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RH5转向架 - 图文

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9.75KB
约38页
文档ID:256364533
CRH5转向架 - 图文_第1页
1/38

CRH5转向架 - 图文 转向架5.1 转向架概要CRH5动车组每列8辆编组,如图5-1所示,采纳“五动三拖”的编组构成,所用转向架包括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两种形式,其中动力转向架有3种类型(简称M,其制造图纸代号分别为AX304101、AX109567与AX30500),非动力转向架有2种类型种〔简称T,图纸代号分别为AX30513与AX30514〕 动力转向架AX304101MC1车辆1 MC2 AX109567 AX30500M2S车辆2 M2S AX30500TP车辆3 TP AX30513AX30513M2车辆4 jia AX30500 MC1 车辆8 MC1 AX30500AX109567AX304101 AX30500T2车辆5 T2 AX30514AX30514TPB车辆6 TPB AX30513AX30513MH车辆7 MH AX30500非动力转向架图5-1 动车组转向架编组示意图 CRH5动车组转向架在TAV-S104转向架根底上改良设计, TAV-S104转向架由阿尔斯通公司于2002年设计,应用于西班牙 Lanzaderas动车组上该转向架源于意大利ETR系列摆式动车组转向架,并经国内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提出相关技术要求改良而来。

与TAV-S104转向架相比,CRH5转向架主要是将二系悬挂由钢弹簧改为空气弹簧;为适应中国的线路,轮对内侧距由1360mm改为1353mm;车轮踏面形式重新设计后采纳XP55型车轮踏面 CRH5转向架一系悬挂装置采纳拉杆轴箱定位方式,二系悬挂系统由上枕梁、空气弹簧系统、抗侧滚扭杆、二系横向减振器、二系垂向减振器、抗蛇行减振器、防过充装置、横向档和牵引装置等组成;传动装置由齿轮箱、万向轴、平安装置和体悬式电机组成,转向架与车体间采纳“Z”字形双牵引装置,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根底制动采纳轴盘制动 动力转向架与非动力转向架的主要区分是,〔1〕动力转向架有1根动力轴和1根非动力轴,而非动力转向架有2根非动力轴,动力轴上装有两个制动轴盘和一组齿轮箱;〔2〕非动力轴上装有三个制动轴盘;〔3〕动力转向架构架比非动力转向架构架在横梁上多了一个齿轮箱拉杆座 5.1.1 动力转向架(M)CRH5动车组中的动车(第1,2,4,7,8号车),分别装用了制造图纸代号为AX304101、AX109567、AX30500三种M转向架,其中第1、8号车所装用的图号为AX304101与AX109567转向架轴端布置有轴温传感器、ATP/LKJ2000速度传感器以及接地回流装置,另外AX304101转向架前端安装了轮缘润滑装置和扫石器,在2,4,7号车所装用的图号为AX30500转向架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

动力转向架〔见图5-2〕主要由焊接构架组成、一系悬挂及轮对轴箱定位装置、二系悬挂及牵引装置、抗侧滚扭杆装置、上枕梁、驱动装置〔齿轮箱、万向轴等〕、停放储能制动装置、根底制动装置、轴温报警装置与接地回流装置、撒砂器和ATP信号接收系统与轮缘润滑系统〔列车头尾部动力转向架〕等组成AX30500型动力转向架如图5-2所示图5-2 动力转向架 5.1.2 非动力转向架(T)CRH5动车组中的非动力(第3,5,6号车)分别装用了图号为AX30513和AX30514两种T转向架, 其中第3、6号车装用T车转向架AX30513,第5号车装用T车转向架AX30514该转向架的构造如图5-3所示,主要由刚构造焊接构架组成、一系悬挂及轮对轴箱定位装置、二系悬挂及牵引装置、抗测滚扭杆装置、上枕梁、停放储能制动装置、根底制动装置、轴温报警装置与接地回流装置和速度传感器装置等组成AX30513型非动力转向架如图5-3所示图5-3 非动力转向架5.2 构架组成5.2.1 构架主体构造构架〔图5-4所示〕由两个侧梁和两个横梁组焊为“H” 型箱形构造侧梁由6块钢板焊接而成下凹“U”形构造,分别为侧梁上盖板、侧梁下盖板、外侧立板和三块内侧立板,钢板材质为S355J2G3。

侧梁上焊有拉杆定位座、一系垂向减振器座 、二系横向减振器座、一系弹簧定位座、二系空气弹簧定位座、横向缓冲器座、轴箱起吊吊座、制动横梁座等;横梁为无缝钢管,外径为φ168.3mm,壁厚14.2mm,材质为S355J2H,横梁上焊有制动横梁座、牵引拉杆座、抗侧滚扭杆座、防过充钢丝绳安装座、齿轮箱拉杆座等CRH5转向架构架与TAV-S104相比拟有如下差异: 〔1〕侧梁上弹簧座的构造不同;〔2〕CRH5转向架二系垂向减振器座设置在侧梁内侧; 〔3〕CRH5转向架防过充钢丝绳安装在构架内侧构架用钢板材质为S355J2G3,型材材质为S355J2H,这些材料均符合UNI EN 10125标准中非合金构造钢标准对于重要部件的钢板,阿尔斯通制订了比EN 10125标准更为严格的内部标准K20409和K20580,纵向冲击性能为-20℃时60J,焊接在构架上的重要座(定位座、弹簧座等)均采纳质量牢靠的锻件加工而成,材质均为S355J2G3侧梁和构架焊接后,加工之前,进展热处理消退焊接内应力 图5-4 动力转向架构架组成 5.2.2 动力与非动力转向架构架组成比拟CRH5转向架共有两种构架组成形式,即动力转向架构架组成和非动力转向架构架组成。

为了实现模块化设计,两种构架组成的主体构造尽可能通用与后者相比,前者多出了齿轮箱吊座、砂箱座等驱动和协助设备安装座,如图5-5所示 齿轮箱吊座 砂箱座 (a) 动力转向架构架组成 (b) 非动力转向架构架组成图5-5 动力与非动力转向架构架组成比拟 5.2.3 侧梁组成侧梁承载主体构造采纳钢板焊接成封闭箱体,上下盖板和外侧立板采纳12mm厚的钢板整体压型,内侧立板采纳一块12mm和两块10mm厚的钢板与横侧梁连接座拼接而成为了提高横、侧梁连接处的承载实力,该部位采纳整体模锻技术,设计了锻造横侧两连接座侧梁主体承载构造上焊接有定位座、空气弹簧定位座、横向挡座、横向减振器座和制动横梁座等,如图5-6所示 定位座 横侧梁连接座 定位转臂座 横向减振器座 空气弹簧座 制动横梁座 横向挡座 〔a〕 侧梁组成 (b) 横侧梁连接座图5-6 侧梁组成及其整体式横侧梁连接座示意图 5.2.4 横梁组成横梁组成分前端横梁组成和后端横梁组成两种,均采纳无缝钢管型材,管材规格?168.3mm×14.2mm,材质为S355J2H钢管。

两横梁分别与两侧的横侧梁连接座圆管焊接动力转向架与非动力转向架横梁上均焊接有制动吊座、牵引拉杆座和扭杆座,不同之处仅在于动力转向架构架的后端横梁组成上还焊接有一个齿轮箱吊座,如图5-7所示 (a) 前端横梁组成制动吊座 牵引拉杆座 扭杆座 (b) 后端横梁组成 图5-7 动力转向架构架横梁组成齿轮箱吊座5.2.5 制动横梁 动车转向架与非动力转向架制动横梁区分仅在动力轴侧,这是由动力轴上的制动盘数与非动力轴不同引起的制动横梁构造如图5-8所示 动力轴制动横梁非动力轴制动横梁 图5-8 制动横梁5.2.6 构架吊座 动车构架组成和非动力构架组成中含有多种吊座构造为保证吊座以及吊座与构架主体的连接强度,牵引拉杆座、扭杆座和齿轮箱吊座均采纳了加装补强板后整体焊接构造轴箱内、外侧定位座为模锻成型构造为幸免吊座上干脆攻丝在螺纹损伤后无法修复的状况出现和紧固件的螺纹强度匹配,在无法运用平凡螺母的吊座,均采纳了销形螺母的方案各吊座构造如图5-8所示 装配面 载荷方向(a) 盘形制动吊座 载荷方向 装配面 (b) 牵引拉杆座 装配面 载荷方向 (c) 抗侧滚扭杆座 (d) 齿轮箱吊座〔仅动车转向架构架有〕 装配面 载荷方向(e) 一系垂向减振器座 载荷方向 装配面(f) 二系垂向减振器座 装配面 载荷方向 载荷方向 装配面 〔g〕 空气弹簧座及横向挡座 〔h〕抗蛇行减振器座 内侧定位座 外侧定位座 〔i〕 轴箱定位座 (j) 制动梁座 (k) 横向减振器座图5-8 各吊座构造图5.3轮对组成轮对组成包括动力轮对组成和非动力轮对组成。

动车轮对组成安装在动力转向架上,包含一个动车轮对轴箱装置和一个非动力轮对轴箱装置;非动力轮对组成安装在非动力转向架上,包括两个非动力轮对轴箱装置动力轮对轴箱装置和非动力轮对轴箱装置的主要区分是:动力轮对轴箱装置采纳动车车轴,车轴上安装有一个齿轮箱组成和两个制动盘,而非动力轮对轴箱装置采纳非动力车轴,车轴上安装有三个制动盘,如图5-9和5-10所示动力、非动力轮对轴箱装置均由轮对〔包括车轮和车轴〕、轴箱及轴承等局部组成车轴为空心车轴,中空直径为φ65mm,材质为30NiCrMoV12;车轮采纳整体车轮,材质为R8T,可磨耗半径为40mm;每个轴箱配备一个SKF—TBU圆锥滚子轴承组 图5-9 动力轮对轴箱装置 图5-10 非动力车轮对轴箱装置 5.3.1 车轮CRH5转向架车轮〔图5-11〕与TAV-S104、SM3、ETR460、ETR470、ETR480车轮为同一类型,整体车轮所用材质为符合UIC标准的R8T,车轮直径为890mm。

车轮设计和制造标准执行EN 13262 和 UIC 812-2 〔1〕车轮几何特性车轮几何参数见表5-3 〔2〕材料 图5-11 车轮断面图 整体车轮按标准EN13262:2003 (铁路应用-轮对核转向架-车轮-产品要求)和 UIC 812-3规定的条款,必需用R8T牌号的钢制造对车轮的化学分析应通过光谱分析进展,不同元素和杂质的百分极限值在表5-4内示出 表5-3 车轮几何参数新车轮的滚动圆直径 磨耗到限的车轮的滚动圆直径 轮辋宽度 踏面形式 轮毂装配直径 轮毂宽度 整体车轮的最大重量 φ890 mm φ810 mm 135 mm XP55 φ192 mm 180 mm ≤ 311kg表5-4 不同元素和杂质的极限值 C Mn Si P S Cr Ni Mo Cr + Ni + Mo Cu V Al N2 H2 O20.50 ~ 0.54 % (0.56% 极限值) 0.90 ~ 1.10 % 0.90 ~ 1.10 % ≤0.015 % ≤0.006 % ≤0.30 % ≤0.30 % ≤0.08 % ≤0.50 % ≤0.10 % ≤0.08 % ≤0.015 % (0.025% 极限值) ≤80 ppm (90 ppm 极限值) ≤2.0 ppm ≤10 ppm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