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是六年级下册美术课的第15课,主要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与建筑特点此章节主要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包括古代城墙、宫殿、寺庙、园林等教材内容涉及文化、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对于拓展学生思维、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古代建筑艺术还能了解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 熟悉古代建筑艺术中的基本构件、手法与美学特征;3. 通过参观、观察、制作等方式,掌握绘画表现手法,提高绘画技能;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变过程及其代表作品;2. 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手法和美学特征;3. 学习古代建筑绘画的表现技巧和方法2. 教学难点1.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特点和意义;2. 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表现古代建筑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互动,激发学生对古代建筑的认知和兴趣。
教师可以用古代建筑的模型、图片等教具,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向学生介绍古代建筑的历史地位、文化意义及其艺术特点等,通过一些具体代表性的古建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 学习与探究(35分钟)(1)课堂讲授教师结合幻灯片、图片等教材资料,带领学生一起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分别介绍古代城墙、宫殿、寺庙、园林等,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建筑的特点与意义2)参观体验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美、精、奇、巧,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古建筑、博物馆等处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角度感受古建筑的风貌、环境、材料、色彩等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3. 教学互动(45分钟)(1)互动讲解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分别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口头或书面答题,模拟竞赛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古代建筑的了解2)制作活动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模型、绘画图像等方式,掌握古代建筑的构成要素、表达方式和形态特征在制作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些辅助材料,比如测量工具、彩笔、剪刀等教具,以便学生在制作中得到更好的和指导4. 作品展示(15分钟)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进行展示,让班级同学欣赏相互交流,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2. 学生在制作任务中的表现;3. 参观实地考察的记录和反馈;4. 学生在竞赛、口头答题等互动环节中的表达和思考能力;5. 作品展示阶段同学的互动和交流情况六、教学反思此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讲解、探究和体验古代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涉及到审美,还包括了文化、历史、科技等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必须要通过不同环节的设计与组织,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古代建筑的演变历程和艺术特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同时,此课程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这也是我在教学设计中重点考虑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