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诗眼”题型1、理解古典诗歌中“诗眼”的概念,并能 在诗歌赏析的过程中学会巧抓“诗眼”和 体会“诗眼”,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 诗的无穷魅力2、掌握寻找辨析诗眼的几个方法关于“诗眼”的含义: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 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 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 歌内容的窗口诗眼”的词性特点及其一般位置: 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 一般的说,从炼字角度看,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 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从一字(词)统领全诗有度 看,诗眼多在首联(第一、二句)或尾联(第七、八 句)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 中,而隐藏在标题中关于“诗眼”的具体阐释 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 浓厚的感情色彩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 空”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 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 诗主旨 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 ”,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 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 而境界全出”。
3、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一 字(词)领全诗型] 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 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 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 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 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 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 力例1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 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属炼字题型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 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 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 幽静孤寂的景色(意境)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快哉亭 陈师道城与清江曲,采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度鸟欲何向? 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问题: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 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问题变式: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属炼字题型参考答案: “隐”“依”隐”“依”二字在这里 运用的是拟人(或“比拟”)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 地描绘出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依傍着山峦 升起的景象,富有情趣 一字(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 某字(词)是全诗的“诗 眼 ”,为什么?某字(词)是全 诗的关键,为什么? 或请找出 全诗的关键字(词),并说明 理由•(1)该字(词)对突出主旨 (思想情感)所起的作用 •(2)该字(词)在诗中结构 上所起的作用 一字(词)领全诗型答题要点 例1 日暮倚杖水边①(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问题:在全诗中起到“诗眼”作用的是哪一个词? 为什么?试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全诗起到诗眼作用的词是首联中的“羁绪”两字诗的一、二两句作者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 诗人的纷乱愁思,写出了漂泊的旅思;接下来三、四 两句用屈原和白居易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谪官的愁思 ;五、六两句写自己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 的苦闷;最后七、八两句表达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和宦 海浮沉的厌倦。
全诗就是这样层层抒发了诗人在漂泊 旅途的种种愁绪总之,“羁绪”两字是全诗的“诗眼”所在,起到了 总领全诗的作用问题:全诗创作的意图表现在哪一个字上?诗中是怎样 具体表现这一意图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分析:全诗主旨表现在一个“归”字上诗的第一、二 句说长久客居外地,华发早生,此刻乘舟自桐庐归来, 可见思归之情非常急切;中间四句写归途景物,在落日 余辉的映衬下,天空中浮起了一弯眉月,天色渐晚,晚 风渐紧,暮潮兴起,阻止归程,只好夜泊渔浦;七、八 两句写此时又听得阵阵落雁的声音,更加剧了作者的思 归之情总之,这首诗写岁暮景物,紧紧围绕一个“归 ”字,抒发作者浓浓的思归之情例2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 (宋) 潘阆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例3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问题: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 赏析参考答案: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 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 用一个“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 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 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例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问题:请写出本诗诗眼并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其作为诗眼 的理由参考答案: 诗眼是“安闲”或“安闲一老翁”理由:全诗紧紧围绕“ 安闲”二字展开,“卧迟”“睡美”至“未起”等诗句都表现 出老翁的安闲,此句也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 的形象与心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夜归 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筇:指代竹杖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 全诗作简要赏析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 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 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 、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 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 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 托出游子对家的思念之情总之,全诗以“ 夜归”两字统摄全篇,生动形 象地刻画了游子深夜回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