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与完全成本计算法的案例分析比较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是管理睬计中两种重要的成本核算措施,这两种措施由于对成本的核算切入角度不同,因而在产品成本、存货计价、收益计算措施及提供的信息用途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从两个具体案例出发,通过对两种成本核算措施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两种措施的优缺陷并加以引申结合运用一、 概述(一)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的时候,其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只涉及变动部分而不涉及固定部分的一种成本计算措施这种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涉及直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不涉及间接成本,因此也称之为“直接成本法”所有的固定成本(涉及固定制造费用)都作为期间成本解决,从营业收入中扣除,冲减当期的利润额由于固定费用是为公司提供一定生产经营条件而发生的,与产品的实际生产无直接联系,而与时间联系较密切二)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其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中既涉及变动部分又涉及固定部分的一种成本计算措施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涉及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也就是说,产品成本既涉及直接成本,又涉及间接成本,因此完全成本法又被称为“吸取成本法”或“归纳成本计算法”。
完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都是产品生产必须要支出的费用,因此不把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来解决,而要把当期发生的固定费用分摊到竣工产品和在产品中去案例1:某公司本月发生的重要经济业务如下: 本月投产100件产品,领用原材料10,000元;生产工人工资10,000元;生产车间支付水电费7,000元;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9,000元;支付固定管理费用1,000元,固定销售费用1,000元本月竣工入库产成品80件,期末在产产品20件,竣工限度50%本月对外销售产品50件,单位售价800元假设期初存货为0)案例2:某公司本月发生的重要经济业务如下:本月投产100件产品,领用原材料10,000元;生产工人工资10,000元;生产车间支付水电费7,000元;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9,000元;支付固定管理费用1,000元,固定销售费用1,000元本月竣工入库产成品80件,期末在产产品20件,竣工限度50%本月对外销售产品50件,单位售价800元计算:案例1:变动成本法:销售收入=50×800=40,000(元) 变动生产成本=10,000+10,000+7,000=27,00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27,000÷(80+20×50%)=300(元)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销量=300×50=15,000(元)变动成本=本期销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15,000+0=15,000(元)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9,000+1,000+1,000=11,000(元)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40,000-15,000-11,000=14,000(元) 利润表(变动成本法) 单位:元项目销售收入40,000减:变动成本15,000其中:销货成本 15,000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0奉献毛益25,000减:固定成本11,000其中:固定制造费用 9,000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2,000税前利润14,000 完全成本法:销售收入=40,000(元)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成本=0+27,000+9,000-(27,000+9,000)÷(80+20×50%)×40=20,000(元) 期间费用=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0+2,000=2,000(元)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货成本-期间费用=40,000-20,000-2,000=18,000(元) 案例2:①完全成本法:销售收入=50×800=40,000(元)本期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27,000+9,000=36,000(元)单位生产成本=36,000÷(80+20×50%)=400(元)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0+36,000-400×40=20,000(元) 期间费用=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0+2,000=2,000(元)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货成本-期间费用=40,000-20,000-2,000=18,000(元) 利润表(完全成本法) 单位:元项目销售收入40,000减:销货成本20,000其中:期初存货成本 0加:本期生产成本 36,000减:期末存货成本 16,000销售毛利20,000减:销售和管理费用2,000其中: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0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2,000税前利润18,000 ②变动成本法:销售收入=40,00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0,000+10,000+7,000)÷(80+20×50%)=300(元)本期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销量=300×50=15,000(元)变动成本=本期销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15,000+0=15,000(元)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9,000+2,000=11,000(元)税前利润=40,000-15,000-11,000=14,000(元)二、 优缺陷(一)完全成本法1.完全成本法的长处完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可以揭示外界公认的成本与产品在质的方面的归属关系,有助于扩大生产者的积极性,因而广泛地被外界所接受。
此外,完全成本法下计算的成本数据也是公司产品定价的重要基本 2.完全成本法的缺陷(1)完全成本法的单位产品成本不仅不能反映生产部门的真实业绩,并且也会掩盖其生产实绩2)采用完全成本法所拟定的分期损益,其成果往往难于为管理部门所理解,甚至会鼓励公司片面追求产量,盲目生产,导致产品积压和挥霍3)采用完全成本法,对于固定制造费用,往往需要通过繁杂的分派手续,并且受会计主管人员的主观影响二)变动成本法 1.变动成本法的长处(1)变动成本法更符合配比原则的规定变动成本法将当期所确认的费用,按照成本性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与产品生产数量直接有关的成本(即变动成本)这部提成本由已销售产品承当的相应部分(即当期销售成本)需要与销售收入(即当期收益)相配比;未销售产品承当的相应部分(即期末存货成本)则需要与将来收益相配比另一部分则是与产品生产数量无直接关系的固定制造费用,这部提成本所有列为期间成本与当期的收益相配比2)能增进公司注重市场,以销定产在变动成本法下,产量的高下与存货量的增减对利润都没有影响在销售价格、成本水平、销售组合不变的状况下,利润将随销售量同步增长3)便于强化成本分析控制,增进成本减少。
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取决于各项变动生产成本发生的多少,因此可直接分析因成本控制工作自身的好坏而导致的成本升降;同步,有助于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指标分解贯彻到各个责任单位,分清各部门责任,调动各部门减少成本的积极性4)简化成本核算,增强平常管理在变动成本法下,把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从边际奉献中扣除,可以省掉许多间接费用分派的手续可以减少产品的核算工作,避免间接费用分派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确性5)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进行科学预测和短期经营决策采用变动成本法获得的单位变动成本、边际奉献和其他有关的信息(变动成本率、边际奉献率、安全边际率等),对管理人员十分有用,揭示了业务量与成本变动的内在规律,明确生产、销售、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为开展本量利分析奠定了基本所有这些,均能协助管理人员进一步地进行本量利分析、边际奉献分析,用来预测前景(预测销售量或销售额、预测成本、预测利润等),进行短期经营决策2.变动成本法的缺陷(1)成本的划分并不精确采用变动成本法的前提是按成本的习性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但由于公司大部提成本费用都是混合成本,这样就必须先按一定的措施分解混合成本。
对混合成本的分解是一种出糙的计算,根据不精确的变动成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自然是不精确的2)变动成本法对存货计价不涉及固定成本在内一般觉得,固定成本是为了制造产品而支出的,应当由有关的产品承当,产品成本中如果不涉及这部提成本,显然是不完整的3)不适应对外财务报告的规定财务会计规定所计量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持公正、真实由于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作期间成本,这样,一方面期末存货的成本构成中排除了固定制造费用,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偏低;另一方面期间成本偏高,又导致损益表上的净收益偏低因此,变动成本法的这种解决措施,将影响到股东等投资者的利益4)不便于长期投资和定价决策从长期来看,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很难固定不变,因此,按成本习性规定编制的损益表资料,无法用于增减生产能力等长期决策三、结合应用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为了使公司的成本核算既能满足内部管理需要,又兼顾对外报告的规定,在成本核算时我们可以结合两种核算措施的长处,将两种措施结合起来运用,即实行“结合制”使成本核算措施可以满足各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要集合两种核算措施的长处,使会计信息系统更加完善,从逻辑上来讲,重要有如下三种措施: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作为两种成本核算措施同步使用使用这种方式就是在既有的完全成本法的基本上,再此外以变动成本法为基本新设一种核算系统,两种成本核算方式同步使用。
这种方式的长处是显而易见的,它集合了两种措施的所有长处,可以用完全成本法产生的财务信息作为对外提供报告的根据,用变动成本法产生的财务信息作为对内部管理层提供信息的根据,各取所需但是它的缺陷也十分明显,比起单独使用一种成本核算方式,对于所有的经济业务,会计人员都要按照两种成本核算措施核算两次这需要大大增长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增长公司的财务成本,违背了成本效益原则如果考虑到同步实行这两种措施的成本费用,那么这种结合方式并不是很十分的可取 (二)基于变动成本法上的两种成本核算措施的结合基于变动成本法上的两种成本核算措施的结合就是以变动成本法为基本,期末对固定制造费用进行调节得出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资料这种结合方式的好处在于,在平常核算时,按照变动成本法来核算,可以随时得到成本内部控制、绩效评估的信息在期末需要对外提供会计报表时,通过对有关账户进行合并调节,得到完全成本法下的多种成本信息,编制会计报表相比单独使用一种成本核算方式而言,这种结合两种成本措施的核算方式并没有给会计人员带来太多额外的工作量,但是,获得的财务信息却要多诸多,使变动成本法更好地完毕对内管理和对外报告两方面职责,兼顾内部经营管理和对外报告的需要,是切实可行的。
三)基于完全成本法上的两种成本核算措施的结合这种结合方式就是说在平常核算时以完全成本法为基本进行核算,期末通过对各个成本项目进行调节,得到变动成本法下的多种成本信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