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五、各单位必须坚持对帐制度,做到帐证、帐帐、帐实相符一)帐证相符月终,发现帐帐不符,就要对帐簿记录和会计凭证进行核对1、看总帐与记帐凭证汇总表是否相符2、看记帐凭证汇总表与记帐凭证是否相符3、看明细帐与记帐凭证及所涉及的支票号码及其他结算票据种类等是否相符二)帐帐相符1、看总帐资产类科目各帐户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各帐户的余额合计数是否相符2、看总帐各帐户与所辖明细帐户的各项目之和是否相符3、看会计单位的总帐、明细帐与有关职能单位的帐、卡之间是否相符三)帐实核对1、现金日记帐的帐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额每日核对并填写库存现金核对情况报告单,作为记录发生长短款,应即列作"待处理财产",待查明原因,经批准后再进行处理2、银行存款日记帐的帐面余额与开户银行对帐单核对每收到一张银行对帐单,经管人应在三日内核对完毕,每月编制一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单位负责人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写出书面检查意见3、有价证券帐户应与单位实存有价证券(或收款单据)核对相符,每半年至少核对一次4、固定资产、库存材料等明细帐的帐面余额,应定期与实存数额相核对,对其他财产物资帐户也要定期核对,年终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
5、各种债权、债务类明细帐的帐面余额与债权、债务人核对清理,清理结果,要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单位负责人汇报并报单位领导人采取措施,积极催办6、出租、租入、出借、借入财产等帐簿,除合同期满应进行清结外,至少每半年核对一次,以保证帐实相符四)对帐符号对帐完毕,相符者应在数字后划"√"号,不相符者,要及时更正、调整第六章财务报告规范一、财务报告的一般要求(一)财务报告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及明细表等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二)各单位必须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及上级单位的要求编制月份、季度、年度财务报告三)财务报告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帐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四)如果不同会计年度财务报告中各项目的内容和核算方法有变更的,应当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加以说明五)任何人不得篡改或者授意、指使、强令它人篡改财务报告数字二、会计报表(一)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1、编制单位名称:编制会计报表的单位,在填写时应注明×××单位名称的全称2、报表名称、编号:单位所编制会计报表的名称和编号3、报表日期: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的日期分为公历月末、季末、年末。
4、计量单位:金额单位与实物单位5、报表附注:为报表中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以及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的事项6、报表或报表封面用户签章事项:单位公章、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财会负责人、复核人及制表人的签章二)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1、单位编制会计报表之前,应按照国家现行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核对、调整有关事项:(1)应由本会计期间确认的各项收入,应按规定及时结算、入帐2)对本年各期盘点中发现的财产短缺、溢余和残损变质应及时进行帐务处理3)办理债权债务的清理工作4)所属报帐单位应报清本期帐务,并及时进行结转5)其他应查对和应调整的事项办理调整完有关事项后,对总帐科目进行试算平衡,总帐和明细帐期末数字必须相符2、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做到:(1)各种会计报表之间,各项目之间,凡有衔接关系的数字,应相互一致,本期报表与上期报表之间有关数字应相互衔接2)出现负数的项目,有关项目除按规定改列外,其余项目以"-"号表示,"-"号填写在数字之前,占两个数字格3)数字填写清楚,填写出现差错时,应按规定的办法加以更正并加盖制表人名章4)各报表必须按规定的金额单位填制5)年度会计决算报表一经批准,需要调整的事项要在下年度按规定进行调整。
三、财务情况说明书1、月份说明各有侧重2、年度说明应对上述各方面年度内情况与上期变化、对下一报告期影响等进行全面说明四、审核财务报告(一)为了保证会计报表正确无误,各单位在财务报告编制完后,必须对以下内容进行认真审核:1、会计报表的种类是否按要求填制齐全,要求填列的项目是否全部填制2、会计报表各项目数字是否与有关帐簿的数字相符3、报表之间有衔接关系的数字是否衔接4、报表附注资料是否反映齐全5、财务情况说明书文字是否清楚,反映内容是否准确、全面二)财务报告经审核无误后,再由制表人、复核人、财会负责人在报表封面上盖章,送单位领导人审核签章,加盖单位公章,然后及时报送有关单位单位领导人对财务报告的合法性、真实性负法律责任三)如果发现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有错误,应当及时办理订正手续除更正单位留存的财务报告外,并应同时通知接受财务报告的单位更正错误较多的,应当重新编报第七章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规范一、各单位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及有关综合管理单位的规定,结合单位内部管理和会计业务的需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二、各单位应当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单位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会计单位及其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权限;会计单位与其他职能单位的关系;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
三、各单位应当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设置;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标准;各会计工作岗位的人员和具体分工;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办法;对各会计工作岗位的奖惩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