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庐山中学 卓衍琴,,,,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东西3000多千米,南北100~200千米范围的“带状”区域大部分位于北纬25°~ 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一、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1、位置和范围,长江沿江地带地势总的来看比较低平,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必要条件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地形条件,课本75页活动第1题第(1)小题,,长江上游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中游地区江面扩展,河道迂回曲折,水流缓慢;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水网如织上 游,中游,下游,湖口,,,,,,下 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适宜航运,中游 —— 多曲流,多湖泊,易发水灾,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急流,多水能,宜昌,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滩多流急,落差较大,我们可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上游景观,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广阔、 湖泊众多、湖泊中浮游生 物众多、饲料丰富有利 于鱼类索饵、越冬和繁殖,我们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宽阔、径流量大而变幅小,水流稳定,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可以实现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 此外,发展种植业所需要的水源充足,使本区成为我国重要农业区,长江中下游,鱼米之乡,,岳阳楼,,长江沿线旅游景点众多,有山水等自然景观,也有沿线丰富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数不胜数,适宜发展旅游业你知道这些景点是什么?在哪里吗?,,,黄山,西湖,苏州园林,活动1第(2)小题,,,,,我们可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因为这里水流湍急,落差大,我们还可以在长江沿线发展旅游业,因为……,我们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因为……,我们可以在中下发展内河航运,因为……,长江沿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湖泊众多,中下游水流平缓,江阔水深,说说三地的气候类型和特点,三地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 mm以上水热条件充足2)、气候条件,(3)、水运条件,,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4)资源条件,资源丰富,种类多,数量大铁矿(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煤矿(四川攀枝花、贵州六盘水)、有色金属矿、耕地资源、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工农业的发展。
课本76页活动2,(1)、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煤、铁、有色金属、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及耕地资源、水资源、水能源等,(2)、比较长江上下游地区的自然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区别,上游自然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磷矿、耕地和水能 下游自然资源主要有铁和有色金属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 有色金属分布在下游,并且储量丰富,种类多,1、范围:东起______、西至四川________东西绵长______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_________千米的范围内知识回顾,上海,3000,攀枝花,100~200,2、自然条件: (1)、地形和地势:地势总的看来比较____, 以____和________为主2)、气候和干湿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属 ___________气候,夏季____,冬季____, 四季____;降水____,属____区3)、河、湖、水资源:受地形和气候影响, ____稠密,____众多,是我国______资源 最丰富的地区低平,平原,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炎热,分明,丰富,湿润,河网,湖泊,地表水,温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 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④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①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
②长江横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小结,,,,,,,,,,,重庆市,上海市,武汉市,南京市,西部地区,沿江经济地带,长江沿江地带,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长江沿江地带是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纽带,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西部地区,沿 海 经 济 地 带,长 江 沿 江 地 带,,,,,联系东西纽带,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江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生产部门,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铁路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辐射南北,联系东西 — — 纽带作用,辐 射 南 北 | | 带 动 作 用,上海,长江的辐射作用,,课本78页活动1,(2)、结合中国政区图,通过以上这些交通方式,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辐射可以影响到哪些地方,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辐射方向是由本地向南北辐射,向南可到达南部沿海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向北可到达华北地区,最远可到达东北地区,这就使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3)、下面是对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具体描述,请你补充更多的例证。
沿江地带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可借助南北支流,交通干线及输电线路向南北方向输送,沿江地带的贸易借助交通干线与珠江三角洲、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连成一片,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活动2、为了进一步增强沿江地带的整体实力,现在正在建设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活动2、为了进一步增强沿江地带的整体实力,现在正在建设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赞成者的观点正确 沿江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运输量大,单纯依靠长江水运无法满足运输需求,建设沿江铁路和告诉公路,可以充分的发挥长江沿江地带纽带和辐射作用,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发展,又可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更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沿江地带的城市,图2.6 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1、四个特大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的分布与长江干支流有什么内在联系?,(1)、重庆位于四川盆地、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2)、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上,是长江和汉江、京广线与长江的交汇处;(3)、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有京沪线和长江交汇,临江近海,距入海口380千米左右;(4)、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有长江的最后一个支流──黄浦江和京沪线、沪杭线等交汇,又是沿海地区。
2、四个特大城市的分布与长江干支流的内在联系,3、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差异,中下游地区城镇分布密集,其中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分布密度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上游地区沿江城市较少,城市密度相对较低,4、四个城市密集区,(1)、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2)、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3)、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 (4)、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课本80页活动1,对外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课本81页活动2,(1)能提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2)上海是一个广大的消费市场,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3)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管理经验,(4)与其他城市经济交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四、 沿江地带的工业,1、长江沿岸的四大工业基地,图8.29 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电力、冶金 工业基地,钢铁、煤炭 工业基地,钢铁、轻纺 工业基地,综合性 工业基地,钢铁工业走廊:宝山、 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汽车工业走廊:上海、 南京、武汉、重庆,2、长江沿江地带形成的“工业走廊”,工 业 走 廊,钢铁工业走廊,汽车工业走廊,上海宝山 安徽马鞍山 湖北武汉 重庆 四川攀枝花,上海汽车工业基地 南京汽车工业基地 武汉汽车工业基地 重庆摩托车基地,石油化学工业走廊,轻纺工业走廊,,,,课本83页活动,长江沿江地带工业的相互协作,西电东送,,,用技术、信息和教育文化及资金支援西部,五、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1、生态破坏,(1)、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2)、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2、环境污染,(1)、长江水污染状况阅读课本84页“阅读材料”,(2)、长江流域及附近地区酸雨污染状况,①、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通常将 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②、长江流域的酸雨区,③、酸雨的危害: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西南酸雨区,华中酸雨区,华东沿海酸雨区,哪一地区的酸雨污染强度最高?,,黄河对长江的呼唤,从图中你能够获得哪些信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人口膨胀,过渡牧伐,破土开矿,3、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2)、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工作(3)、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4)、退耕还林、退耕还湖(5)、加强河道整治、兴修水利工程(6)、工矿企业污水达标排放,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要得当(7)、大力开发利用水电和新能源,课本85页活动1,①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②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④禁止过度放牧,③修建挡土坝,,⑤控制人口数量,课本86页活动2,,,,水土流失是导致中下游地带洪涝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降低,降水量达且集中,多暴雨,,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区,加强河道整治,,,①退湖还田,扩大湖泊面积,提高湖泊蓄洪能力,②在湖泊周围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修建防洪水利设施,如修建或加固水库,加固长江两岸大堤,课本86页活动题3,①、政府部门要进行宏观调控,依法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②、控制人口数量③、禁止将未经处理的废渣和废水排入河流④、工业设备更新换代,治理酸雨问题⑤、工业要力争实现“三废”的循环利用,课堂小结,地理位置 和自然条件,位置: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距离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100—200千米,形状:典型的“带状”,,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资源:资源丰富,种类多,水运:“黄金水道”,沿江地带的纽 带和辐射作用,四大工业 城市密集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H”型的经济格局,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沿江地 带的工业,,工业基地,“工业走廊”:钢铁工业走廊、汽车工业走廊、石油化工工业走廊和轻纺工业走廊,,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由沪宁杭城市形成的工业带,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
生态环境问题 及其治理保护,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河水污染、酸雨及大气污染、严重的洪涝灾害,,环境的治理保护,,防治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防治长江中下游的洪灾,防治长江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