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巢与可园主人张敬修内容摘要:张敬修,一名武将,一位雅士,与居巢交友十七年,资助他,扶持他,成就了一代画师两人亦师亦友,不离不弃,志趣相投,相互敬重,永留青史关键词:张敬修 可园 扶掖 居巢张敬修,一名武将,在宦海中三起三落一介文人,广涉金石书画、琴棋诗赋一位雅士,广邀文人墨客雅集于可园,抚琴吟诗一位伯乐,延请居巢在可园长年作画,奠定岭南画风居巢,著名画家,晚清花鸟画坛杰出代表,继承恽南田以来的没骨法,创造性地应用 “撞水”、“撞粉”技法画花鸟,造就了清丽细腻的画风,不但推动了广东花鸟画的发展,更形成了与北方水墨淋漓截然不同的风格,并将其发扬光大张敬修成就了居巢,为其提供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居巢依张敬修17年之久,两人亦师亦友,不离不弃,造就了一段美丽的佳话一、可园主人——张敬修 张敬修虽以打仗起家,但不是一介赳赳武夫,而是能诗善画,文武双全,是一位文化修养极高的雅士一)宦海沉浮 戎马一生 张敬修(1823—1864)字鉴中,号德甫,东莞莞城博厦人道光末年,海夷侜张,剧盗萌起,年轻的张敬修放下圣贤书,投笔从戎道光二十五年(1845),“援例捐府同知,以在籍修炮台功”[[][民国]陈伯陶著:《东莞县志》卷七十一《人物略》张敬修传 转引自杨宝霖编:《可园张氏家族诗文集》[M]东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 2003年版 第59页]官于广西,平思恩巨盗,升庆远同知,后“历官平乐、柳州、梧州、思恩各地。
皆捐资募勇,备器械,以勤捕务[[] [民国]陈伯陶著:《东莞县志》卷七十一《人物略》张敬修传 转引自杨宝霖编:《可园张氏家族诗文集》[M]东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2003年版 第59页]后战绩擢升知府道光二十九年(1849),广西盗贼纵横,功城掠地,当局欲招抚了事,张敬修却请移师会剿,未被采纳,遂因弟丧母病归东莞,开始建造可园道光三十年(1850)洪秀全金田起义,由尚书杜受田推荐,张敬修赴军前效命咸丰元年(1851)正月,张敬修在家乡挑选了300名年青壮丁,奔赴军前行至象州,救广西巡抚周天爵于重围,五月,授浔州知府次年补右江兵备道后以军功授广西按察使九月,以失浔州被撤职,留营效力咸丰六年(1856)正月,与太平军水战于浔江,大败,伤足、堕水,以养病回东莞咸丰六年(1856)十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派舰进犯珠江内河,直逼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委派张敬修设立防虞局,办理防堵之事张敬修带伤,携长子张振烈随军,屡拙其凶锋咸丰九年(1859)二月,张敬修大败石镇吉,因军功复官江西按察使咸丰十一年(1861)正月,兼江西布政使七月,因病退休,回到家乡可园休养次年正月,卒。
年四十二张敬修“性沉挚有胆略,临阵耻后,宠辱不惊[[]张敬修《可园遗稿》转引自引自杨宝霖编:《可园张氏家族诗文集》[M]东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 2003年版 第63页]官海沉浮,以报国立功正是“退休林下且栖迟,杀贼曾驱十万师小筑园池臣曰可,风流应忆杜分司[[] 张秉煌编,张敬修著:《可园遗稿》转引自杨宝霖编:《可园张氏家族诗文集》[M]东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 2003年版第22页](二)修筑可园 丹青风雅可园的建造花费了张敬修毕生的心血,1850年始建可园,直至1864年,才基本建成原址是冒氏住宅,傍山栽竹,风景清幽从园主友人居巢的题咏“水流云自还,适意偶成筑拚偿百万钱,买邻依水竹”[[]居巢:《张德甫可园杂咏可园》转引自杨宝霖编:《可园张氏家族诗文集》[M]东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 2003年版第82页]亦可知,当年张敬修不惜花巨资购下和修建可园可园布局巧妙合理,小巧玲珑,在三亩三的土地上,建筑内容丰富,别具一格,厅堂室舍、廊榭房轩、亭台楼阁,一并俱全,畅朗轻盈,创造了不同凡响的园林情趣,成为了岭南园林的杰代表张敬修赋闲家居期间,广邀文人雅集,吟诗作赋,极一时文人,园林之盛,使其内储书史,外莳花木。
园主虽以武起家,但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嗜翰墨,喜琴,善画梅、兰、石,其画品“秀逸天成,笔墨超绝”,绘兰、梅,笔墨清雅秀丽,笔力雄健,不愧为丹青风雅之士二、“居派”开创者——居巢 居巢(1811-1856)字梅生,号梅巢,又号今夕庵主等,广州番禺隔山乡人他精于诗词、书法和绘画其诗词结集为《今夕庵诗钞》、《昔耶室诗》和《烟语词》其行草书书体沉着清瘦、雅逸自然,自成一格其绘画作品沉实而又飘逸,气韵生动自然一)无心仕途 潜心创作居巢自小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父亲居棣华任广西郁林州判,敕授“修职郎”,家属侨寓桂林1845年张敬修历官广西时,以礼聘请居巢至营中做幕僚,兼作画授徒后经张氏推举,任过比知县略高的“同知”一职但他无心仁途而是在广西饱览桂林山水,因而其绘画“尤得江山之助”后结识了时在桂林的江南著名画家宋光宝和孟觐乙宋、孟二人作画重视写生,均为江苏籍善画没骨画鸟的名手居巢问画于二人,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二)博采众长 自创“居派”居巢的绘画源自传统,他对宋代的院画、元代以来的文人画、清代恽南田的“没骨”画等等,均作过摹仿学习在学习传统的过程中,对恽南田尤为倾慕,但居巢并没有在继承传统绘画方面亦步亦趋,而是独出心裁,在题材上不拘一格,在形式技法上注重多元化。
他把宋人深入细致的观察、生动具体的描绘,与元人重视对象神韵的把握,及作者主观情趣地表达融为一体,即“宋人骨法元人韵”[[]居巢:《今夕庵读画绝句》之六,载《美术丛书》第二集第三辑 转引自朱万章著《居巢居廉研究》[M]海珠博物馆十香园编著 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7年出版 第111页]做到极致居巢画花卉画,以“撞水”法写枝叶,表现出叶子和枝干的阴阳凹凸的变化;以“撞粉”法画花朵,使得花朵枝叶潮湿润泽,表现出花卉的轻盈滋润、鲜活欲滴他还在绘画中别出心裁加强了水的分量,从而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清新水灵,甚得花卉活色的生香的神趣可见,居巢的绘画具有极为鲜明的个性风格这种个性风格是那么的清婉灵动,那么的清澈明净,形成了 “居派”的典型风格三、亦师亦友 成就斐然 居巢的艺术生涯是与张敬修休戚相关,两人亦师亦友,切磋画艺,志趣相投,相互敬重一)物质保障 艺术知音 张敬修既为居巢在军中谋职,又资助其作画;辞官回东莞,居巢亦与其同行居巢随张敬修回粤后长居可园,潜心书画工花鸟草虫,问画山水人物张敬修赋闲家居期间,买来大量奇花异草,遍栽可园,使其对景写生,为其提供了安定优越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居巢在可园生活与创作的环境,完全是一个花卉草虫的世界。
可园以“谋野”为情趣,构成大自然环抱建筑,建筑环抱花草的格局其占水栽花植木,饲禽养鱼;园内四季鲜花佳果不断,鸟飞鱼跃,宛如一个岭南花鸟鱼虫的小观园居巢长年沉浸在其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绘画素材与创作灵感可园与周围的珠江三角洲浑然融为一个整体,构成了一种清新灵秀的自然与文化氛围,影响和决定了居巢的画风张敬修不仅常与居巢诗赋唱和,在画作上留下大量的题画诗句,而且喜交纳文人,对寒士屈节相交,不时周济,并广邀文人墨客雅集于可园,抚琴吟诗诗人陈良玉、简士良、罗珊、何仁山、居廉等是可园的常客,他们在可园品尝荔枝,举盏赋诗,咏梅赏菊居巢为此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张敬修雄厚的物质资助使居巢安心创作可园的自然、人文环境又给其带来了丰富的艺术灵感和艺术素材,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艺术成就二)鼎盛时期 成就斐然居巢在安逸、优越的环境中,潜心艺事,不但将可园的花卉鱼虫尽收入画,还绘画了珠江三角洲的不少物产,对岭南田园的明丽清新、富饶丰硕作到了独到的表现在可园的日子是其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由他开创的“居派”画法、“撞水”、“撞粉”法在可园中生发、成熟可园及张敬修造就了居巢的绘画艺术,使其成为“居派”绘画的奠基人居巢享年不长,而且其创作态度极为严谨,决不轻易下笔,作画“虽一小帧,亦数日始成,盖渲粉染色,不妄点一笔”,[[]潘飞声:《在山泉诗画》卷一转引自朱万章著《居巢居廉研究》[M]海珠博物馆十香园编著 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7年出版 第116页]以致他留下的画迹并不多。
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其画已是难得,“人得零缣碎锦,宝若拱璧[[]潘飞声:《剪淞阁随笔》,汪兆镛《岭南画征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第209页]尽管居巢的遗迹不多,但都是审慎构思,精心描绘之作,具有相当的水平在居巢存世的170多幅画作中,在可园时期的创作占了近一半,而且都是十分精美的上乘之作如《红荔图》(1853年)、《百合花》(1856年)、《白剪绒花》(1857年)、《竞渡图》(1857年)、《月夜登楼图》(1859年)、《芙蓉花》(1961年)、《双鱼图》(1863年)、《水仙花》(1864年)等居巢在可园创作出大量极为精致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诗文记载了他在可园中观景赏花、文人雅集的逸趣,以及与可园主人张敬修的深厚情谊如《张德甫可园杂咏》(十五首)、《题张德甫画兰》、《题张德甫画梅》等居巢开创的“居派”绘画在可园中成熟;他的“撞水”、“撞粉”法在可园中产生;他的绘画精品,大多是在可园内为张敬修、张嘉谟叔侄创作1864年张敬修去世,居巢才离开可园,第二年他就病逝可园时期,成为他艺术的鼎盛时期三)发扬光大 余风绵延居巢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一代画家。
他崇尚自然,着力于写生,以造化为师,以岭南自然风物入画,从自然万物从吸取营养,发展了独具一格的没骨“撞水”及“撞粉”法画花鸟画,造就了清丽秀气细致的画风他的绘画风格通过居廉传承影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代广东画人自“二高一陈”出,“居派”画风发扬光大,不断变革、创新,余风绵延近百年张敬修与居巢交好17年,扶持了他杰出的艺术,而居巢又以其艺术的精华为张氏的可园增添了耀眼的光彩纵观居巢一生的艺术活动,从中年以后,基本上是与张敬修的升降荣辱紧密相连的,无论张敬修在哪里任职或是在东莞可园闲居,居巢都如影随形原因何在?这与张敬修自身的素质及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密不可分的张敬修的扶掖、可园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及其自身的天才和勤奋成就了居巢在近代广东画坛上独特的历史地位Friends and teachers never giving up——the founder of dongguang Keyuan Zhangjingxiu and Jucaodengyingzhi(Guangdong Porvince, dongguanKeyuanMuseum,523017)Abstrct:Zhangjingxiu,general and literator,who made friends with Jucao for seventeen years,helped him and made him a painter.Both of them respected each other and was congenial to arts.They stamped their names on the page of history.Key words: Zhangjingxiu Keyuan help Jucao7。