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基金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功能、矛盾及其突破 摘要:大学生创业基金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其管理和使用绩效还不够高,对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存在基金的无偿性和有偿性的定位矛盾,有限规模和有效激励的结构矛盾以及专业化运营需求与非专业管理模式的制度矛盾,基金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教育、扶持和引导三项功能影响受限所导致的完善创业基金的运营管理,促进我国大学生创业事业的发展应当从扩大创业基金投入规模、优化创业基金使用结构、健全创业基金退出制度、强化基金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关键词:创业基金,管理策略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研究”(Y201534976)和2015年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会资助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大力实施正在推动新一轮的大学生创业浪潮为了解决创业所需的启动和发展资金的问题,政府、银行、高校和商业机构设立了种类繁多的创业基金、创业贷款,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融资便利高校创业基金,就是指高校通过政府、市场或社会等渠道筹资设立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基金。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愈发重视,高校通过筹资直接设立或政府、企业等设立委托高校管理的各级各类创业基金规模不断壮大,对于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开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然而,由于围绕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和制度还不够成熟,高校对创业基金管理经验还不够丰富等原因,高校创业基金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制度还不够科学、渠道还不够畅通,研究这一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大学生创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高校创业基金服务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功能从国际和国内经验来看,创业基金的设立对于促进大学生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据显示,由于创业资金得不到充分保障,55.8%的大学生创业之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创业行业,[1]这说明创业资金对于大学生创业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实际上,一些高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往往需要相对更多的资金支持,同一创业项目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对创业资金表现出不同的需求创业基金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挥教育功能,服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与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基金往往也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资金来源,作为一种教育的投入,创业基金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具有教育的功能。
创业教育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表现出普遍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这表现在,一方面,创业教育和其他的科学知识或实践技能教育一样,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结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良好的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认知,培养竞争意识,适应竞争环境,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等多重作用另一方面,区别于其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创业教育需要高度实践化的教学环境,鼓励和引导学生直接从事创业就是实施创业教育的最好的形式,而这一教育形式必然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就是通过这一途径发挥其首要的教育功能2.发挥扶持功能,服务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与成长发展需求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为许多创业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公司成长期间一笔重要资金甚至是“第一桶金”,毫无疑问对于创业项目起到了重要的扶持作用从创业项目在纵向上的发展来看,许多创业项目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资助而宣告失败创业基金就是要发现这样的项目并及时注资,从而帮助其安全度过“困难时期”从创业项目在横向上面临的竞争来看,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与市场上在资金条件更为优厚的创业项目相比往往不具有优势,这就需要高校利用其创业基金对这些项目给予扶持,帮助其适应早期的竞争在英国,被牛津大学誉为“常青树基金”(evergreen fund)的“大学萌芽挑战基金”(University Challenge Seed Fund,UCSF)对于推动牛津大学的学生创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99年基金成立时就拥有了4000万欧元的规模,牛津大学将这些资金投入71个具体项目中,资助额度从2500英镑到25万英镑不等[2]这些资金的投入有效弥补了牛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缺口,解决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困难,促进了牛津大学学生创业实践的蓬勃发展3.发挥引导功能,服务大学生创业市场结构优化升级从政策的鼓励方向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来看,高科技含量、新成果转化的创业项目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首选方向,许多高校也都在实际工作中重点支持这一类的创业项目这实际上是高校的一种主动引导的行为,其主要途径就是在创业基金的分配和使用中给予这一类项目更大的支持力度,优化创业市场的组成结构,从而使得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表现出引导的功能德国高科技创业基金(HTGF)从2005年起至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范围内共完成了279项总投资额约4.2亿欧元的种子期项目培育,创造了55位所谓的“纸上百万富翁”,高科技创业基金引领了半壁江山[3]这一引导功能能够发挥作用的时机主要是在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种子期间我国和德国一样,面临种子资本市场早期风险投资不足的现状,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基金引导种子基金市场,高校筹资设立专项创业基金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图1 创业基金服务大学生创业的三大功能二、高校创业基金服务大学生创业的三重矛盾如前文所述,高校创业基金通过发挥教育、扶持和引导三个功能对大学生创业实践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内在结构与外在运行之中的一些结构性和制度性束缚,突出表现为三重矛盾1.无偿性与有偿性的定位矛盾既然是一种教育投入,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的使用就应当和其他的教育行为一样,不应以追求经济利益回报为主要目标无偿性也就成为目前为止社会对于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的一种普遍认识通过这样的投入能够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甚至是未来的优秀企业家,就是这一投入最好的回报然而,作为基金的一种,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毕竟不是直接发放给大学生的奖助学金,仍然有着保值增值的要求以及再循环的需要,表现出有偿性特别是对一些规模较小且来源不十分稳定的创业基金而言,这一要求又显得十分迫切与此同时,在大学生创业项目存在普遍的高风险环境下,对于创业基金的使用必须慎之又慎,否则大量的缺口会对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形成巨大的再循环压力这样一种无偿性和有偿性的矛盾使得人们对于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产生一种定位上的困惑一方面,如果只强调其无偿性,基金的管理者就必须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从而导致对财政预算和社会捐赠的依赖越来越高。
而财政预算在通常情况下是保持相对稳定的投入,社会捐赠又面临着较高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高校来说,一旦这样的平衡被打破,创业基金就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困局另一方面,如果过度强调其有偿性,就会对本就处于尚不成熟阶段的大学生创业公司形成短期内巨大的还款压力,很有可能导致基金根本无法发挥扶持的功能实际上,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基金总体上更加偏向无偿使用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短期内大量的资金注入使得创业基金的来源有着充分的保障,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在短期内仍然可以依靠不断注入资金来维系其运转2.有限规模与有效激励的结构矛盾一般认为,一个项目由萌发创意至项目成熟大致需经历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阶段种子期是指技术的酝酿与产品的发明阶段,该阶段涵盖创意的酝酿,产品的成型或服务流程的构造等内容,资金需要量相对较少创建期指项目已形成产品原型和经营计划,但尚未进入市场,资金主要用于经营场所准备、设备设施购置及产品开发及营销等,该阶段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成长期指公司已成功开发出在市场上富有生命力的产品,通过追加投资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快速发展阶段很显然,处于成长期的创业项目资金需求量巨大,不属于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所帮扶的层面,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资助的重点应该是处于种子期或创建期,资金需求量不是特别大的一些成长性项目。
[4]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区别于商业性风险投资或政府直接设立的创业基金而言,规模还比较小很多大学生创业项目基金的支持少则几千元,多也不过数万元对于一些资金需求较大,或是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创业项目而言,这一支持显得微不足道这就导致有限规模的基金支持无法对大学生创业形成有效的激励,也就无法有效发挥创业基金的扶持和引导功能当前大学生创业项目在种子期获得的基金较少,很多项目没有“破土”就缺乏后续基金很多基金都是以“后补助”的方式奖励已经冲出种子期,进入创建期或者成长期的项目重短期收益,缺乏对项目“破土”前的长期持续投入和培育,是当前大学生创业基金使用上存在的一个问题实质上,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帮扶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有多少受资助的项目由种子期顺利过渡到创建期或成长期,而不是有多少项目因创业基金帮扶取得高额的收益因此,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必须注重其使用结构的科学性,能够正确评估所支持项目的成长阶段和资金需求,避免无效激励的情况出现3.专业化运营需求与非专业管理模式的制度矛盾在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主体通常都是学生工作部门,包括学工部(处)、研工部(处)、团委、就业指导等部门由于制度惯性的存在,这些部门也就十分自然地成为了创业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单位。
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一般由学校创业管理职能部门牵头财务、学工、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成立的基金管理委员会承担资助项目的评审工作,投出资金的后续监管、回收工作则由创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这样一种基金的管理模式在现实中存在一些弊端,主要包括:(1)在创业项目的评估阶段,忽视项目选择的专业性基础,缺少相关专业人员的智力支持,易造成项目评审的专业性水平降低,不能有效选择潜力项目进行资助,导致基金资助项目的成功率偏低2)在创业基金投出后,限于学校创业管理职能部门人手有限,加之在基金使用上绩效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项目后续跟踪和指导措施,未能对受资助项目形成有效的压力管理,导致创业资金使用效率偏低上述问题可以概括为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的专业化运营需求与非专业管理模式的制度矛盾这样的制度矛盾在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域普遍存在,导致这一矛盾产生的原因除了制度惯性外,还在于基金绩效考核压力的缺失由于大学生创业基金在许多高校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绩效考核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导致管理部门缺乏考核压力,对于基金的绩效结果不甚关心去行政化地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基金管理队伍,形成富有成效的创业基金跟踪管理制度,构建有效的基金绩效考核指标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不佳,绩效不高的关键。
三、破解高校创业基金服务矛盾的策略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创业基金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其管理和使用绩效还不够高,对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存在基金的无偿性和有偿性的定位矛盾,有限规模和有效激励的结构矛盾以及专业化运营需求与非专业管理模式的制度矛盾,基金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教育、扶持和引导三项功能影响受限所导致的为此,要完善创业基金的运营管理,促进我国大学生创业事业的发展,就应当从扩大创业基金投入规模、优化创业基金使用结构、健全创业基金退出制度、强化基金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1.扩大创业基金投入规模,加强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尽管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创业基金的种类不断丰富、规模不断壮大,但比起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还表现出一定的差距以美国专门最大的基金会之一——考夫曼基金会为例,自2002年起,考夫曼基金会每年至少设立1亿美元用于在全美各地资助大学生创业[5]相比而言,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作为我国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基金,每年的投入规模也不过5000万元人民币而高校能够筹措获得资金则更加有限,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该校每年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基金规模约为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这一总额已经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平均到该校每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