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菜豆的生物学特性1、根 菜豆属直根系植物,根系分布深而广,根群主要分布在 15~40cm 的土层内,有较强的抗旱和耐瘠薄能力且根系发育比地上部快,在植株幼苗期就能迅速形成根群菜豆根系木栓化早,再生能力差,所以在保护地栽培时应采用护根育苗措施菜豆根上虽有根瘤菌共生,但发生较晚,数量较少,因此菜豆栽培苗期需足够的速效氮供应,否则,对菜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会带来不利影响 2、茎与叶 菜豆的茎依生长习性可分为矮生种和蔓生种,矮生菜豆茎直立不用搭架,蔓生菜豆一般茎长可达 2~3 米蔓生菜豆茎的基部生 长较慢,从第三 节 或第四节开始进入迅速生长期即伸蔓期,茎蔓左旋(即逆时针方向) 缠绕需要搭架生 长菜豆的叶包括子叶、初生叶和蔓生叶子叶一对,多呈肾形,为幼苗的生长发育提供养分菜豆是子叶出土植物,播种不宜过深,以免影响出苗前 2 片真叶为初生叶,是一对对生的心形单叶,从第三片真叶开始 变成三出复叶, 为蔓生叶,每片真叶由 3 个小叶组成,小叶心脏形或卵形菜豆真叶的正反两面及叶柄都有绒毛3、花、荚和种子菜豆的花为完全花,总状花序,每个花序有花 2~8 朵蝶形花冠,花有白、黄、红、粉、紫等多种颜色。
典型的自花授粉,天然杂交率只有 0.2~1%菜豆果实均为荚果,菜豆荚的形状、大小、颜色有很多变异类型形状有长短扁条形, 长短圆棍形,长条形,念珠形以及若干介于中 间状态的形状长短也有较大差别,有的可长达30cm 以上,短的可不足 10cm,绝大部分在 10~20cm 之间 荚的颜色从白至浅绿到深绿可分为多个颜色级别,另有紫、黄和荚面具红色或紫色斑纹的花荚类型菜豆种子有白、红、黄、褐等颜色及多种花斑,其使用年限通常为 1~3 年,随 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及使用价值逐渐降低二、菜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其 对设施的适应性1、温度 菜豆种子发芽最低温度 为 10~12℃,最适温度 为 20~25℃,30℃以上发芽受阻菜豆的春早熟栽培受到发 芽起始温度(≥10 ℃)限制外,还受到花芽分化期所需温度(≥15℃)的限制幼苗期适温为 18~20℃,短期处在 2~3℃则叶片失绿, 0℃受冻蔓生菜豆4~5 片真叶至伸蔓发秧期正值花芽分化时期,花芽分化最适温度白天 20~25℃,夜 间18~20℃ ;温度在 27℃以上,15℃ 以下易产生不稔花粉,落花落荚严重开花结荚期白天温度 20~27℃,夜 间 15~18℃ 为宜, 28℃以上易落花, 35℃落花率达到 90%左右。
地温应保持21~23℃ 为宜,地温 13℃以下,根系不能伸长2、光照 菜豆属于中光性植物,少数秋栽品种要求短日照,南北引种,春秋播种,均能正常开花结荚但在高温而日照不足条件下,则叶柄伸长;秋冬季节连续阴天,则出现落花在幼苗期,菜豆仍需较长和较强 的光照,栽培 时应尽量满足苗期光照3、水分 菜豆是比较耐旱而不能涝的蔬菜,幼苗期需水较少,抽蔓发秧期需水量增加,结荚期需水量较多在土壤相 对温度为 60~70%为宜,在结荚期的结荚率、荚重、全株重最大菜豆不耐涝,幼苗期如果水量大,则下部叶片变黄,开花期水量大则落花落蕾;采收期田间积水达 2 小时,则叶片萎蔫,积水 6 个小时植物死亡空气相对温度日平均以 70%为宜,80%左右有利于授粉受精,湿度过低,菜豆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浇水过多,湿度偏大,又会造成落花落荚,影响产量但达到 80%以上则锈病严重4、土壤及营养菜豆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菜豆适宜土 层深厚,腐殖 质含量高,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菜豆不耐盐碱,土壤 PH 为 6.2~7.0 为好菜豆需氮、磷、钾较多,每收获 1000kg 产品需要氮 3.37kg,磷 2.26kg,钾 5.94kg。
蔓生菜豆需氮量较多,全生育期都 应给予保证在生 长的中后期 应注意氮钾的配合,适当增施钾肥才能获得高产磷对根瘤菌的着生有利,可促进早熟菜豆对硼、钼反应敏感硼对根系生长、根内维管束的发育有利,钼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及固氮菌的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