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中和镇文物古迹的调查报告(1)4600字 关于对中和镇文物古迹的调查报告前言:这次的调查报告与上次的调查报告有掉相同,但在质和量上的难度大大增加我知道每一次的调查报告是非常辛苦和艰难,但我总是乐观积极地态度去面对,走里访村,积极向当地人询问要用热心与微笑对待人,对于询问道德答案要做考查与证明,得出最正确的结论最后对调查的目标作出正确的总结每一次的调查都是辛苦并快乐的,也是很难忘记的,会有很多的收获在这次的调查中,我明白了历史文化是永久的,是永不可磨灭的是我收益的,还有那些文人将军的坚强伟大精神调查时间:2013-7-25—2013-8-3调查人员:赵兰妹调查范围: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正文:中和是一座拥有一千多年的古镇,镇上的文物古迹非常之多,历代文人将士也不胜枚举,他们的坚强伟大精神更是镇上及当地人前进的动力中和镇现今保存的文物古迹有古地垣、庙宇、庵堂、洞井、古街巷、古塔、历史纪念建筑和古建筑等其中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已被评为海南十大名镇之一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坡书院和儋州古城东坡书院处于中和镇区东郊一里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谪臣苏东坡而建于北宋公元1097年。
也是苏东坡先生谪居海南时讲学场所,并在19xx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录同时也是中和镇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可以说是镇镇之宝啊!书院大门轩昂宏阔,门匾上的“东坡书院”为清代举人张绩所题院里古林幽密,群芳竞秀,载枉酒亭,载酒堂,奥堂龛等建筑古色古香院内一座池塘清波涟漪,满塘荷花到了盛开的季节,花盛开,草青盛,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异常迷人有小桥从池塘上面跨过,直通载酒亭,亭中悬着一块“鱼鸟亲人”的牌匾这匾还有故事,是为苏东坡远谪海南岛,举目无亲,只有鱼鸟是他的亲人亭上绘有反映苏东坡当年生活,写诗,授课情景的八幅图画,形象生动,再现苏东坡当年的形象而载酒亭两侧,则是红莲盛开的莲池,金鱼戏水,非常美丽再向里便是“载酒堂”,这里是苏东坡讲学以及会友的场所,同时也是东坡书院的主体建筑在堂内,有历代名人的诗文碑刻十三座后墙上有两幅大理石刻,右边一幅为明代大文学家宋濂所题,左边一幅是明代大画家唐寅所画的《坡仙笠屐图》东坡书院最里边是大殿,大殿正中有一组玻璃钢制的塑像,是苏东坡和其儿子苏过以及好友黎子云殿上题匾为“鸿雪因缘”,大殿里还陈列着苏东坡的许多书稿墨迹以及他在海南的文物史料在东坡书院两侧各有一座小跨院,分别叫作东园、西园。
西园是座花圃,在花海中蠢立着苏东坡铜像,他手握书卷,脚踏芒鞋,儒雅风流把苏东坡的豪情都显衬出来东园里有一口井,叫钦帅泉,为明万历年间所挖,井水清凉甘冽书院中还设有展览馆、望京阁等供游人游览参观东坡书院所处的环境十分雅致迷幽,院门前有一个十余亩的大荷塘常年清水碧绿,莲香四溢,往来的游客都惊叹这迷恋的美丽荷塘东坡书院也有近千年的历史,这么多年经过很多的风风雨雨,天灾人祸,但代代乡党都非常重视保护,所以院内的建筑保护得整齐完好,具有浓厚古典民族的风格而儋州故城位于中和镇区西部,夯筑而成建城之初主要是为了军事防务、防范洪水和利于排水它是海南省目前保存年代较早、沿用时间较长、分布面积最大的一座故城址,是我国古代中央政权管辖海南的历史见证这对研究古代海南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城内现存有魁星塔、宁济庙、关岳庙、西门古道、太婆井、分司井、州属遗址和传统民居,以及具有南洋建筑特色的骑楼等 魁星塔:始建于明末清初,取名为“魁星塔”是因为“魁星”在道教中是主宰文运的星神曾有这样一段关于“魁星”的诗:“二十八宿我为魁,文章兴衰我主宰状元及第有我点,得中状元靠魁星”因而人们祈盼状元及第而修建此塔现在这座古塔保存还完好,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与科学艺术。
宁济庙:也就是冼太夫人庙初建于唐朝,是海南建筑年代最早的冼庙庙宇内所藏文物十分珍贵,现存太婆井相传为梁武帝大同年间所凿九具黎首石雕属唐代工艺;明代的三足设座梅花饰铜熏炉;清代的碑记以及雕有“宁济庙”字样的古钟;还有民国时期的冼夫人木质金身坐象等看到这些古物都会给人以很大的震撼这些文物为研究海南民族关系史、冼夫人在儋州的功业和儋州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价值 苏轼拜谒此庙时写诗一首“庙貌空复存,碑版漫无辞”(摘自鸣得意《居儋录?和陶拟古其五》)苏轼在《和陶拟古九首》中讴歌冼夫人:“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我们周恩来总理曾为冼夫人题词,称冼夫人为巾帼英雄第一人 关岳庙:始建于明弘年间,清咸丰年间重修坐北朝南,两进格局,由前殿、八角亭和正殿组成前殿陈列很多图画及赠送的奖匾和关公骑马持大刀的金铜像金铜像给人以正义威武和安全的感觉再向里走是八角亭,八角亭内有一很大的铜熏炉,专供进庙朝拜进香的烧香使用最后是正殿,正殿内有很多的图画和牌匾,正中央是一幅画着关公图像的图,殿内常年香火不断,朝拜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洛洛不断来旅游的人也非常之多有非常好的旅游价值 西门古道:建于宋代,长170米,宽1.9米,是玄武岩石条铺筑而成。
太婆井:位于宁济庙中堂前,挖凿于梁大同中期,井圆形,深4米 分司井:位于武定门右侧100米处,井方形呈方形州署遗址:位于现中和镇镇政府大院内,是古儋州州治所在地,?遗址面积31080平方米始建于唐高祖武德5年,明洪武29年(公元1396年)建堂原库、狱吏舍,迎宾馆等传统民居:传统民居主要以一层坡屋顶为主,大多为一主两厢的三合院格局主屋内左右两侧各设两厢房,并于主屋上方设有神龛中和传统民居主屋前方多有一照壁,主要是为了避凶避难 南洋风格骑楼建筑:位于复兴街历史街区,是中和镇一条非常古老的老街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历史街区始建于民国十二年,民国十七年建成老街的街道路面均用青石铺砌长约250米,宽7.5米左右街道两旁的骑楼目前大部分仍保留原来的风格,整体风貌保存较好,其楼面上的灰泥浮雕图案及镂空纹样均清晰可见,只是年代已久,日晒风吹雨淋而变得陈旧老化骑楼建筑风格沿袭了清代民间建筑风格,适当作了些创新,具有民国时期的特点其风格艺术,为我们研究清末民初建筑特点提供了实物参考在中和,不论是普通民居还是富商豪宅,几乎千篇一律在大门口多放置有石狗、在主屋顶上放置陶罐,罐口正对大门最初是为镇宅避凶之用,这种习惯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传统的建筑装饰。
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坡井、丽泽书院和桄榔庵东坡井位于东坡村内,始建于宋哲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为苏东坡谪居儋州期间亲手所凿,占地126平方米,井面呈圆形,井旁立有清道光26年石碑和清同治甲戌年石碑现已标明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保护较好 相传,有一位老人每次从这口井挑回家的水都会变成酒,别人挑回家的不会变酒,别人都非常羡慕她有一次她挑水回家,有人问她:你挑回来的水是怎么变成酒的?她说:有酒没有糟说也奇怪,从此她挑的水都不会变酒了但是从此以后,这路过的人都非要喝上一口,说可以“去除百病,带来好运” 桄榔庵:始建于1098年,位于中和镇西南角,是苏东坡在桄榔林下买地结茅所建桄榔庵建成时苏东坡题有《新居》诗一首: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四周竹林幽茂,自然环境较好,其后侧面有5亩莲花池苏轼曾亲手在此种植莲花,写诗:“域南有荒地,琐细谁复采,幽资小英渠,香色独未改”现存“重建桄榔庵记”的碑刻一方 丽泽书院:丽泽书院位于中和镇东南角,现为希望小学,始建于明万历17年(公元1589年),为明进士许子伟所建,清康熙39年重修前堂,道光7年风雨倾塌,道光8年,重建名为“丽泽书院”,随后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先后有举人、进士在此教授,光绪25年改名为“经济书院”。
95年重建崇志楼名为“东坡希望小学”现在一直当做教学使用,学校老师学生也非常多当然具有历史意义的还有很多,如孔庙(儒学):位于中和镇西南角,始建于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俗称“圣殿”,为历代儋州讲学场所天后宫:始建于明万历20年(公元1597年),又名“天妃婆庙”,清初改为广府公馆;道光年间,增设戏台;20世纪近中期改为中和镇市场接官亭:始建于宋代,位于接官亭村外,古为接待官吏之处宋朝建得月楼;明洪武年间改建接官亭,成化年间重修改迎恩馆;万历年间重修,后被破坏现在已不复存在了神井:现位于中和镇卫生院长春楼内,已立庙奉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保存较好传说乾隆年间,江水暴涨,漂来一具天罡公像,至此随旋涡打转而淘成一口水井,故称“神井”每逢旱灾求雨,城民至此祈祷,每有灵验现在去卫生院的人也会有人去朝拜,丢硬币请求保平安保幸运受众多中老年的喜爱天堂春色:为儋州古八景之一,亦称天堂塘,现位于北门江北岸天堂村,塘面积为10余亩,水浅周围种有水稻、蔬菜清朝年间,此塘四季如春,塘北林木苍翠,巨石成堆,常引人在石上饱览“堂景”故有“天堂春色”之名往来游客都非常向往其魅力的景色历代文人将军也非常之多,他们坚强伟大的精神影响着一代一代人。
首先当然是一代文豪---苏轼(苏东坡先生),苏轼是在公元1097年被贬海南的,并把他安置在海南的最边远、最险恶的蛮荒之地——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苏东坡在海南期间贡献极大,不管是在种植还是在文学方面,都对当时及现在影响极大,他在中和镇人的形象永远不可磨灭苏东坡在海南、在中国、乃至在整个世界历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他逝世以后,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人们一步一步地把他推向了中国乃至世界千年杰出人物的圣殿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太夫人冼太夫人我国公元6世纪岭南百越杰出的女首领她历经了梁、陈、隋三朝,叱咤风云几十年,被周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她为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保障海南的和平与安宁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镇上也有冼太夫人庙,常年有人朝拜,祈求冼太夫人的保佑 清代名医——邢德,清代名医,中和镇人邢德的医术在当地是有较高的评价的每每出诊家门必定满人,都排着队等着给邢德看病 宋代秀才——黎子云宋代秀才,中和镇人家庭贫困,但是非常勤奋好学,在宋朝时期考中秀才也是苏轼的好友清代名人——张绩原名张纲,中和镇人,天资聪慧好学,精通文经史,能写文章诗歌,并有一手好的书法他曾执管题书“东坡书院”、“一代传人”、“载酒堂”匾额,尚存于东坡书院。
其笔法苍劲有力,入木三分他凭借其知识考中举人他的事迹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当地为了纪念张纲而编歌传唱其文人将军也不能一一列举,但是他们的故事人们一直记得并传承着,人们一直崇尚这些文人将军的精神遇到困难人们会联想到这些文人将军曾经的困难,相信风雨过后会有彩虹成功不是一念之差,而是日积月累的要做善良的人,对待人要热情友好等这些传统美德很多都是受文人将军们的影响,他们以身作则的美德影响着当地一代一代的人总结:这次调查内容是对中和镇上的历史文物古迹及文人将军做个调查,以及这些文物古迹与文人将军对当地人的影响这次的调查报告总的来说难度还是挺大的,因为要对原有的听闻做证明如:关于东坡井有很多的说法,但我都经过调查取证确认结论总的来说这次的调查报告要辛苦了,但是收获很大让我明白了当时文人将军们艰辛的生活和坚强的信念,不言放弃的精神,相信坚持就是胜利我会向他们学习,坚信自己能成功,第二篇:文物保护法调查报告 5900字关于《文物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的调 查 报 告20xx年10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xx年12月25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XX省文物保护条例》。
按照年初的工作安排,我委从6月份开始,先后到XX区、XX县、XX区、XX区等四个县(区)调查了解《文物保护法》和省《条例》在我市的贯彻落实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1、认真宣传《文物保护法》和省《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