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沃伦山因为无可救药的体育情结,在这次常驻津巴布韦之前,我做了一些功课,也给自己安排了“ mission possible ”,就是务必要到津巴布韦出产的体育明星的故地朝圣一番因为在国内曾经在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从业过四年,和利百特多有接触,也为其操刀过多场新闻发布会和训练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利百特在中国的名气,有一半功劳来自我在观澜湖做pr 期间的团队的大力推销而在哈拉雷,沃伦山(Warren Hills Golf Course)是公认的前世界第一普莱斯和利百特磨练球技的地方,自然必须去的球场之一第一次上沃伦山纯粹是路过哈拉雷西南城区,坐落着这个城市最大的零售商场——安徽外经贸投资兴建的龙城商业中心,里面的超市尤其为本地人所津津乐道,用我常用的以为本地出租车司机Wonderful 的话说,那就是“a big big supermarket, my god ”,其实,比北京的物美大卖场都差好远因为是中国公司投资的缘故,所以大部分来本地华人乐意在此消费,可以买到很多在国内的生活用品和食品龙城一墙之隔,是中国援建的津巴布韦国家体育场,体育场对面,就是传说中的沃伦山高尔夫球场第一次进沃伦山,纯粹是在龙城购物后顺道走马观花瞅了一眼,根本没进会所和球场。
第二次上沃伦山是在斟酌购买哪家球会会籍的时候,所以是带着疑问过去的因为之前已经考察过市中心的查普曼球场(Chapman Golf Club )和皇家哈拉雷球场,而沃伦山是除此之外离家最近的球场了,抱着备选的初衷我第二次来到了沃伦山首选询问了球会的练习场(这里的球会大部分练习场和球场是分开经营的,貌似一般会员在练习场也享受不了什么优惠),被告知,练习场5 美元 50 个球(皇家哈拉雷2 美元 50个球,而且练习场的维护水平云泥之别),负责人补充道,你可以循环使用练习球,但是必须在结束后将球原璧归赵,当然你也可以使用球童,但是要付小费咋舌的价格(不要跟国内比),奇葩的使用规则,再看看练习场落球区的长草,我决绝地摇头开开会员部的切尔西球迷吉姆接待了我,介绍了球会的会籍价格,收费形式几乎与皇家哈拉雷一样,季度付费,按月算的话每人每月75 美元左右,不过成为会员首先要交一个 100 美元的门槛费用(皇家哈拉雷免除25 至 40 岁会员的门槛费)好吧,交流完我算是彻底死心了,肯定不会购买这里的会籍,顶多抽空来体验一把了事,这也促成了我三上沃伦山,也许是最后一次成为皇家哈拉雷的会员后,因为没有提前预定的习惯,周末往往现场拿不到Tee Time ,于是这天我从皇家哈拉雷失望而出后,直接取车到十分钟车程之外的沃伦山。
早上七点,太阳出来老高了,可是球会出发台办公室空空如也,几位候场球童回复说您可以先下场,收杆后再到出发台付款出发前我特意秒了一下价格表,貌似也不算贵,就径直走向了一号洞,于是,噩梦开场了看我一脸茫然,一位球童给我带路,我这才找到了 1 号洞的发球台,金,白,蓝,红四个Tee 台倒是齐全的,只是发球台为何有如此长的草,我这是在发球台吗?分明是在长草区开球啊也罢,我继续沃伦山挥杆之旅,直至从失望到绝望——在球道上挥杆犹如在农田里耕种;沙坑要么野蛮地滋长着长草,要么就是一个雨后的小池塘(哈拉雷的雨季几乎天天有雨,不过最长持续2小时而已,瞬间放晴炙烤);球洞之间一人多高的杂草丛生,球车道满是没过车轮的泥巴,我第一次经历打完上一洞,四处寻找下一洞的窘境⋯⋯打完九洞,我放弃了!且慢,这还没完,我回到出发台付款,主管告诉我应该付18 洞的果岭费,我请他解释一下为什么和价格表出入这么大,次翁领我到价格表前,诡异地笑道,价格后面有一个补充提示: 9洞果岭费用只有在下午3 点以后有效,其余时间按照18 洞收费我顿时怒目相对,直接飚垃圾话了,直接称之为骗子,并甩下18 洞的果岭费,头也不回地走啦 ! 津巴布韦在世纪之初的土地改革后,大量的白人土地收归国家,分配给了本地黑人,技术和管理流失十分严重。
不少高尔夫球场都被本地黑人接管经营,球场数年间从100 多个减少至30 多个,哀鸿遍野,沃伦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在世界高球史上都可以浓墨重彩一下的球场,几乎已经奄奄一息,随时有淹没在杂草和参天大树从中可能如今都生活在佛罗里达的普莱斯和利百特如果知道哺育了自己高球基因的沃伦山,沦落至此,会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