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析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50KB
约5页
文档ID:484100197
试析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1/5

试析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新区群力小学 李文生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如火如荼地推进已有八个年头八年来,我们与新课程一路同行,经历了酸、甜、苦、辣,既有苦恼,也有喜悦八年来,学校管理制度、校长办学理念、教师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农村小学服务区域为农村地区,服务对象为农村地区小学生,在实施新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有:一是教师教学理念滞后,适应教改的速度慢、节拍慢由于农村小学所处的地理环境,农村小学教师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教师思想观念、教学观念滞后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矛盾突显,年龄趋于老龄化我校20名教师,年龄50岁以上5人,年龄45岁至49岁5人,人均年龄约40岁,有的老师对实施新课改,教授新教材不能够很快地进入角色二是小学教学硬件设备、设施不完善,与新教材教学有脱轨现象新课程教学实施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演示、配套的教学软件、实物投影进行辅助教学但农村小学生源锐减,经费不足这些硬件设备、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有些知识的教学一带而过,也不能很好地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部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多内容要求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电脑中下载信息、到社区调查等,但农村小学望城不住城,有的学生到市区去的机会就很少,教材中部分内容超出了小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

四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欠缺,资源利用意识淡薄新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要求适当地开发校本课程由于条件和师资水平所限,很多农村小学没有开发好、利用好校本课程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五是家长外出务工较多,无法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程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提倡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可是,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学生成了“留守儿童”,学生跟着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农村有句老话“不教隔代子”,爷爷、奶奶只能管生活上的琐事新教材提倡的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在农村小学中开展不容易六是学校制订的管理制度与新的形势要求节拍不合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绩效工资后,学校原有的管理制度应重新建构,但缺乏成熟的经验,对教师、学校的管理,农村小学显得乏力七是评估教学质量囿于一张考卷新课程要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指导,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然而,期末测试卷,水平测试卷缺乏这方面的考查内容,要么是“穿新鞋,走老路”,要么是蜻蜓点水,只稍作涉及社会评价教师仍然是“戴着老花镜”八是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不紧,成了“两张皮”。

我校服务的区域有两家幼儿园,学前教育老师仍然是按部就班地教学,没有经过系统的新课程培训,甚至导致新生一年级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我校老师的教学思路新课程实施在教育界已形成共识,这是千秋伟业的“奠基工程”唯物法告诉我们:矛盾具有可转换性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我们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领头羊”,要千方百计地正视问题和困难,寻找解决的办法只要方法对路,问题是能解决的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我校寻求的对策有:一、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我们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思想解放有多远,我们的教育改革就能走多远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暑期教师集训期间开展观摩、交流、讨论,使教师观念适应课改的需要今年实施绩效工资后,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我该怎么干”的大讨论在讨论中统一思想,在讨论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人才观、课程观在讨论中,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思路,提出了“稳步推进,培养有用之才,办当地老百姓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们对新课改的理念也逐步烂熟于心二、加大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缩短与示范学校的差距农村小学一般都是薄弱学校这个“弱”也是相对的,主要弱在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上。

为了使弱能逐步变强,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各校使出浑身解数,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学设施和投入我校近几年集中资金投入,把钱用在刀刃上,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推进,先后翻修教学楼,硬化路面,购置电脑,添置图书,开放图书室对语文、英语课程购买影碟机,尽量满足教学需要,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不断地开源节流同时鼓励教师自制教具,制作DVD光盘,并挑选较好的自制教具,给予一定的奖励三、强化校本教研,培训教师、培养教师毛主席说:“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的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生力军,要充分地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一)是加强学科教研组的力量,每年推选一次骨干教师,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年我们在教师中推选语、数两科骨干教师各一名,以骨干带一般,强化新课程的教学二)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凡是省、市、区教研活动,我们力争让教师全员参与,取得实效三)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每学年邀请省、市、区骨干教师、教研员到校指导四)是下硬指标任务,督促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规定教师每年学习教育理论书籍至少两本,每年每人需交新课程的自学笔记、心得体会两篇,否则不予评优选模。

五)是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为导向,以行动研究为主近两年我校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发表在市级以上的刊物有10篇以上六)是开展校际交流我校选择同类型学校进行教学交流,找问题、找差距;到示范学校取经,考试采取示范学校试卷,使教学具有针对性通过以上办法,使教师主动适应新课程要求,每年教师100%的轮训一遍,四、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实施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而且会编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来我们学校地处市郊,我们语文组老师对作文教学资源进行了开发,编写了适合学生生活的专题文集这个专题很适合学生作文使用,正在中高年级逐步推广学生在作文中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开发变化……,在作文中体会做人的道理五、建立家长联系制,构建家校联系的“渠道”新课程的实施必须得到家长的认可,理解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向前推进结合农村实际,我校建立了家长联系制,以农村村民小组为单位,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宣传新课改精神,以会代训集中培训在农村有一定文化知识并有威望的家长,形成补缺机制我校每月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深入课堂听课,参观学生作业、作品展览,了解我校实施的新课程,同时发放征求意见表,征求家长的意见、建议,以此促进教师改进教学。

六、重构学校管理制度,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教学管理制度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导向作用,管理的方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我们改变了以往对老师备课整齐划一的要求,将课备得越详越好,备得越齐越好,必须书写的要求改为强调写教学反思,教案可以改了再改再使用备课进行分层管理,对年青老师要求写详案,对老教师要求可写简案在课堂的监控上,推行随堂听课制,促使教师认真对待每堂课,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结合实施绩效工资,正在修订学校各项管理规章,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我校结合实际,扎实推进“五园”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了书香校园活动,促使老师能从田园到校园、从牌桌到书桌、从酒柜到书柜的转变各班开展书香班级活动,创设小气候,使一批学生成长起来近两年,我校学生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作文竞赛,学生有30多人次获奖,教师有5人次获奖七、探索评价方式的变革,注重情感与价值观的渗透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同时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发展在评价中既注重结果,更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我校按照新课标精神,搜集、整理、打印了课堂教学中建议老师使用的激励性评价语言这些语言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肯定和赞美;学生评价学生,要求正确、有礼貌;学生自我评价,要求真实、自信。

我们还开展了学生评价老师的活动,去年评选出了“学生最喜爱的老师”2名,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我们加强了单元检测的力度,不论是哪个科目,都要使学生每一单元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要求通过检测,以帮助学生和老师查漏补缺,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八、搭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桥梁,形成“直通车”我校将新课程实施延伸至学前教育,选派素质高、责任心强,对新课改有造诣的老师指导学前教育我们正在向教育主管部门申报,并接纳当地学前教育机构老师参加我校的教研活动,理解新课程的内涵,使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无缝对接开弓没有回头箭,新课程观念已深入人心虽然在实施新课程中有些“疑难杂症”,但只要我们秉承“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的理念,坚持不懈的抓课改,就一定能谱写新的辉煌!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绩效工资更激发了广大教师敬业爱岗的热情,一个崭新的教改局面必将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2009年10月28日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