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

刚**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8.10KB
约7页
文档ID:614384349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原卷版)_第1页
1/7

高一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目前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种类最齐全的青铜容器,包括鼎、舜、葢、爵等,其中鼎为食器,其他三种均为酒器;另外,还出土了属于乐器的铜铃、嵌绿松石铜牌饰等具有特殊功能的器物这表明当时( )A. 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 B. 礼乐制发展趋于成熟C. 青铜器兼具多种功能 D. 青铜器得到普遍应用2.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中央行政权力运行图由此可见,当时( )A. 尚书省成为行政中枢 B. 三省六部制已经确立C. 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D. 宰相的任用范围扩大3. 元初北游的南方文人多以历史性的名称如蓟门、蓟北、幽州、燕山等指称大都。

元代中期以后,大都、京师、京城、神都、京华等逐渐成为南方文人文学作品中的主流称谓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 边疆治理成效显著 B. 政治认同得到加强 C. 四等人制度的推行 D. 文化知识逐步普及4. 有学者在评论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以彻底不妥协姿态反抗帝国主义,人民的爱国热潮席卷全国……使得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观念逐渐成为全民族的共识该学者评论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 戊戌变法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5.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省各煤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推动技术创新、弘扬劳模精神、提高工人工资与福利,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制度体系由此可以看出,当时( )A. 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B. 抗美援朝战争动员广泛C. 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 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确立6. 如表所示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外交活动(部分)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时间外交活动1994年9月江泽民访问俄罗斯,提出建立中俄新型关系的六点原则主张1996年5月江泽民在非洲统一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提出巩固和发展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中非关系的五点建议1996年7月东盟外长一致同意中国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1997年10月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声明》1998年10月中英两国宣布发展全面的伙伴关系A 积极发展多边外交关系 B. 优先发展睦邻友好关系C. 特色大国外交成果丰硕 D. 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7. 在埃及阿拜多斯的代表性墓葬U—J墓中(约公元前3200—前3150年),发现了约2000件陶罐,其中仅少数产自埃及本地,大部分来自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还发现了用黎巴嫩松木制作的冥器,以及可能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黑曜石等坚硬宝石。

这反映了古代( )A. 宗教信仰的融合 B. 文明之间的交流C. 长途贸易的发展 D. 埃及手工业落后8. 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城市中,贵族府邸、教堂和市政厅等重要建筑往往位于城市中心或占据高地,通过宽阔的街道与广场相连;而平民住宅和工匠店铺则分布在这些核心区域的外围,街道狭窄、拥挤这种布局( )A. 突出了教会至上权威 B. 有利于强化城市自治C. 体现了社会等级差异 D. 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9. 如表所示为1571—1620年美洲金银流入西班牙的数量及西班牙物价指数这种现象的出现( )时间金银流入数量/比索平均物价指数*1571—1580年2915855299.51581—1590年53180243109.41591—1600年68643364121.71601—1610年55808536136.81611—1620平54640581129.3*注:以1531-1573年=100为基准A. 反映了西班牙商业崛起 B. 增强了封建领主的实力C. 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D. 推动了西班牙社会转型10. 18世纪的欧洲,民众的情感逐渐摆脱传统宗教和政治的束缚,开始成为个人内心的表达和探索。

作家和艺术家们纷纷把情感描绘成强烈、矛盾且复杂的体验,试图深入探索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一变化直接得益于( )A. 文艺复兴的宣传 B. 近代科学的建立C. 宗教改革的推动 D. 启蒙思想的传播11. 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反对资本家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由于巴黎人的斗争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巴黎公社运动进入“新阶段”的主要依据是(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改变世界的政治格局 D. 采取暴力斗争方式12. 如表所示为19世纪中后期发生的与英国有关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 )年份事件概况1852第二次英缅战争占领下缅甸,控制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稻米和木材资源1874与马来半岛土邦签订《邦咯条约》扶持土邦苏丹作为傀儡;通过海峡殖民地即新加坡、马六甲、槟城控制航运,并垄断橡胶和锡矿开采1885第三次英缅战争吞并上缅甸,将缅甸并入英属印度A. 加快了东南亚的殖民化进程 B. 促进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C. 排斥了亚洲的法国殖民势力 D. 促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13. 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斗争目标是“自治”和最终“独立”。

所谓“自治”就是在印度隶属于英国统治的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行使一些权力,并在以后的“非暴力”运动中逐渐实现印度的完全独立这主要体现了印度民族运动的( )A. 妥协性 B. 被动性 C. 务实性 D. 合法性14. 如图所示是1979年苏联画家创作的一幅漫画画中手拿大棒、腰间挂枪的男子代表美国,那些挂在绳上被抽打的人代表美国的北约盟友,金币不断地从他们身上掉下该漫画意在( )A. 揭示美国对北约盟友的压榨 B. 讽刺马歇尔计划的虚伪性C. 说明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D. 揭露资本主义阵营分化15.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匈牙利开始对国营企业领导体制进行改革,除交通、邮电、能源和国防部门仍然由国家任命企业领导外,其他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管理委员会,企业负责人由委员会选出,但必须经上级批准;小型企业由职工大会或职代会选举产生领导机构,负责领导企业的经营活动这一改革( )A. 体现了对市场机制的探索 B. 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C. 旨在克服自由放任的弊端 D. 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活力16. 近年来,美国大打贸易战、科技战,人为“筑墙设垒”,强推“脱钩断链”,并出台《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排他性歧视性产业政策,还发布对外投资审查行政令。

美国的这些行为( )A. 逆转了世界和平发展大势 B. 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C. 反映了国际协调机制崩解 D. 巩固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黄宗羲站在城市自由民一边,要求为工商业发展扫除障碍,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口号黄宗羲认为士、农、工、商都是本,因为他们都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但是,后世小儒不懂得这一点,顽固地认为工商就是末,这是对古代圣王“崇本抑末”思想的歪曲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反对贱视工商,反对把商贾贬为“末务”,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实开先河——摘编自孙希国《明末清初启蒙思想说略》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代表民族资本的经济思想家开始出现,郑观应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针对传统的以农立国,他提出效法外洋“以商立国”他说:“士无商则格致之学不宏,农无商则种植之类不广,工无商则制造之物不能销为此,他呼吁清政府设立“商部”,这就可以使“胥吏无阻挠之弊,官宦无侵夺之权,厘剔弊端,百废可举”——摘编自裴长洪《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主题:抗争、求索与觉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思想的历史背景,并简析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郑观应的“以商立国”思想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500—1750年,西欧意气风发,成为“外部世界”(指美洲和各大洋)的主人但在当时,面对亚洲的超级强权,欧洲还是小巫见大巫之所以欧洲人能成功征服美洲,是因为亚洲帝国对这些地方兴趣不大地中海的奥斯曼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以及中国的明清帝国,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相较之下,欧洲就像个经济侏儒——摘编自【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材料二 18世纪末以后,拉美人民逐渐觉醒,在原西、葡、法的殖民体系废墟上,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民族国家这第一次西方殖民体系的大解体和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构成了今日第三世界的历史源头19世纪中后期,拉美国家政权建设和国家统一趋势加强,使政治局面走向相对的稳定,地区性叛乱减少和考迪罗权力逐渐受到限制1864年,委内瑞拉通过了宪法1886年,哥伦比亚也通过了宪法,向现代国家迈进了一步——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1750年欧亚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并分析此时期欧洲人成为“‘外部世界’的主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末—19世纪拉美觉醒的表现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英、法、美、日等国在全球范围内对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如表所示为构成该体系的主要条约及其内容时间条约主要内容1919年《凡尔赛条约》一、通过国际盟约,成立国际联盟二、重划德国独界,使德国在欧陆丧失了13%的领土和10%的人口三、限制德国陆军规模,禁止其生产和输入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不得拥有陆海军航空兵四、德国应偿付与200亿金马克价值相等之物;关税不得高于他国;境内主要河流为国际河流,对外国军舰和商船开放五、德国所属非洲殖民地、德国所属西南非和太平洋诸岛,均由国际联盟委任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进行统治;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移交日本1921年《四国条约》美、英、日、法相互尊重各自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领地的权利1922年《五国海军条约》规定美、英主力舰吨位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美、英、日在太平洋岛屿和领地的要塞维持现状1922年《九国公约》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的完整;中国在全国境内实行“门户开放”和工商业机会均等原则;除同意撤销部分外拓电台及英、法交还成海卫和广州湾外,其他问题实际均未得到解决——整理自吴必康等《世界历史:西方国家政府与市场经济》等材料二 从1914年到1945年,世界经历两次大战的浩劫,人类从未如此渴望和平。

1945年2月4日—11日,和平曙光初现,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带着精明的谈判代表,在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短短八天里,三巨头手握大小不等的筹码,时而两两联手,时而相互背叛,时而强硬,时而妥协,在理念和现实、道义与利益、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之间摇摆权衡他们想尽快结束战争,想维护战胜国的利益,还想遏制一切战争的根源,而这一切,都是以牺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