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1MB
约9页
文档ID:533878120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_第1页
1/9

物理实验教学反思什么是实验题?以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小实验、身边物理现象观察为主要内容,考查基本仪器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规范化及实验方法与设计等项目的一类试题,称作实验题.中考物理实验题可以分为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开放设计型实验纵观往年升中考试,考生在物理实验题方面得分率中普遍较低笔者就学生的实验解题能力及实验教学进行了如下反思:一、反思学生在解测量型实验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中物理测量型实验主要有直接测量型和间接测量型两种,共15个实验,这些是中考物理实验测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直接测量型实验共10个实验:⑴用刻度尺测长度,⑵用秒表测时间,⑶用量筒测固、液体的体积,⑷用水表测家庭自来水使用量,⑸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⑹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⑺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⑻用电流表测电流,⑼用电压表测电压,⑽用电能表测电功的大小直接测量型实验主要针对一些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读数方法等,而这些知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步渗入,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共性都需要看量程、分清分度值学生容易错的是温度计、停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天平的读数较多学生会把上图温度计的读数读成-16℃、-24℃、24℃,存在问题为分不清零上、零下或不知该从上往下数起,还是从下往上数起。

测力计示数容易误读为2.1N,3.4N,3.8N,究其原因是没有弄清分度值或不知从何看起刻度尺示数易误读为3.50cm,3.5cm,2.5cm, 究其原因是没有看零刻度是否与物体对齐或忘了估读 图13停表读数易错读为5min7.5s,5min7s,37s,37.5s,5min37s,究其原因是没有弄清分度值、没有看清秒针走第几圈或忘了两个盘都要读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秒针转一圈是30秒,此时分针就只转一小格,秒针转第二圈是30——60秒,读数就应该读大数,31,32,33………此时分针就转过两格即对1 的位置,说明分针的分度值是0.5min .还要着重教给学生认清分度值的方法,看清楚1秒分为几小格,像图13秒盘分度值为0.1s 停表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的停表,大表盘、小表盘的分度值都可能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多给学生一些感性接触,可看实物、图片等,使之熟练看清分度值,熟练读数看天平示数时,部分学生错误地读取游码右侧示数,或不能分清分度值2. 间接测量型实验共6个实验:⑴用天平、量筒测物质密度,实验原理是ρ=m/v和排水法⑵用刻度尺、秒表测平均速度,原理v=s/t ⑶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主要是η=W有/W总、W=F•S及二力平衡, ⑷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5)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I=U/R的推导式R=U/I (6)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原理有两种,①伏安法的实验原理即为P=U•I,②电能表、秒表测电功率实验的原理即为P=W/ t。

中考中出现几率很高的重点实验是对密度、浮力、滑轮组机械效率、电阻、电功率的测量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实验间接测量型实验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①影响这些物理量大小因素的探究;②重要实验操作步骤及仪器安装、电路连接;③实验故障分析与排除;④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⑤设计实验方案等例如:(2010广东中考)17.(7分)在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7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当小明同学按要求将图17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8甲所示)为______A,电压表示数(如图18乙所示)为______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17中变阻器滑片P向______端(填“A”或“B”)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3)另一组的小红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接错了,使开关闭合后,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你分析一下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如右图(2)0.2 2 B(3) 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了(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了)此题考查了实物连接、两表读数、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及电路错因分析。

电流表要串联,电压表要并联,且都要注意量程的选择,读数时都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学生易在在这些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方面出错这类间接测量型实验题涉及到许多测量工具的使用解决此类题时,一定要细心,确保基本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读数不出错同时还应注意题意的局部拓展性变化近年来各地的中考物理测量型实验在这类题中变化较多,要特别注意针对测量型实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做到:1、重视让学生多看实物、多进行实际测量,真正学会各种仪器的使用2、针对学生易错的题,引导分析总结出解题技巧,多做针对性训练,多强调例如: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图中没有0,如何分清0上还是0下)测量工具读数时都有这规律:从零刻度开始数起对于初中测量工具的复习可以采用求同记异的方法将测量工具的使用与读数方法掌握二、反思探究型实验教学初中物理探究型实验一般按教材内和教材外分为两类1.不同版本的教材内物理探究型实验共计有14个实验:⑴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⑵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⑷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⑸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⑻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⑼探究物质比热容,⑽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⑾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⑿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⒀探究电流热效应,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2. 教材外的物理探究型实验:探究生产、生活中的物理规律。

这些题目考查的不是教材上的知识点,而是探究的步骤和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有:⑴探究水果电池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⑵探究篮球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⑶车辆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⑷探究物体承受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物理科学探究活动一般有7个主要环节,依次是⑴提出问题,⑵猜想与假设,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方案,⑷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⑸分析论证,⑹评估,⑺交流与合作各地的中考命题针对这一知识点在各个试题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偏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考查,这也就给命题带来了多个角度的可能性比如同是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但由于考查的环节或是角度不同,考查的方式也就明显不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每个环节要做到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中考命题中涉及不同版本教材外的物理探究实验逐年在出新但纵观其考查内容,大都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并且所考核的方法和能力都是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应考技巧的教育引导中,提醒学生对此不要产生心理上的障碍,只要抓住应用得当的方法,一般都能轻松解决探究型实验试题的解题方法强调应用性和开放性,突出物理知识的应用,强调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试题呈现的问题,故而在解答时,可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结论,对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和能力,做出正确的解答。

当然中考命题并不会只局限于已有知识的得出,往往可能会更注重探究过程的考查,因此解答此类试题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而要体会出试题考查的方向,也就会从容应答例如(2010广东中考)18.(7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19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9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二力平衡(2)不对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3)如表格(4)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此题考查了实验原理、控制变量法、设计表格、物理语言表达部分学生不会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片完成第(2)题。

部分学生不会写结论,有的写成“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不把关系写明白;有的写成“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漏了前提“当压力大小一定时”得分最少的,几乎零分的是设计表格,不知该设计几行几列,该填写那些项目这些存在的问题反映了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事实上,很多教师少做实验,甚至不做实验,有的实验员只是个保管钥匙的人,仪器不满灰尘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舍不得在实验上花时间,学生还未过瘾编结束了实验就这样,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培养,没有感性认识,没有亲身体验,怎能完成好探究实验题呢?要提高学生解答探究型实验题的能力,我们就必须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做好学生探究实验,杜绝“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做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等等)和过程每次做实验时,应重视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教给设计表格的方法,还有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写结论的方法对于用了控制变量法的实验,可用“当 一定时, 与 成 比”或“当 一定时, 越 , 越 ”的模式来写结论。

通过反复训练,学生以后写起结论来,物理语言就会比较规范、科学要完成好探究型实验题,考生必须要深入了解课本上的物理规律,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基础探究题做到万无一失;掌握探究的方法,了解探究的全过程(七个步骤),熟练运用各种探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以不变应万变地解答提高性的题目三、反思开放、设计型实验教学(1)开放型实验题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这些试题或条件开放,或结论开放求解开放性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要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抓住题目中的重点字句进行分析、推理、比较、联想,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状态、情境、图形或图象等方面加以理解例如:(2010广东中考) 21.(6分)如图22所示实验器材,请利用其中一种或多种器材,分别完成一个指定实验和另外设计一个力学实验根据示例的要求,将表格中的空白填写完整选用的器材实验内容操作方法发生现象示例:锥子、橡皮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分别用锥子的两端用相同的力压橡皮泥用锥子尖压橡皮泥时,凹陷明显小石块、一张白纸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      这道题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

可设计的实验有很多:两张白纸可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小石块可探究重力的方向、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是否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张白纸和小石块可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锥子、一瓶矿泉水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橡皮泥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是否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学生的通病是要么想不出,要么是能想得出,写不出,无从下笔写不出的,大都是语言表达能力太弱了参考答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平时就要重视让学生多动口叙述实验方法、操作过程在填写操作方法时,要提醒学生注意用了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该如何叙述操作过程,什么相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