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试大纲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3.50KB
约19页
文档ID:206886459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试大纲_第1页
1/19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发展历史和相关人物、媒体、事件 等,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科阶段所学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 传播史、广告学理论、广播电视学理论、新媒体理论等基础内容,具有初步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试范月本科目主要考查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 闻传播史”、“广告学概论”、“广播电视学概论”、“新媒体概论”共6门课程的 基础内容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 试卷结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40%);新闻传播历史知识(30%);史 论综合应用(30%)四、题型结构(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6题,30分)(二) 简答(每小题15分,共4题,60分)(三) 论述(每小题30分,共2题,60分)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6题,30分)1. 路透社2. 范长江3. 新闻价值4. 法兰克福学派5. 舆论领袖6. 把关人二、 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题,60分)1. 简述新闻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2 .简述英国小报的特点3. 简述“报刊的四种理论”4. 简述“知识沟”假说的基本内容三、 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2题,60分)1. 请论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2. 请结合实际论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科阶段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相关实务知识,包括 新闻学的采、写、编、评;广告实务、网络传播实务等,具有运用理论分析和解 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二、考试范后本科目主要考查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新 闻评论”、“广告实务”、“网络与传播实务”共5门课程的基础内容三、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 试卷结构:新闻传播实务知识(50%);新闻传播综合应用(50%)四、 题型结构(~)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题,20分)(二) 简答(每小题10分,共4题,40分)(三) 论述(每小题20分,共2题,40分)(四) 综合题(每小题25分,共2题,50分)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范例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题,20分)1 .报纸版面2. 3. 媒介策略4. 体验营销二、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题,40分)1. 简述广播新闻的特点2 .简述同期声的作用3. 简述广告创意中理性诉求的运用4. 筒述焦点小组访谈法(Focus Gro叩Interview)的优点与不足三、 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题,40分)1. 请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论述《爸爸去哪儿》走红的原因。

2. 请结合实际论述微博对社会管理形成的影响四、 综合题(每小题25分,共2题,50分)1. 请论述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发展与创新的策略、特色、方式与问题2. 2014年5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1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 展》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致力于促进和保护本国人民的言论自由,互联网成为 公民表达意见和发表言论的重要渠道之一白皮书表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 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域名总数为1844万个,网站总数 为320万个,网页数量为1500亿个;论坛/ b b s的用户数量为1.2亿人,博 客和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4.37亿人,社交网站用户数量为2.78亿人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网络在公民意见的表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要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包括新闻采写编评、电视实务、广告实务、网络传播实务等相关基本知识和能力,考试要点如下:(一) 新闻采访1、 新闻记者的产生和发展2、 新闻记者的常见分类3、 新闻采访的内涵与性质4、 新闻采访的常见方式及基本要求(1) 访问的内涵及基本要求(2) 观察的内涵及基本要求(3) 书面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4) 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5) 互联网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5、 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及基本要求(1) 隐性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2) 体验式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3) 追踪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6、 采访准备的内涵及基本要求7、 新闻敏感的内涵及培养方法8、 新闻线索的内涵及获取方法9、 采访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技巧(二) 新闻写作1、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1) 选择典型事实说话(2) 通过再现场景说话(3) 运用背景材料说话(4) 借助“直接引语”说话2、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3、 新闻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方法4、 新闻跳笔的内涵及运用方法5、 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6、 消息的内涵、特点与优势7、 消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导语、主体、结尾、新闻背景8、 各类消息的内涵及基本写作要求(1) 事件性消息(2) 非事件性消息(3) 描写性消息9、 通讯的内涵、特点10、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11、 通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 提炼主题(2) 通讯选材(3) 通讯的结构12、 各类通讯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 人物通讯(2) 事件通讯(3) 工作通讯(4) 风貌通讯(5) 社会观察通讯(6) 专访写作(7) 新闻特写(%1) 新闻编辑1、 新闻编辑的内涵及特点2、 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3、 新闻编辑的基本要求4、 编辑策划(1) 编辑策划的内涵(2) 编辑策划的意义(3) 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5、 新闻稿件的分析及选择6、 新闻稿件的修改7、 制作新闻标题(1) 新闻标题的内涵及功能(2) 新闻标题的特点(3) 新闻标题的类型8、 新闻稿的配置9、 版面和图片编辑10、 专刊与副刊编辑(四) 新闻评论1、 新闻评论的内涵及特点2、 新闻评论的地位及作用3、 新闻评论的类型4、 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5、 新闻评论的选题6、 新闻评论的立论7、 新闻评论的论证8、 各类新闻评论体裁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 社论和编辑部文章(2) 评论员文章和特约评论员文章(3) 专栏评论(4) 短评(5) 编者按(6) 述评(五) 电视实务1. 电视新闻采访(1)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原则(2) 电视新闻采访的方法(3) 电视新闻采访的记者素质要求2. 电视新闻编辑(1) 同期声(2) 电视镜头的类别与特色(3) 长镜头(4) 电视声画合一(5) 蒙太奇(6) 电视新闻编辑的基本方法(7) 电视编辑的原则3. 电视新闻报道(1) 现场报道(2) 电视现场直播(3) 新闻评论(4) 深度报道(5) 电视调查报道4.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类别5. 电视栏目策划的方法6. 电视栏目创新的原则(六)广告实务1、广告战略与整合营销传播(1) 营销及营销理论的历史发展(2) 整合营销传播(3) 品牌与品牌传播(4) 品牌战略决策(5) 广告与销售促进(6) 广告与公共关系2、消费者洞察(1)消费者行为与广告传播效果(2)广告心理3、 广告运动的构成(1) 广告运动主体: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媒体(2) 广告运动各个环节的联系(3) 广告受众与广告传播效果4、 广告策略(1) 广告策略的决策与执行(2) 市场策略(3) 媒介策略(4) 广告诉求策略5、 广告创意(1) 广告创意的含义与特点(2) 广告创意思维(3) 广告创意流程6、 广告文案写作(1) 广告各部分的写作:广告标题、广告正文和广告语(2) 广告文案的写作艺术(3) 不同媒体的广告文案写作:报纸、杂志和户外等平面媒体;广播广告、 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等(4) 不同行业广告的文案写作7、 广告创意设计、制作与表现(1) 广告图形创意(2) 广告摄影(3) 平面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网络和广告的设计与制作8、 广告法规与管理(1) 广告管理体制(2) 中国和各国广告立法与执法(3) 广告监测与监管(4) 特殊广告的法规与管理9、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中的广告法规与管理10、广告伦理和行业自律(七)网络传播实务1. 互联网之前的新闻传媒技术(1) 新闻传媒技术概述:概念、特征、发展阶段、31内涵、3C技术(2) 报业新闻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概念、组成、功能应用以及网络环境(3) 广播电视技术及其数字化(4) 新闻通信技术及应用:电报、、通信网,通信新业务、通信新网络2. 互联网传播技术与第四媒体(1) 多媒体电脑与多媒体电脑网络:概念、特征、发展、应用、影响(2) 第四媒体:因特网传播(网络传播)、多感觉、信息冗余、超媒体、 超文本,第四媒体(因特网)的传播类型及其特点3. 网络传播的媒介分析(1) 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比较:媒介性质、媒介特征、传播特征、媒介 功能(2) 网络媒介对传统媒介的影响:对传统媒介的挑战、共存、双赢战略(3) 网络媒介的文化分析:媒介与文化、网络文化空间、网络空间文化的 特征4. 网络传播的受众分析(1) 网民:概念、特征、结构(2) 网民行为:行为方式、行为特征、网民语言5. 网络传播的效果分析(1) 网络传播效果分析的特殊意义(2) 网络传播过程效果分析(3) 网络传播社会效果分析(4) 网络传播对传统效果理论的更新6. 网络新闻传播(1) 网络新闻传播的概念及特点(2) 传统新闻媒体的网上新闻传播(3) 商业性ICP网站的网络新闻传播7. 网络传播伦理与法制(1) 因特网背景下的伦理问题与犯罪问题(2) 网络传播道德规范及法制建设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要点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主要包括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和历史的基本知识,考试 要点如下:(-)新闻学理论1、 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1) 世界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2) 中国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3)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2、 新闻学的概念、内容及地位(1)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2) 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3、 新闻(1) 新闻的起源与本源(2) 新闻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3) 新闻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异同(新闻与信息、舆论、宣传的异同)4、 新闻传播(1)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2) 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3) 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5、 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1) 新闻价值(2) 新闻选择的标准5、新闻真实性原则(1) 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涵(2) 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3) 新闻失实的产生原因(4) 防治新闻失实,提高媒体公信力6、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客观与公正原则(1) 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其要求(2) 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3) 公正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4) 坚持客观公正与立场倾向的统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