其中:乡村劳动力10.94万人;劳务输出3.59万人。

磐安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其中:安文镇3.11万人;深泽乡0.93万人;云山办事处0.23万人;新渥0.74万人具体见下表:    表2:磐安县人口分布一览表 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乡村劳动力(人)城镇化水平(%)总计206,080204951096349.95安文30,24016303754153.91新渥15,19638393942.52尖山13,03051464883.94深泽13,29020178551.51双峰5,16110131141.96冷水9,28017652221.90仁川14,76023283241.57双溪6,75311741631.73墨林3,3384117891.23窈川4,2029419232.24大盘7,90330948633.91盘峰4,0737324841.79维新2,7694016511.44高二3,9544520471.14方前11,42120868511.82玉山16,33878786774.82胡宅11,10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