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1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1〕2199号)精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规范》(2021-2063)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青饲玉米(Silage Maize)也称之为饲用玉米,青饲玉米在玉米乳熟期至蜡熟期的整株鲜嫩植株,经切碎加工后直接或贮藏发酵后用作牲畜饲料,具有鲜美的适口性和极高的营养价值,是牛羊等反刍动物重要的高品质青饲料青饲玉米产量高、营养丰富,素有饲料大王的美誉,是世界上用于生产奶、肉等畜产品最重要的饲料来源,其种植利于机械化栽培,连作危害小,能充分发挥机械化水平高的优势青饲玉米是理想的食草动物饲料,种植青饲玉米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能提高产奶量、育肥效率和提高受胎率等增产提质增效作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青饲(贮)在世界各国广泛种植,据统计,2016年欧洲种植的青贮玉米面积达500万公顷,占玉米种植面积的约40%,西德、法国等畜牧业发达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都在玉米总面积的80%以上。
美国2010年生产的青贮玉米价值总额约为35亿美元目前,我国青贮玉米面积仅仅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6%到8%,与欧洲畜牧业发达国家高达80%的比例相距甚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畜牧业已从副业变为主业,其占大农业的产值已超过50%我国人多地少,人畜共粮,粮食增产赶不上畜牧业对饲料的需求,饲料价格逐年增高为解决人畜争粮矛盾,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必将是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草食家畜,适度减少猪、鸡的比例, 逐步形成一个节粮型的畜牧业结构从我国保护生态环境及农业的整体发展战略考虑, 发展草食畜牧业将主要依靠农区, 因此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将迅速增加,预计我国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在今后10年内将会发展到玉米种植面积的15%~20% ,即400万公顷左右广西发展青饲玉米产业有先天优势,市场对青饲玉米需要在快速提升中2015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开展粮改饲试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2016年启动粮改饲试点工作以来,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部署,按照农业农村部的工作要求,稳步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有效促进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发展青饲玉米是促进农村和农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阶梯和客观要求。
广西属南亚热带地区,无霜期短,日照充足,降水量丰富而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及饲草的生长,为青饲玉米的种植和培育提供了优势条件,部分地区一年四季皆可种植玉米,大力发展青饲(贮)玉米的推广种植,可有效地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了粮、饲、经三元结构的有机结合,对提高农业收益和畜牧业生产,特别是“节粮型”及“秸秆型”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广西气候生产条件有良好的光、热、气等资源,但同时,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农业生产易受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冷(冻)等气候灾害影响,并且,从我区玉米种植区域来看,我区玉米主要分布于桂西、桂西北和桂中地区,海拔200-2000米丘陵山区,主要由旱地、山坡地和石山区构成,土壤的有机质及磷、钾等矿物元素含量低,土壤贫瘠、光照不足、春秋旱严重,玉米生产后期常发生洪涝灾害,生态条件比较恶劣如何充分利用温热资源实现青饲玉米一年三熟成为我区玉米生产的挑战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广西地方标准《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规范》项目任务下达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制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
编制工作组下设三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标准实施组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外有关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的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对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查阅目前科学界对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的研究进展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包括后期召开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标准实施组负责《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规范》广西地方标准发布后,组织相关单位、农民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会,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让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了解标准,并按标准进行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可有效地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了粮、饲、经三元结构的有机结合,对提高农业收益和畜牧业生产,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广西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青贮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有:DB15/T 410—2019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DB37/T 3109-2018 青贮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技术规范DB41/T 2101-2021 青贮大麦、青贮玉米一年三熟生产技术规程DB45/T 2004-2019 青贮玉米栽培与利用技术规程(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一年三熟播种模式、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生产档案四)调研、形成征求意见稿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栽培生理研究室为广西唯一以玉米栽培与生理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人员长期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近年来主要从事于南方山地玉米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喀斯特地区玉米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玉米根系生长特性及发育机理和玉米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具备有较为全面玉米栽培技术基础2021年1月-3月,标准起草工作小组进行了广泛实地调研工作,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对项目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2021年4月-9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整合已有的参考资料中有关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要求,并结合广西全株青饲玉米冬季育苗实际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广西地方标准《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规范》(草案)。
2021年10月,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规范》立项2021年10月-2022年8月,向广西区内涉及领域的部门及相关专家征求广西地方标准《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规范》(草案)意见根据标准要点框架技术内容,再次修改标准草案,形成广西地方标准《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四、标准制定原则1、实用性原则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调研分析广西区内全株青饲玉米种植现状,在现有国家、行业标准相关全株青饲玉米种植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和相关单位及企业多年的种植栽培经验而总结起草的符合当前区内经济作物产业发展需求,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有效地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了粮、饲、经三元结构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收益和畜牧业生产,对推动我区经济作物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协调性原则本文件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全株青饲玉米种植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3、规范性原则本文件严格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4、前瞻性原则本文件在兼顾当前区内全株青饲玉米种植现实情况的同时,还考虑到了经济作物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在标准中体现了个别特色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条款,作为对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发展的指导五、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来源广西地方标准《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规范》主要章节内容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一年三熟模式、全株青饲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生产档案其中术语和定义主要规定了“全株青饲玉米”的术语和定义,主要依据GB/T 25882 《青贮玉米品质分级》相关术语并结合起草单位讨论确定在玉米乳熟末期至腊熟前期收割,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部植株(包括果实、茎和叶),经切碎、加工、贮藏、发酵后,用于牛、马、羊等草食性牲畜青饲饲料的玉米一年三熟模式主要考虑到全株青饲玉米生长周期并结合区内实际情况进行研讨考察确定第一茬(冬春茬)播种时间在11月下旬~12月中旬,为冬季,为保证玉米发芽、生长所需的温湿度,冬春茬需采用地膜与拱棚种植防冻栽培方式,以保障一年三熟茬口衔接,具体栽培措施为,第一茬(冬春茬)覆银黑双色膜种植,幅宽90cm,厚度0.005mm的低压,高密度超簿膜,覆盖时银色面朝上,黑色面朝下。
幼苗3~4叶时,一次性人工破膜引苗,防止烧苗破膜后及时封堵膜孔,减少水分蒸发和提高地温遇霜冻天气时需加盖小拱棚,拱棚膜采用透明农膜,小拱棚跨度1.2~1.4米,高0.6~0.7米,在盖双膜期间,遇霜冻则封膜,气温高则开两头通风小拱棚在3月份后低温稳定在12℃以上后后拆除第二茬(夏茬)青贮玉米4月下旬~5月上旬之前种植,7月下旬~8月上旬收获;第三茬(秋茬)青贮玉米于8月下旬前种植,11月下旬收获播种要尽量缩短茬口衔接时间,以保证玉米有充足的营养生长时间,提高生物学产量一年三熟模式生产记录见表1南宁明阳一年三熟模式生产记录茬口序号播种时间及要求生育期情况第一茬1第一茬播种时间在11月下旬,覆膜种植,4月10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30d2第一茬播种时间在12月上旬,覆膜种植,4月14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23d3第一茬播种时间在12月中旬,覆膜种植,4月17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20d第二茬1第二茬在4月下旬播种,大田直播,8月7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10d2第二茬在5月上旬播种,大田直播,8月13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05d3第二茬在5月中旬播种,大田直播,8月17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01d第三茬1第三茬在8月中旬,大田直播,11月17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06d2第三茬在8月中旬,大田直播,11月24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11d3第三茬在8月下旬,大田直播。
12月8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13d玉林博白一年三熟模式生产记录茬口序号播种时间及要求生育期情况第一茬1第一茬播种时间在11月下旬,覆膜种植,4月4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28d2第一茬播种时间在12月上旬,覆膜种植,4月7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22d3第一茬播种时间在12月中旬,覆膜种植,4月12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22d第二茬1第二茬在4月下旬播种,大田直播,8月7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07d2第二茬在5月上旬播种,大田直播,8月14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98d3第二茬在5月中旬播种,大田直播,8月19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95d第三茬1第三茬在8月中旬,大田直播,11月15日收获长势良好,生长期约106d2第三茬在8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